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恶战,武信虽说体力恢复的很快,却也感觉到困意。 一躺到榻上,整个人便睡了过去。 等再醒过来,睁开眼便看到了一张脸。 若不是这张脸好看,他早就一巴掌扇出去了。 “你醒了!”小青惊喜的说道。 她观战的时候实在撑不住,便睡了过去。 一醒过来后,便得知了武信拿下百国的消息。 “本侯昨日的表现如何?” 武信虽然人在比武台上,却时刻观察着周边的动静。 在昨夜最后交战的时候,他亲眼看着小青拽着杨广的龙袍。 一个小婢女,敢这么做怕是脑袋不想要了。 外加杨广安排人送其去歇息,结合小青之前的所作所为,他若是没有猜错,这丫头应该是大隋公主。 杨广的大女儿已经出嫁了,那么小青应该是二女儿,杨如意。 “表现的还不错,没有丢我们大隋的脸。” “既如此,服侍本侯更衣洗漱吧。” 杨如意喜欢装,武信也不戳破。 是府里的仆从,就该尽人事。 反正他指挥的是奴仆小青,不是大隋公主。 “好……” 杨如意咬着牙,竟然让她一个公主服侍侯爷,倒反天罡! “本侯肩膀酸了,快捏捏。” “因为比武,腿也有些疼,也捏捏吧。” 洗漱完后,武信这疼那疼,全身都疼。 总之,狠狠折腾杨如意。 半天下来,武信是爽了,杨如意浑身腰酸背疼。 回到自己的住处直接扑在榻上,一沾就着。 梦里,杨如意开始发泄,不断的说起梦话。 “武信,我掐死你!” “你想干什么,我可是公主!” “啊,你疯了,敢冒犯我,我让父皇砍你的头……” 站在房外的武信挠了挠头,这梦一开始还好。 毕竟他把杨如意当做奴仆指使,想掐死他实属正常。 只是接下来不对劲了吧? 怎么还扯上冒犯了,梦里的他究竟在做什么禽兽之举。 “信侯,宫里来人了。” “知道了。” 武信看了一眼杨如意的房门,头也不回往正厅而去。 依旧是杨广信任的宫人,见到武信立刻笑脸迎了上去。 “恭喜信侯,贺喜信侯,陛下又给您加了食邑五千户呢。” “哦?”武信坐下,说道:“那本侯岂不是成了万户侯了?” “正是,像侯爷这般年轻便已是万户的人,是咱们大隋朝第一人呐。” 宫人谄媚无比,武信不过十八岁便已是万户侯。 过个几年,晋升为国公,甚至是封王也是合情合理。 异姓王,还如此年轻,这是何等的殊荣。 “这一切都是承蒙皇恩罢了。” “虽是皇恩浩荡,却也是信侯凭本事所得。” 又聊了几句,武信命人取出些财物交给宫人。 得知此次除了给他报喜以外,还让他入宫觐见杨广。 好在先前收拾了一番,可直接起行入宫。 此时,杨广正在宫内盯着一幅巨大无比的舆图。 此图上画有各地州府,山川河流。 大运河的建造,拓宽,都标注的极为详细。 北方长城修建进度,一眼便能够看出。 “陛下,信侯到了。” “嗯,请进来。” 杨广目不转睛,看着辽东之地的高句丽。 眷彼华壤,翦为夷类! 大隋的土地,岂能被蛮夷所觊觎? 武信踏入殿门,恭声道:“臣武信,拜见陛下。” “以后见到朕不必拜,这可是朕给你的殊荣,独此一份。” 杨广转过头,笑着说道。 越看武信,他越是喜欢。 只是不知经历昨日一战,是否赢得了如意的欢心。 不管赢没赢,这个帝婿他是要定了。 若是如意不喜欢,绑也要绑到武信的榻上。 武信的注意力并不在杨广的话里,进来的那一刻,他便被舆图所吸引,目光不由得望向东北处。 辽东,高句丽! 他已经看到杨广在上方标注,从笔墨干枯的痕迹来看,应该是很久了。 也就说在这之前,杨广已经有了征讨高句丽的心思。 掏空隋朝,致使隋朝走向末路的三征高句丽,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少诚对高句丽有何看法?” 杨广顺着武信的目光,也来到了舆图东北处。 不愧是与他心思相同之人,全都想到了一处。 “弹丸小国。” 武信随口说道。 “你说的不错,虽是弹丸小国,可远在辽东,时常袭扰我大隋边境,实在可恨!” 从杨广的话语中,便能听出对高句丽的怨恨。 他又说道:“先皇发兵三十万征讨高句丽,因天灾之祸,兵士死之十有八九,实乃我大隋之殇。” “而那粪土臣元,表面服从,私底下时常与那突厥暗中往来,对我大隋虎视眈眈。” “朕欲兴兵百万,亲征辽东,踏平高句丽!” 杨广言语愈发激动,恨不得立刻便起兵。 很快,武信便给他泼上了一头冷水。 “陛下,高句丽地处偏远,道路艰险,我大隋虽国力强盛,却也不能冒然兴兵。” “继续说。”杨广拨弄着手上佛珠,一直以来武信与他心思相通。 他本以为这次征讨高句丽,武信会全力支持他,然而并非如此。 “臣认为征讨高句丽远远用不上如此多的兵马,只需发兵十万,便能一举攻陷平壤,活捉高元。” “你可知这百万兵马之中,其兵马谁的最多?” 杨广岂能不知征讨高句丽,远远用不上如此大的阵仗。 他之所以兴兵百万,是另有所图。 武信并未过多思考,直接说道:“世家。” 杨广对武信赞赏道:“你说的不错。” 世家愈发壮大,若不加以管制,日后会威胁到皇权。 征讨高句丽是最好的机会,让他们出人,出力,出钱,借此削弱他们。 果然,他仍然是与武信心意相通,全都想到一起。 “臣明白陛下之意,只怕事情并非陛下所想那般发展……” 到了这时候,武信也不得不多说几句了。 像修筑东京城,长城,大运河这些,都已经做下了,他说多了也无用。 可是高句丽还未开始,一些事情他得给杨广分析一下。 “说来听听。” “世家的确太过于强盛,陛下想削弱他们臣也同意。” “只是世家并非痴傻之人,岂能不知陛下之意。” “若强东征高句丽,世家定会相随,只是他们的目光还是会放在百姓身上。” 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 杨广本意是想消耗世家门阀,可世家门阀拿百姓挡灾。 最后不仅劳民伤财,滥用民力,骂名还都会甩在杨广的头上。 而世家呢? 一旦征讨失利,他们非但不会被削弱。 反而会用手中的力量崛起,强行提高自己的地位。 百万大军东征,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