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既是黄老之术的优点,也是其缺点,中原大地的社会阶层构筑极其复杂,士、农、工、商为粗略四分,再细分下去更是不胜烦扰,黄老之术不适用于法律层面,而且秦汉时不具备分层管理的能力, 从整个中原大地整体的范围,去弱化法令的作用,会滋生出极多的问题,只是在大汉社稷维稳的大目标下,大汉的几位皇帝,都在有意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汉初时,地方豪强和诸侯王知法犯法,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这些诸侯王都在其境内经常做出惨绝人寰的罪行, 而在黄老之术整体“弱法”的环境下,大权势的豪情和诸侯王,其带来的毁灭性,是普通百姓远远比不上的。 另外,刘邦定下某些不合理的政策,都是当时环境下,没办法的权宜之计,号称最有含金量的开国皇帝,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些法令未来会产生的弊端? 可刘邦也没办法,像是郡县封国并存,像是和亲...他都只能选择去相信后人。 甚至都不需要等到文景,惠帝就给他爹擦了不少次屁股! 刘备为了稳住大汉社稷,对同姓分出去的诸侯国,完全不设监察,甚至把秦时旧制,定期派监察御史去地方视察的制度,都给取消了。 等到惠帝上位后,一看这不行啊!老爹,你要这么高,是要搞死儿子啊! 立刻重新设置监察,去巡行诸侯国,可惠帝的补救措施为时已晚,诸侯国已成气候了。 杜延年脾气很好,但面对张贺的咄咄逼问,也是被激出火气了, “那你是何意?还要复行酷吏不成?!” 这话张贺可不敢回答,便直接闭口,一时间,方才还嘈杂争论的廷署,唰得一下静了,众人不约而同的望向那垂目老人, 赵禹。 太上皇手下一众刑棒中,最狠的那个! 他初为太尉周亚夫的令史,后来周亚夫当了丞相,他也跟着升迁,可周亚夫从来都不重要赵禹,哪怕是周围人都在举荐赵禹,周亚夫也是不用, 甚至像周亚夫这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军,都忌惮赵禹,说他为人太残暴,不适合当官。 汉武帝继位后,赵禹一飞冲天,与其他酷吏不同,赵禹极其廉洁,从来以权谋私,甚至已经廉洁到了病态的程度,和所有朋友和亲人都断绝了关系! 这比海瑞还离谱! 赵禹不贪财,不图名,就喜欢当酷吏,就像姚广孝一样,人家不贪财,不图名,就喜欢造反。 甚至赵禹还定出了一条新法令,“见知罪”,只要看到有人犯罪,你只要不举报,那就是同罪处理, 在场的大汉新生代法吏们,和赵禹一比,好得堪比圣人! “酷吏,不能再用了.....” 赵禹说梦话一般,喃喃嘟囔了几句后,就睡着了。 ………………………… 未央宫 公孙敬声满脸铁青,跨剑大步走来,卫伉皱眉拦住, “你干什么?” “干什么?”公孙敬声大吼,“我要见陛下!” “此为皇宫禁地,不要大喊大叫,等我先通传陛下。” 公孙敬声面容狰狞,凑到卫伉的脸前, “要是耽搁了事情,你八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卫伉为人刚正,哪里怕公孙敬声威胁, 冷冷道, “等着。” 过了一会儿,卫伉面无表情的走出, “陛下传你进去。” “哼!” 公孙敬声擦肩而过时,重重撞了下卫伉的肩膀,卫伉皱了皱眉头。 一到刘据面前,公孙敬声就换了副嘴脸, 带着哭腔叫嚷道, “陛下!大事不好了!” “喊什么喊?!” 霍去病怒喝一点,吓得公孙敬声浑身一颤,这才注意到,霍去病也在陛下身边,公孙敬声在心中暗骂霍去病,可脸上却不敢惹他, 好家伙,刘据的三个表哥,是全凑齐了! 刘据眼睛一闪,问道, “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