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危相转,你在作贱天下! 你自诩功德无限,那我便告诉你,前面还有禹、汤古帝! 你何德何能,立在这吸天下人的血,封禅泰山?! 你!不配! 刘彻听懂了,脸上黑沉的似要滴水, 最后四字,司马相如微笑看向刘彻施礼, 慢慢念完最后四字, “此之谓矣。” 语毕,笔刀停,司马迁满脸兴奋,抖开简牍,自己又轻念了一遍, 看到这一幕,刘彻掩在袖子里的手,狂抖不止! 朕看到谁是奸臣了! 李敢是!司马相如是!司马迁是!东方朔是! 全都是! 司马相如的暴起,杀伤力太高了! 还特意起名叫封禅赋,顾名思义,是为封禅所作, 他将此赋,与刘彻封禅一事,死死绑在了一起。 后人一想到刘彻封禅,就会看到封禅赋! 打个比方,刘彻费劲心血铸造起了一个巨大华贵的雕像,司马相如醉酒戏谑,在上面撒了泡尿,还是永远蹭不掉的那种! 太能恶心刘彻了! 而且更妙处在于,刘彻不能光明正大的办司马相如,只能暗中穿小鞋,可司马相如也不怕死了,又有什么所谓呢? 封禅赋,会死死刻在刘彻身上,怎么擦都擦不掉! 武人有招,文人也有招! 而且比武人的招,更阴更毒,更诛心! 这便是汉朝官制的优处, 皇帝集权太甚,是好事,也是坏事,坏就在于,天下悬于一人之口, 而这个人又不是绝对理性的机器,就像现在的刘彻,只要黑化,其下的每一个政令,都会对大汉天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一人累天下。 幸好还有群臣,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约束黑化的帝王! 各显神通。 右内史汲黯,深深看了司马相如一眼,本来在他看来司马相如拿钱写长门赋,放出陈阿娇,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今日汲黯对他改观了,此人还有正气。 上大夫韩嫣见状,赶紧上前, “陛下,时辰到了,行祭礼吧。” 刘彻深吸口气,兴致全被搅和没了, “开始吧。” 礼乐起,祭天,刘彻又将玉书埋在坛下,此祭礼就算完了,明日再上山,登顶刻石,后日祭梁父山,大后日祭肃然山,然后再返回泰山,祭甘泉宫移来的外神。 下山,龙辇中, “把韩嫣唤来。” “陛下。” 不一会儿,韩嫣踏上龙辇。 看向刘彻行礼,看向刘据却不行礼,其意思再明显不过,在他心里,已经不认刘据是太子了,这次重新回京,韩嫣立誓要扳倒太子据。 “传,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奉高县。” “是,陛下。” 韩嫣一顿,接令。 刘彻可谓算计到了极致,他也知道维持泰山神祀需要大花销,这么大个包袱,他直接就扔给了泰山脚下两县百姓, 生在泰山脚下的百姓,真是倒了大霉,除草开道义务劳动也是他们,之后维持神祀的还得是他们! 以县食侯,列侯尚有战功。以县食神呢? “陛下,前面有百姓围着。” 包桑的声音传来。 刘彻皱眉, “朕的龙辇,他们都敢围?罢了,看看吧。” 停住,走下车辇,泰山下的各县百姓,都沉默的看向刘彻。 刘彻猛地一惊, 这是他来到泰山后,第一次见其县百姓,与他想象的不同,眼前的个个百姓,都饿得骨从肉凸,恐怕大灾下的灾民都没这么惨! 这还是盛世吗? 为首的几个老人颤抖跪下,他们是县中三老,以其德高仁厚代朝廷教化地方百姓,这几个老头都饿成皮包骨了! “参见....陛下。” 刘彻受到了极大冲击,愣愣走下车辇,于心中不断问着自己, 这是朕的百姓? 走到三老身前,扶起,甚至刘彻都感受不到人的重量, 这副场景极具冲击力! 华贵奢靡的天子,和一堆皮包骷髅! 饥饿的盛世。 天子默然,百官默然。 刘据从侧面看向父皇,眼睛猛地睁大,头皮瞬间炸开! 他居然哭了!而且哭得情真意切! 看着刘彻哭,刘据心中却升起了浓浓的恐怖! “父老乡亲,朕知道了,朕...知道了。” 刘彻哽咽, 又在心中告诉自己, 等到朕寻得长生,一定要养好大汉百姓! 成为一个明君圣主! 现在的刘彻,就像是一个赌徒,手里握着还没揭开的骰盅, 不断加注!加注!再加注! 把所有身家,都赌在了揭开骰盅那一刻! (看到大家的评论了,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每天的三章,我要写六个小时以上,我也很想要礼物,但质量是最重要的, 请大家多一点耐心,就像做菜一样,大家赏脸来吃我做的菜,那我就要把火候把握到完美,不能端上一锅夹生饭来恶心衣食父母。 这段大剧情,环环相扣,我得慢慢推出去,不然的话,我直接就写刘据反了,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就说这么多, 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