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人多。 王建业自然是非常欢迎的。 上午他做了六道菜,一荤一素一凉一汤一甜点一面食。 下午就换个花样了。 王建业做的是饺子,猪肉大葱,素三鲜儿,鲅鱼,牛肉香菇馅子这四种。 做的时候,不仅有徒弟陈晓阳帮忙。 隔壁展台的钱师傅以及高前进师徒两个,也在王建业的要求下,过来帮忙打下手。 有了他们的帮忙,王建业做饺子的效率高了不少。 许多洋人来到王建业的展台前,看着王建业一群人忙活来忙活去,又不知忙活什么菜。 一个个的,就非常好奇,站在一边议论着。 “来自中华的烹饪大师这是在干嘛?” “好像在做一种面食。” “看上去好复杂呀。” “不知道好吃不好吃。” “……” 王建业一行人正认真的制作水饺。 在水饺没有包好煮熟之前,是没法分给别人吃的。 可是这群人依旧没走,而在嘴里议论着,手里摹仿着动作,好像在学习王建业如何包饺子。 这是其他各国的展台前,都没有出现的情况,让他们羡慕不已。 半个钟头后,王建业等人包出来了三十多个水饺。 煮熟后,由陈晓阳一个个的分给围堵在他们展台前的洋人们。 这些人早就等不及了。 有的在得到刚出锅的水饺后,就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随后被烫的嘶哈嘶哈。 “这就是水饺吗?真的好好吃啊。” “一口咬下去,油脂饱满,真香啊。” “为什么我的国家就没有这种美食。” “我已经知道王大师是怎么将它做出来的了,回家我要自己做试试。” “我吃的这个是猪肉馅儿的。” “我吃的这个是素三鲜馅儿的。” “我吃的这个是牛肉馅儿的。” “我想尝尝其它馅儿的。” “生活就像是一盘饺子,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 “……” 许多人吃了都说好。 可是王建业几人包的饺子,也就只有够每人尝一个的。 想要多吃,肯定是没有。 那几位其他国家的烹饪大师,在见到如此多的人都喜欢王建业做的水饺后。 就跟王建业请教如何做出来的。 王建业不吝赐教。 他做水饺的水平达到了传说级。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不会做的馅儿,没有他做不好的馅儿。 而这些人都是各个国家的烹饪大师。 王建业指点起他们,非常的容易和轻松。 “多谢王师傅,我已经学会了,等回国后,我会在我的饭店推出这种水饺,让我国的人民也有机会尝到这么好吃的美食。” 有位不知哪国的烹饪大师,诚恳地跟王建业道谢。 并表示要礼尚往来,将自己的一道拿手菜教给王建业。 虽然王建业不需要他教,知道菜名就能利用经验值加点,完美的掌握。 但人家这么热情,王建业就答应了,跟着对方学了一道名叫罗宋汤的食物。 这道菜以甜菜根为基础,配上洋葱、胡萝卜、土豆和香肠,用奶油和胡椒粉烹制。 据说在他们国内非常著名。 王建业将中华美食分享给别人品尝,别人教给王建业一些他们国内的食物。 这才叫博览会,这才叫各国烹饪文化的展示和交流。 晚上。 陈总请王建业在博览会的招待会上,做一些地道的中华美食,由各国的代表,本地的商人品尝。 于是王建业和徒弟陈晓阳一块,由陈总助理带到了东德一家饭馆的后厨。 在看了一遍后厨的食材后,王建业写出了一份菜单,“帮我交给陈总,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就按照上面的菜来准备了。” 助理立马将菜单交给陈总确认,没什么问题。 王建业要做的一共八道菜。 松鼠撅鱼、宫保鸡丁、文思豆腐、红烧狮子头、东坡肉、干煸四季豆、龙井虾仁、桂花糖藕。 每一道。 王建业都将其提升到了传说级水平。 在外国做菜,为中华烹饪争口气,要做就做到最好。 让吃了这些菜的外国人,感动的跟王八蛋似的才好呢。 由陈晓阳的打下手。 王建业一道接着一道,将这些菜给做了出来。 忙完之后,没王建业啥事儿了。 就回到了招待所。 “你回来了,今天肯定累坏了吧?” 别人只知道王建业做的菜非常好吃,而陈可佳却关心王建业累不累。 “还好,这种程度跟我在丰泽园上班的时候差不多。” 王建业坐在了屋里的椅子上。 陈可佳给他倒了杯水,又帮着按捏肩膀放松一下,兴奋地跟王建业说道: “今天你那个展台前,真的好多人呢,我想凑过去看热闹,都挤不进去, 这外国人的肚子,跟咱们国人的肚子没两样,都能被你做的美食轻轻松松的给征服了, 可惜你就要回国喽,他们想再一次吃到你做的菜,或许就得专门跑到四九城的丰泽园去吃了。” 王建业听着陈可佳絮叨,闭着眼睛享受着对方那灵巧的手指,帮他放松肌肉。 陈可佳没有待在王建业这屋过夜。 给他按完了肩膀就回隔壁睡觉去了。 东德的博览会,一共持续三天。 今天结束,还有两天。 王建业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展台前的洋人越来越多。 他们知道再不吃就吃不着了,于是就呼朋唤友,一传十,十传百,叫来了更多的人挤在王建业的展台前。 这样的事儿,立马就上了报纸。 成为本次博览会上,受到很多洋人关注的新闻。 不止是莫斯科阵营的,还有阿美阵营的,也报道了这事儿。 据说有些资本家,有了邀请王建业去到他们那些国家做菜,办一场烹饪大会的想法。 第三天下午。 就是博览会的最后一天了。 许多洋人吃了王建业做的美食,居然舍不得他走。 想让他多做一些中华烹饪。 王建业感动的答应了,邀请同样来博览会展示和交流的其他国家的烹饪大师,来和他一块,包饺砸! 个顶个都是烹饪大师。 王建业将包饺子的手法示范一遍,说一些要点。 他们都轻松的学会了。 接下来和王建业一块,包了十多斤饺子。 包完后,要放进锅里煮。 碗不够用,就从别的国家烹饪的展台上拿来盘子。 筷子不够用,就从别的国家烹饪的展台上拿来刀叉。 锅不够用,就从别的国家烹饪的展台上拿来锅灶。 陈总以及各个国家派遣带队来参加博览会的代表们也来了。 十多个国家,几十个民族,多种肤色的人。 在此刻吃着王建业和多位烹饪大师包的饺子。 没有利益纠纷,没有阵营对立。 只有最简单的,吃到美食的欢声笑语。 多家报社的记者,记录下了这一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