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外有过承诺,同时爱好和平,不搞敲诈,恐吓,何况,全力发展战略武器,生产维护保养都是问题。” 老人大有深意道。 成才一愣。 眨眨眼干笑。 幽默了我的领导。 对外承诺,表面看是昔年大国风范。 讲道理,那个时代确实苟了一波,我们的东西不足以打到对面,还不如让世界安心,换个好名声。 爱好和平。 和平有利于发展当然要爱好,等和平不利于时,战争总有为经济服务。 至于讹诈敲诈……擦,要明说么,我们.....在三十年前经常干这事…… 最关键的当然放在最后。 钱!钱!钱! 制造、保养、维护,都是钱。 老人很幽默。 中校清楚,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暂时不足以说服他。 资源重心放在战略武器方面,其他发展就会受影响,甚至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当代世界,根本做不到隐秘地大规模增加库存。 没错,这是被忽略的一点。 首先制造难么? 难也不难。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有能力制造,给他们充足原料,一半的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批量制造弹头。 原因简单,化学和物理方程式是公开的。 提炼方法也是公开的。 难的是秘密制造过程。 众所周知,战略武器最重要的原料就是x元素。 而想得到1公斤x元素235,需要从200吨矿石里提炼,浓缩过程中就有个设备必不可少—浓缩离心机。 1公斤轴需要几千台离心机整年提炼,耗电比一个百万人口城市一年耗电还多。 注意,1公斤压根不足够用。 是的,造一枚战术杀器都不够。 而不扩散条约是大国间底线默契。 五大“正义”的共识,小国不配拥有这玩意。 所以,从某角度来讲,很多小国表面发达,但其实他们永远都是二流,再过一百年,再过一千年都特么没翻身机会。 换句话说,敢制造战略武器,他们死定了。 他们要面对的将是无休止制裁! 着急了还会挨揍! 譬如外科手术轰炸行动。 现在我们该清楚了,是什么限制了他们。 答案很简单,是电力! 那么大国可以偷偷制造么? 可以,但上了规模后就不行。 因为计算工业峰谷用电并不难! 至少暂时无法做到隐秘制造。 04年,电网尚处在发力前夕。 电力饱和的未来远远没有到来。 涉及到战略武器策略,成才清楚意识到,下面自己的回答,可能会掀起惊涛骇浪。 是的! 指挥官对形式担忧绝非危言耸听。 因为他见过垃圾丧心病狂。 未来,世界会发现某国制造了人类史经典骗局。 十六年后,重大灾难面前,他们所做所为简直恐怖。 被称为垃圾狂欢一点不为过。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少量战略武器根本不足以对他们形成威慑,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民众。 《雷霆救兵》《十二公民》《黑鹰坠落》这一系列输出电影就像笑话。 假,太假! 简直没谁了。 撕破画皮,里面到底是特么什么妖魔鬼怪。 历史犹如照妖镜。 相当基尔打脸。 整天强调发展为重心的大国......却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风骨担当,表现出前所未有勇气和决心……打了所有人脸。 啪啪! 世界脸都被打肿了。 总之,画面讽刺! 一度导致部分人三观崩溃。 “他们实施教育低智,精英享受更好教育资源,本质上,和奴国没有区别,而低智,往往盲目自信,再加上二次大战红利,以及捍卫所谓“伟大”决心,乃至他们的逐利......等一系列因素,少量战略武器......无法形成有效威慑,一个没有下限的对手非常可怕……” “失去下限,代表失去道德、法理、规则。” “第一总是特别仇视第二!” 指挥官目光平静诉说,后世有一本小说讲的非常透彻,黑暗丛林法则之下,人类与三体达成恐怖平衡在于人类的首领罗辑拥有砸锅勇气。 而三体结局,毁掉世界的不是准备砸锅者罗辑。 而是圣母婊程心。 这句话换到任何场合都正确无比。 圣母毁掉未来。 砸锅者披荆斩棘。 以斗争求生存则生存,以妥协求生存则灭亡。 人类基因本能决定了圣母婊幻想的和平不可能实现。 争,是本能。 索性,指挥官擅斗。 野战军擅斗。 ...... 谈话持续三十钟仍在继续。 老人破格多聊了十分钟。 这种现象很不常见。 办公厅副主任有些懵。 “进去半个小时了?” “是,王主任。” 王主任面色迟疑,沉吟半晌呐呐。 “等下还有个重要会议......” 老人日理万机,平时时间都是用分钟和秒计算,和一名中校谈了三十几分钟,超出计划时间整整十分钟,相当罕见。 “看来中校干得不错!” 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又是信号。 指挥官崛起已成定局。 又过去五分钟,谈话已经进入尾声。 老人握住中校的手。 “历史现在属于我们,终究属于你们,你已经在浪潮前沿,开拓并不容易,功过是非,要当下还是要未来,你比我想象的清醒,使命两个字送给你,年轻人,勿忘初心。” 说到最后,老人有力地握紧中校手掌。 “是!牢记使命!” 感受到某种澎湃力量传递,指挥官严肃回答。 ...... 破格谈话消息短时间内在某个层次扩散。 当然,具体内容无人知晓。 也许有一天会解密。 也许永远不会解密。 当天下午。 京畿军区。 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表彰会议。 由京畿军区司令主持。 “本次阿国维和过程,合成营官兵充分发挥不怕牺牲,不怕吃苦......优良战斗作风,UN司令部给予我部官兵高度赞扬,良好素养以及精神风貌是体现了野战军......特此,合成营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另,为表彰成才中校面对飞行事故临危不惧,及时挽救飞机,于重大事故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特此,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台下哗然。 随后响起雷霆掌声。 半年前的一幕着实刺激。 尤其是合成营官兵,巴掌都拍红了。 呜呜呜,哭了。 溜溜溜,感谢狗营长拯救了我们。 我们,一百二十人,作为一等功获得者的背景模版。 是的,就是传说中被“拯救”的人。 中校指挥官喜出望外。 讲道理,这次确实出乎意料。 又是一次一等功。 第六次一等功。 真有点意外了。 要知道,中高级指挥阶层获得一等功的难度比战士更高。 上升到中校军衔,立功受奖更加慎重。 简单说明,全军一年大概有十到二十个一等功。 其中校官获得一等功比例少的可怜。 很多时候,一年下来也没有校官获得一等功。 再换句话说,此次事件主角换成士官,大概率给特等功。 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有多难。 “六次了,距离野战军军史记录,著名战斗英雄,八次一等功获得者吕俊生前辈只差两次。” “不对,老子还有两次特等功!” “嗯,我破纪录了?” 指挥官瞬间反应过来,心情爽歪歪。 再进一步思考。 “明年......会晋升!” 对,晋升。 根据《野战军内务条例》第十五条。 上校以下军官都适用于破格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