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特种兵:兵王成才崛起> 第305章 我们有一颗卫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5章 我们有一颗卫星?(1 / 1)

借题发挥达到逼迫分队隐性套路目的。 会议自然而然进入单兵作战数据系统议题。 也是合成营第一次正式军事会议讨论的正式议题。 伍六一在电脑噼里啪啦打字,记录会内容。 指挥官站起身讲解。 “合成营和清北光紫学院准备联合开发一套软件。” “这套软件最终目的是通过卫星网络,将雷达、通讯、监控、数据记录、辅战指挥等融合在一起。” “一些善于学习的军官已经知道我在说什么,没错,陆军辅战平台,我重点说一下数据记录和辅战指挥功能。” 数据记录。 专业的词汇,等再过些年“大数据”三个字会被玩成烂梗。 部分网民非常排斥大数据功能。 嗯,排斥的有理。 大数据在后世民用方面表现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被一些公司用来监测用户轨迹逻辑、消费习惯、消费规律、然后分析性格,选择性引导消费。 对,就是这样。 最终结果体现在引导消费。 打开app,你会震惊发现购物平台很了解你,披一层皮叫智能算法,不披一层皮,实际就是数据信息针对个体分流,不仅购物平台,其它平台都很了解你不是么? 然而引导消费本身也是种科学、人性、概率计算的优化体现。 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流,利用计算对数据进行“加工”,换到军事用途,就是另一种东西。 单兵信息作战系统也好陆军辅战平台也好。 目的是在作训过程,收集不同军事条件、不同军事地形,不同战术,不同单元协同数据,打造战争数据库,通过数据扩大与对比,为指挥优化最简战术方案。 也就是说,在未来某天。 战争发生,该平台系统可以根据情报、地形、战争条件、敌我战争单位瞬间给出战术方向以及概略战术方案,辅助指挥官,乃至辅助指导单兵战术角色执行。 屌爆的东西。 说穿了,该平台就是利用最前沿的信息科学优化战争指挥执行环节。 毕竟,战争打得是科学。 没错,战争本质就是科学的计算。 人们所看到类似玄学的胜利,都忽略了里面科学因素。 包括津津乐道以少胜多案例,以为军队打破常规就可以不讲科学,其实这种理解很肤浅。 无论冷热冰器时代,所有以少胜多案例都存在它的逻辑性。 举个例子,秦末乱世刚开始,秦军可以轻易击败于本身数十倍农民组成的军队。 没人管这叫以少胜多。 因为大家很清楚,双方装备、士气、训练水平相差很多。 反过来,同等水平军队少打多,多半是指挥差异。 依然用秦末举例。 鼎鼎有名的巨鹿战役,多数人知道楚王破釜沉舟,率五万大军击败二十万秦军,貌似讲的是哀兵必胜,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用现代军事术语解释,楚王充分利用有利战争条件,联合盟军,完美发挥战术布置。 巨鹿战役,楚王把主力汇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断秦军粮草。 后勤链有失,秦军立刻救援,是不是很熟悉? 围点打援! 而围点打援过程,楚王进行了一次凶险战术冒进,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 秦军则受楚军前期骚扰迷惑,所以救援过程,意识松懈,军备松弛。 是不是又很熟悉? 破袭战! 松懈的秦军碰到以逸待劳楚军,连阵型都没有展开,当然失败。 是不是再次熟悉? 半渡而击的道理。 ......总之,一系列战术优势积累,五万人翻盘二十万人,秦之镇压匈奴的长城兵团就此瓦解。 过程很很科学。 战争毕竟不是比人头数。 战争相当理智。 纵观历史,唯一不科学的可能就是位面之一大魔导师和“穿越者”那场天降陨石的决战。 而实际上即便没有陨石,“穿越者”也会失败。 因为他脱离了时代,背叛了时代。 时代,只允许领先一到两步,领先三步死无葬身之地。 少校指挥官介绍软件基本情况。 众人纷纷深思。 战争数据库? 陆军辅战信息平台? 玄幻的感觉。 这得花多少钱? 部分高学历譬如吴哲、蓝光则在思索难度。 一个软件背后不单单是数据优化指挥和单兵终端那么简单。 怎么链接其它技术兵器? 你说雷达,该怎么切入进去。 你说无人机,该怎么切入进去。 你说信息交换,该怎么完成? 你说卫星,又该怎么去保障网络通讯? 我凑! 卫星! 蓝光和吴哲对视一眼。 这东西......这东西想要保证运转需要很高的军事卫星权限。 啥意思? 咱们要一颗卫星了? 02年末,网络在民间刚刚兴盛。 网吧雨后春笋冒出来。 这一年,人们到网吧打的是cs1.4?老基儿热火朝天了。 这一年,土豪们干啥来着,无兄弟不传奇啊,传奇官方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广为流传,被奉为宝典,因为书里面介绍了游戏里相关武器属性,玩游戏需要买书,牛到批爆。 这一年,小学生可以打一晚抢滩登陆,这可比坦克大战,魂斗罗刺激多了。 吃鸡? LOL? 3d游戏? 那是啥玩意。 网络带宽很慢,初代上网机功能垃圾,大家都是用E网,彩信啥的感觉好了不起。 所以,牛b了啊。 现在合成营想弄成这套系统,起码要一颗军事卫星进行网络支持。 毕竟,不存在无线网,不存在4G,光是第一步网络信息快速交换,必须得有卫星,否则,大量数据与计算,会网络堵车延迟,而战争节奏,对时效要求极高。 其实成才没打算现在就实现目标。 平台不是一天做成的。 宙斯盾强大经过数十年。 代码从百万行扩充到千万行。 目前硬件、软件条件都不支持。 成才和清北大学光紫学院开发的是基础数据收集软件,就是一款数据收集器。 士兵可以佩戴在身上。 数据器可以记录当日协同作训,以及战术变动过程单兵战术轨迹变化与战损关系。 也就是说,各级指挥官要忙了。 以后每天训练结束。 分队要建模、输入数据,发送给作战参谋部,作战参谋部再综合建模,上传战争数据库。 一点点扩充大数据。 静待3G时代到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