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朕承天命,登基大宝,誓以万民为念,四海为家。 然则,朕之治理,未得其道,以致天下纷扰,百姓愁苦。 今朕深自反省,列诸罪过,以告天地,以示万民。 一者,朕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屡兴征伐……此朕之罪过一也。 二者,朕奢侈无度,广建宫室,穷极华丽,搜刮民财……此朕之罪过二也。 三者,朕听信奸佞,疏远忠良,以致朝政日非,纪纲不振……此朕之罪过三也。 四者,朕行法严苛,赋税繁重,百姓生计艰难,流离失所……此朕之罪过四也。 今朕已深自悔悟,愿痛改前非,以安百姓。 自今而后,朕将罢兵息战,与民休息;节俭治国,以养民力;任用贤良,以振朝纲;宽刑薄赋,以舒民困。 朕愿天下万民,共鉴朕心,共襄盛世。 愿上天垂怜,赐我华夏以安宁;愿祖宗保佑,佑我皇朝以永昌。 “瓜!长白红瓜!” 杨广轻轻放下手中紧握的毛笔,目光转向身旁,对着服侍他的贴身太监喊道。 “陛下,瓜已呈上。” 贴身太监手捧长白红瓜,赶忙放到龙案上,然后毕恭毕敬地立于一侧,眼神中难掩对那西瓜的垂涎。 杨广一块接一块地品尝着,那诱人的香甜让太监看得口水直咽。 这是个什么东西,似乎很好吃的样子。 只是他一个太监,哪里能有资格吃天子吃的东西。 “老东西,看你也馋得紧,赏你一块!” 杨广见状,大方地赐了一块给太监。 他再次审视着刚刚完成的罪己诏,觉得就这样吧,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日后也定会去做。 自从登基以来,他一心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却也因此对百姓有所亏欠。 但从今日起,他将加以反思,稳步前行。 然而,这一切的转机都离不开武信。 能做到这一步,得亏是有武信辅佐他。 若非武信提供的那些神奇种子,单凭一份罪己诏,又怎能足以挽回民心? 如今,百姓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上天赐予的恩赐。 在这样的背景下,百姓又怎能不对大隋感恩戴德。 “陛下,这瓜真是甜到了心里头!” 老太监与杨林一样,连瓜皮都不舍得放过。 对他来说,这等稀罕物一丝一毫都不能浪费。 “那瓜皮可不能吃,少诚曾对朕说过,只有那些弱小的国家才吃。” 杨广虽然未曾尝过瓜皮,但对武信的话深信不疑。 “是,老奴愚昧,未曾吃过这等奇珍异果,真是献丑了。” 老太监尴尬地擦了擦嘴,讪讪地笑了笑。 不过,他觉得这瓜皮脆爽可口,或许可以用来制作酱菜,定能别有一番风味。 “好了,你把这封手书送到天策府去,必须交到少诚的手里。” 杨广今日算是开了眼界,品尝到了新鲜之物。 写完罪己诏后,他还打算到后宫去炫耀一番,让那些未曾品尝过的人也能见识见识。 不仅杨广是初次见到这些新奇之物,就连宇文化及在看到儿子从宴席上带回的西瓜时,也感到难以置信。 他得知宴席上的美味佳肴,只恨自己这风寒来的太不及时。 “来,老东……爹,尝尝这块!” 宇文成龙切开西瓜,递给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一口咬下,瞬间被这从未体验过的味道所震撼。 “如何?能吃上这东西,全靠侯爷的恩赐。” 宇文成龙得意地说道。 “你是说这些都是武信搞出来的?” 宇文化及放下西瓜,拿起一根红彤彤的二荆条,以为它与西瓜口味相近。 “没错!侯爷不仅打仗厉害,还总能拿出我们大隋没有的东西。幸亏你一直没有跟他作对。” 宇文成龙当初不在家里,不知道自己老爹的作死之路。 若是早早知道的话,在大殿被骂了他绝对说一句,骂得好! 什么叫有眼光,当初他见到武信的第一眼,便知道人家不凡。 看看,如今自己跟着人家,好吃好喝好待遇。 继续作死,早就跟着那卢氏分支,独孤氏一般坟头草三丈高了。 “为父当初也是一时糊涂啊。” 宇文化及感叹道。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如今竟然成了百官之上,天子之下的人物。 “好了,我要去歇息了,近期还有大事要做。” 宇文成龙将剩余的食物交给老爹后,转身离开了房间。 宇文化及拿着二荆条,看着它与西瓜一样红,以为是个小甜品。 一口咬下,嘎嘣脆。 用力嚼了嚼,这味不对! 辛辣之味直冲他的脑门! “嘶!” 宇文化及赶紧扔掉手中的二荆条,不停地哈着气。 他端起桌上的茶水,也不管温度如何,直接往嘴里倒。 然而这茶水是刚沏上的,与辣椒一碰,顿时在口腔中爆炸开来! 后半夜的宇文府不太平,值守回来的宇文成都见老爹一直呕吐不止,还以为是被宇文成龙下毒了。 得知真相后,他也是哭笑不得。 只能说老爹这辈子注定斗不过武信,又一次栽到了武信的手上。 “呜呼~” 天一亮,武信便从将近七万平方米的天策府里醒来。 脚底下踩着富可敌国的金银,库房里堆满了奇珍异宝。 枕边人是一国公主,岳丈是天下的共主。 这一刻,他觉得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侯爷,宫里的人已经到了。” 侍女端着铜盆,伺候着武信洗漱。 “何时到的?为何不早点告知我?” 武信有些不悦地问道。 “昨夜便到了,但他不愿打扰侯爷歇息,便一直等了一夜。”侍女回答道。 武信擦了一把脸,将长发用金冠高高扎起。 来人竟然等了一夜,显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汇报。 他来到正厅,只见来者是杨广的贴身老太监。 “拜见侯爷!这是陛下让老奴特意交到侯爷手上的。” 老太监忠心耿耿地行礼并呈上手中的诏书。 武信接过诏书后,立刻安排人送老太监回宫。 他打开诏书看了一眼,原来是杨广已经写好的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