武信一个个介绍着,种子他全都有,品种也种了个全。 身旁的人听着,不断用笔去记录下来。 将来这些东西面向的并非是皇室,而是百姓,再记录到史册里。 单单是这些种子,大隋领先其他王朝太多了。 包括目前大隋以外的国家,根本不能与大隋相比。 “这个名为西瓜,一定要好好看护。” 天气已经来到八月中旬,已经愈发的炎热。 武信除了最中意的辣椒的以外,只希望这西瓜赶紧成熟。 广哥作为吃瓜群众,却始终没吃上真正的瓜。 想必现在也热的不行,问题不大,用不了多久便能吃上古法冰镇西瓜。 又给众人解释了一圈,武信见这些种植的东西成长的很好,便也放下了心。 步入后院,随即传来杨林那爽朗而愉悦的笑声,回荡在空中。 “来来来,笑一个,哈哈哈,果真是我的宝贝重孙儿啊!” 杨林高高地举起手中的男婴,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庞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与喜悦。 可就在这时,男婴似乎也被这份欢乐所感染。 一激动之下,竟对着杨林的脸庞“馈赠”了一泡童子尿。 “你这调皮的小家伙,尿得这么豪迈,跟你的爹一样!” 杨林虽然被打个措手不及,却依然满脸笑意地将男婴轻轻放下。 随后用粗糙的大手,随意地抹了抹脸上的尿液。 观这男婴虽年幼,却长的虎头虎脑。 说不定长大后便继承了武信的武勇,到时候大隋又出来一个靠山王。 重孙女儿也不错,不哭不闹,娴静文雅。 没想到他孤独了一辈子,到老了还能当上曾祖父。 这次遇到那些个老不死的,看看谁还敢拿他打趣儿。 “千岁,可想好取个什么名?” 武信来到房内,两个小家伙已经睡去,便也没了逗弄的心思。 “若是起的不好听你便再改。” 到了这一步,杨林再次问道。 他起的名字是对于隋朝有着一定期望,可能不是那么中意。 “当然,就算起个二狗我也认下。” 武信笑了笑,名字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便叫武浊吧,字现在起尚早,但我恐怕活不到那个时候,便也先给定下,为清明。” 杨林一路上早就想好了重孙的名字,其中含义也一目了然。 当今世上尽是纷扰与混沌,为浊世。 他希望等武浊长大之时,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这浊世,成为清明之世。 “女孩便叫武澜,字清涟。” 陛下封其为护国公主,希望有朝一日若真有变故,可以挽狂澜于既倒。 清涟者,于武浊武清明相呼应。 “好,就按照千岁所说。” 武信觉得还不错,都有个好兆头。 好在杨林没整出来个武曌来,不然还真不好收场。 武浊,武澜,清明,清涟。 大隋也将会伴随着这两个名字的诞生,而从浊世里一步步变得清明。 杨林看着这两个重孙,愈发的喜欢。 连已经准备好的房间都不去了,就要在这里陪着他们。 “老皇叔?” 杨广来到天策府看望外孙,却发现杨林也在这里。 不过来都来了,为何不通知他一声。 “着急前来看他们,便忘了告知陛下一声。” 杨林看出杨广疑惑,连连说道。 “原来如此,少诚之前便说让老皇叔起名取字,如何了?” 杨广等着为外孙命名许久,杨林再不回来,他都要忍不住先给取好了。 “陛下,已经取好了。” 武信将武浊,武澜的名字道出。 杨广仅是匆匆一瞥杨林,便立刻心领神会其中的深远含义。 他望向老皇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之情。 老皇叔的一生,都已经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大隋。 大隋的振兴与繁荣,早已成为了他老人家魂牵梦绕、毕生的追求与期望。 “陛下,北边是怎么回事?” 武信还记得荥阳内的难民,是从何处而来。 “是东突厥可汗疏忽,没有及时约束部下,让其犯了我大隋边境,如今那带头的首领已经被杀,首级也送到了东都。” 杨广得知北边战事,第一时间便去问罪东突厥可汗。 使者还在去的路上,东突厥使者已经来到了东都。 “这……陛下信吗?” 武信听到这个理由简直想笑,还约束不好部下,这不是放屁又是什么。 一个堂堂可汗,皇帝的存在,连部下都管不了,就算说给武浊听他都不信。 “东突厥狼子野心,先帝在位之时,这些人便觊觎我大隋西北之地。” 杨林同样也不相信这个说辞。 这对于东突厥来说,是一次试探大隋的举动。 北边没有抵挡住东突厥的骑兵,甚至会让其产生一定的错觉,大隋,不复当初。 “大隋内部之乱渐平,吐谷浑,高句丽均被灭,他东突厥又算什么东西。” 在大隋建立的时候,便与东突厥交战不断。 杨广早就忍耐着东突厥多时,上次还想向他讨要个公主。 他强硬回绝后,东突厥便开始犯境。 看来东突厥也想步了吐谷浑,高句丽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