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念头,亦是县官考虑的方向。
可百家医馆先前义诊的仁善之举,实实在在惠及不少百姓,要是如此简单粗暴,看似太平了,实则埋下更大祸患。
因为,那父子俩从何而来,此症因何而起,如何根治……皆未可知,若将有本事的大夫们处理干净了,一旦再有类似情况,那就真正是自断生路了。
可若是不这么做,城中已有富户乡绅连夜离开了,不少民众也拖家带口往外去,要是有的选,谁都不敢留下来冒险。
……
外头乱成一锅粥,馆内同样闹哄哄。
当天同那爷俩一块求诊的病患,大部分在仔仔细细清洗一番后,拿上自己的药归家去了,但还是有几位与爷俩近距离接触过,为求稳妥多待了会,最后只能和刚进了医馆就出不去的那些,成为被强留下来的倒霉蛋。
除了他们,那就是掌柜祁阳、大夫、学徒、伙计。
虽说吃喝不愁,但被勒令不让进出,还得知馆里有疫病,是个人都慌。
尤其是对上那父子俩,没几人有好脸色。连带着对百家医馆收下这种病人,也是怨念不止。
但,大夫们根本没心思去考虑众人的心情,只能埋头想治病之法,这不仅关乎孩子的安危,更关乎他们自己的性命。
越是焦急,越是无措,眼瞅着孩童出疹完毕,热度并未渐渐减去,各种症状仍旧存在,这就意味着,他很大可能熬不过去了。
男人像是早有预料,但还是不甘心。虽没再苦苦哀求于大夫他们救命,但总是坐在床榻边,一遍又一遍用药液给孩子揩擦皮肤,只有夜深人静时,才会躲在暗处低声啜泣。
里头具体情况,外界知之甚少。县官想知道,又怕知道。便是守门的衙役,在必要的送食之外,都不愿靠近百家医馆,更别说与他们交谈。
从系统口中得知麻疹那一日,戚渺便带着张翠芝出城了。
目的地便是那个山中村。
若真如系统所言,此处村庄中人,必有人有抗体,也就是得过麻疹熬过来的存在。
那ta,大概率就是此次危机的转机。
事实证明,每年总有一两个孩子因为麻疹丧命,还能够一直存续的村子,确实有幸存者,并且,患病痊愈后,再没得过此病。
不过,只有一位,还是个女子。
她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五岁出痧,现年十二,七年间村里又有不少孩子得病没了,唯一健康活下来的她,本该是救星,却被当成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