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3章(1 / 1)

三家分晋的主人公有四, 一家独大的智氏,还有韩氏、赵氏、魏氏。 晋政分六卿,智、赵、韩这几家,都是巨头大族。 却走向了两个结局, 智氏亡,韩、赵、魏王。 刘据以古喻今,敲打现在的各大族, 不要做智氏,因为世代经营不易。 更不要做韩赵魏,因为这是造反。 可除了王和亡,还有第三条路吗?! “殿,殿下,微臣颂完了。” 太子据沉吟,看向太子太傅石建, “先生,这一篇,我真是百听不厌啊。” 石建微笑, “其中深意尽矣。” 太子据叹了口气,又话锋一转,回到了原点, “乡学是好事。” 窦富肃穆,他开始进入太子据的思维领域了, 看似左敲右打! 实则一切都落在乡学上! 乡学自古有之,是当地大族义务兴办的学堂,用来普及教育。 何谓族望? 像朝中大员乞老后,都是要回本乡,建设家乡的, 兴修水利、救寡孤独、普及教育,如此便形成了族望。 强要助弱。 就像霍光所言,世家没办法根除,那么再进一步思考, 世家因何失控扩张呢? 与朝堂官员同气连枝,只享受权力,不执行义务。 像周诸侯国一般,他们有再分封的权力,可也要有朝觐、发展的义务。 权力和义务为一体两面。 如果世家大族发展,只把好的全收到家中,还不吐分毫,一点义务都不尽,他如何不天怒人怨? 刘据更新了版本,他要尝试用义务来约束权力, 大家族可以发展,但你若有了更大的规模,你需要为本乡尽更多的义务! 当日刘据同意官员回本郡县的深意就在此。 这招会不会好用,还不知道,但刘据愿意尝试一下。 现在世家尽义务的最实处,就是乡学。 “殿下!草民愿广开乡学,左冯翊未开蒙孩童,皆可来学!” 马去奴没窦富想得那么深,但他误打误撞的碰进去了, “马叔,不光是要广乡学,你在左冯翊之前做得事,都很好,要继续做,知道吗?” 太子据说完这一句, 马去奴才恍然! 殿下能让左冯翊马家兴,也能让马家落。 区别只在于,马家能不能让殿下满意。 现在落在马去奴眼前有两个选择, 等着成为智氏、或者赵氏, 但实则智氏和赵氏是一个结局。 或者,认可太子据的新规则,享受权力的同时,要同时行义务, 这总比族灭要强得多! 世家只求稳, 马去奴毫不犹豫应道, “殿下! 助农开垦,水利兴修,民间借贷,草民都会做好的!” “借贷利率一事,要按朝廷的标准来,”刘据看向桑弘羊,“等下算好了告诉马叔。” 桑弘羊行礼, “是,殿下。” 孔安国睁大眼睛, 在心中骇然, 合着全在这等着呢! 太子据步步为营,滴水不漏,从去年冬天算到了今年春天! “窦富,你回右扶风吧,你在弘农赖着,人杨家怎么做事?” 窦富本就是太子据的人, 直接行礼领命, “是,殿下。” 其背后中小家族,都已经拜服。 而且新规则,他们也认可,刘据给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一个让其稳定发展的保证, 但前提是,把他们应该做得事,一丝不苟的完成。 这种交易,很合理。 总比头上悬着随时准备割下来的镰刀,要好上太多! 最后刘据又看向孔安国, “孔大人经讲的好,恐怕全天下再没有比孔家讲经更好的了,这样,你不若带着族人游学讲经,可好?” 闻言,孔安国膝盖一软,面如死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