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双年轻闪亮的眼睛...慢慢黯淡下去。 没有人记得他们叫什么,只记得,年轻的生命如火燃烧,誓要熄灭天洪! 是啊,人类在天灾面前一直那么渺小, 我们纵使如此渺小,但当无数不屈的信念集中在一起的时候,人定能胜天。 在西方的神话故事中,大洪水降临人间,一艘叫做诺亚方舟的船,会逃离洪水,带着信仰虔诚的人奔向净土。 但,这个故事,不会在华夏出现, 华夏人生于斯长于斯,不会因天灾降祸离开, 有九日灼烤人间,那便射下! 有大山横在面前,那便移开! 有洪水从天而降,那便治疏! 我们,从不低头。 太子据轻抚锦缎,似在合上那一双双眼睛, 宫内阴谋诡谲,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私利斗得不可开交, 灾区无数年轻将士,胸怀信仰希望,以最宝贵的生命铸起人墙, 刘据觉得胸前有一口郁气,久久不能散去, 一闭上眼睛,全都是朴实的面容, 他们又是谁的儿子?谁的夫君?谁的父亲? “传诏天下,行国丧,于渤海铸抗洪碑,永表其功,给死去将士们的抚恤,一粒铜板都不许少。” 金日磾轻声道, “殿下,国丧之礼,一般会帝后驾崩,才会举办。” “那就变变吧。” 金日磾还要说什么,被霍光用眼神止住, “是,殿下。” 刘据低头,望向锦缎, 再不语。 ....... 数日后 麒麟宫 刘彻喝下最后一碗药, 整个人都已经调养过来,甚至比生病前精力更盛, 放下药碗,喃喃道, “朕终于要回来了。” 举起手,麒麟宫门大开, 百日的封禁全解,刘彻龙骧虎步跨上天子龙辇, 毫无感情的声音,从龙辇中传出, “传令天下,幽太子于东宫两月。” 行进未央宫,召百官开朝会, “参见陛下!!” 文武百官齐齐行礼,刘彻端坐在龙椅上,真龙威仪扑面而来, 垂眼扫视百官,目光所及处,百官皆不敢与其对视。 独一人视线不移, 刘彻定在那,开口道, “爱卿,朕很想你啊。” 卫青语气中带着淡淡的疏离, “陛下身体安康,便是大喜事。” 说罢,又看向了龙椅下的位置, 大汉洪灾,死伤不计数,百日以来,一直是那道身影如山立在那,调度全局。 如今,那个位置却是空荡。 刘彻回来摘桃子了。 “呵呵,”刘彻摇摇头,“朕养病百日,这天下发生了何事一概不知,今日一看,这百日以来所发生的事,险些没把朕又气病了!” “朕要熊儿监国,却不想这孩子白惹出了这么多事端来! 这未央宫是杖责百官的地方吗?!” 刘彻声音猛地提高,震得宫内三抖! “在外的诸侯王, 哪个不是他的长辈?!哪个不是他的叔父?! 他可倒好,直接派霍去病把济北国捣了! 这叫朕的手足们,要怎么看朕?!怎么想朕?!” “太子是为国储,他却把这大汉搅的翻江倒海,让朕丢尽了脸面!” 刘据气得直喘,缓了两口后,才又开口, “朕要关太子两月禁闭,让他安静想想,什么才是长幼分明、尊卑有序!” “朕闻平原水灾大患,大汉百姓遭殃,传朕口谕,减免平原各处郡县的赋税。” “陛下仁德!” 百官伏身高呼。 刘彻回来了,怒批太子据, 将其关入东宫,也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信号, 太子干的坏事,和朕没关系,朕什么都不知道, 有意思的是, 刘彻对太子据的举动大加批驳, 而,太子据在监国时所行的事,包括百官调任、考成法、攻灭济北国....刘彻似乎是像忘到了脑后一样,全都默认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