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脸色苍白如纸,手中紧握的书信仿佛重若千斤。 他的心中不仅颤抖,更涌动着一股对李世民的深切恨意。 自古以来,君臣父子,纲常伦理。 君主之命,臣子不敢不从。 父亲之令,儿子岂敢不从! 李世民终究是他李渊的亲生骨肉,血脉相连。 然而,如今他竟敢口出狂言,声称父子反目,誓不两立。 这简直是大逆不道,难道他李世民以为,没有了他,李家便无法在这世间立足了吗? 李渊定要看看李世民回到并州后,究竟有何手段来报复李家。 “世民,你怎能如此!” 李建成阅罢书信,心中既有对李世民的惋惜,又夹杂着阵阵狂喜。 李世民无法归来,意味着他的地位将无人能撼动。 至于李元吉,根本不足为虑,李家的未来绝不会落入此人手里。 “就是,父亲若是我让死,我会毫不犹豫……” 李元吉则显得更为浮躁,他望着李世民的断臂,嘴角几乎要咧开大笑。 若非李渊那足以杀人的凌厉眼神制止,他恐怕早已放声狂笑。 不过,李世民失去一臂,已如废人一般。 往日里那些关于李世民的赞誉,此刻在他看来都显得如此可笑。 如今的李世民,哪里还配与他相提并论? 李渊命人将李世民的断臂妥善处理,随后对李建成说道: “趁着江淮战事尚未明朗,我们李家必须加快步伐。 大兴或东都,必须攻下一处。 唯有如此,方能撼动大隋的根基!” 李建成点头应允,随即问道: “父王,是否需采取一些更为果决的手段? 若每攻一地都要安抚百姓、顾虑民心。 如此下去,我们何时才能抵达东都?” 李家势力扩张缓慢的一个原因,便是李渊下了命令,不得对百姓太过残暴。 毕竟就连杨广现在也改了性子,对百姓态度一改往常,誓要挽回民心。 若是李家对待百姓的态度不如杨广,百姓的逆反心理早晚会将李家给反噬。 “不可!”李渊斩钉截铁地说道,“对待百姓必须手段不能太残暴,否则,我们与杨广又有何异?” 李建成颇感为难,一些事情说的轻巧,真做起来哪有这么容易。 还是李渊想的太多了,懂不懂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我回府邸一遭。” 李渊本来想让李元吉去劝说李秀宁,但看李元吉这德行,哪里像是能劝人的样。 他亲自走上一遭,难道他这个父亲还命令不动女儿了? 回到府邸,李渊便看到在院落中练习剑法的李秀宁。 李渊面对李秀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道: “你不是说病了,这是病了的样子吗? 咱们李家如同那开弓箭,根本回不了头。 你不为李家考虑,就不为你夫家考虑一番? 他们可是为了帮助咱们李家,全都反叛了隋朝。” 李秀宁放下手中剑,李家对李世民的漠视,让她感到十分绝望。 同样,她也可以将其还给李家,不管李家任何事情。 只是柴家所付出的一切,她又怎么能当看不见。 “我知你心中有气,为父也不再多说。 只是你要记住,终有一日,为父会把世民从杨广身旁要回来。” 李渊只字不提李世民断了臂膀,与李家成仇的事。 他来的时候也命令人把好口风,谁敢乱说便杀了谁。 “女儿知道了。” 李秀宁对李渊的话半信半疑,她帮着李家,只当是还了柴家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