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配与宣太后比?宣太后与义渠王生子,是为了麻痹义渠王,最终在甘泉宫击杀了他,让大秦彻底吞并了义渠,结束了近五百年的恩怨,你呢?跟一个市井无赖?宣太后是为了大义,你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的贱妇而已。” 姜妄说话,没有一丝余地,把赵姬骂的一文不值。 “你……你……”听着姜妄的话,赵姬脸色煞白。 半晌,她突然拿起了短剑,对准了自己的脖子。 “如果不能救嫪毐与哀家的孩子,那哀家干脆一死了之。” “哈哈,求之不得,双喜临门。”姜妄拍了拍手。 这一举动,直接把赵姬整愣住了。 “你死了,秦王就不会有牵挂了,在左移两寸,那里是动脉,一剑下去,神仙也救不了。”姜妄继续刺激赵姬。 赵姬的手臂剧烈抖动着,最后,短剑当啷一下掉在了地上。 见到这一幕,姜妄提起的心也落了下来。 他嘴上刺激着赵姬,但其实赵姬如果真死了,一定会成为未来嬴政的遗憾。 姜妄走过去,捡起了地上的短剑,又一把抢过赵姬手中的血书。 “还写血书,传的出去吗?” 收起两样东西,姜妄转身就往外走。 不久,有女宦官进来,强行喂赵姬喝下了汤药。 ………… 返回咸阳这件事还没有结束。 嫪毐在被刑讯逼供两天后,最终在咸阳城外被五马分尸,夷三族。 其铁杆106人,被处死。 与其有关联的官员,145人被免职,编入隶臣。 不久,吕不韦受到嫪毐案牵连,但感念他对秦国劳苦功高,仅仅抹去封地,免职的处罚。 一连串的举动,可以说是旱地惊雷,直接把大秦官场掀翻。 随着嫪毐的罪行被公布,吕不韦请辞,嬴政成为了这场博弈里最大的的赢家。 他不仅消除了母后淫乱后宫这块压在自己心头的羞辱巨石。 还一举清除了吕不韦、赵姬、华阳太后三个挡在他面前的监国者。 “先生,吕不韦请辞,大秦丞相之位,由你来担任吧?” “我不行,太累了,我还是想在东山书院养老。”姜妄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先生,可是寡人现在没有合适的人手。”嬴政认为,姜妄就是新丞相的最佳人选。 “王上,丞相太累了,我看昌平君芈启,与渭阳君驷车庶长嬴傒,这两人很合适。”姜妄是真没心思接丞相这个活。 “可是,这两人……”嬴政微微皱眉。 这两人一个是嬴氏的,一个是芈氏的。 姜妄看出来嬴政的担忧,为其分析: “设两个丞相,一左一右,他们没有吕不韦那么大的权力,你想拿捏他们,并不难。” 没了三个监国的头衔,嬴政就是最大的。 “这两人只是暂时的,冯去疾以及我给你推荐的李斯,这俩人都有大才,安排在丞相底下做事,三五年就可以取代他们。” 听着姜妄的话,嬴政有些乱的内心,这才安定。 “另外,蒙骜将军与麃公将军老了,我为王上找到了一个大才,足以担任太尉这个位置。” “是谁?”嬴政有些好奇。 “此人是魏国大梁人,名‘缭’,他写了一本书,抽空我给王上送过来。”姜妄说的,正是未来赫赫有名的尉缭,韩信的半个师父。 ………… 秦王政五年,三月。 朝会。 赵高宣布了两个丞相的任命,随后任命蒙武上位,成为郎中令。 郎中令,九卿之一,统领宫廷侍卫,司职守护秦王以及一众秦王宫殿。 “秦王诏令,公大夫姜妄,此次破获嫪毐案有功,酌升大庶长,南阳君,食邑南阳十万户。” 好家伙,这个提升是相当夸张,从七级爵位直接提升到了十八级爵位,差两级就到顶了。 这个赏赐,就连姜妄都没有想到。 嬴政怎么没跟他商量一下。 其实,这个封赏,嬴政还不满意呢,他想直接封侯的,是华阳太后劝了他。 如果直接封到头,以后怎么办? “王上,臣,谢恩。” 当赵高宣读诏书之后,过了两秒,姜妄的声音才传了出来。 对于姜妄的爵位提升,虽然一下干到了大庶长,让一些人吃惊,但他的提升很多人都预料之中。 毕竟,姜妄作为嬴政的先生,嬴政即位后,姜妄都没有升爵,这是不合理的。 “诸位,还有事吗?”当所有要说的事情完成,嬴政开口问。 “王上,臣涉启请奏。”卫尉涉启大步走了出来。 “何事?” “王上的年纪也大了,臣认为王上应该尽早加冕。”涉启抬头挺胸,慷慨激昂的说。 涉启的提议,让朝堂上出现了一些议论声。 “太后、王上,臣认为还不到加冕之时,按《周礼》记载,男子二十才算成年,现在加冕,这于礼不符。”九卿之一的奉常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奉常,号称九卿之首,主管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 “是啊,按理说,过20岁才应该加冕。”周围大臣纷纷附和。 “如果《周礼》有用,周朝就不会亡了,我们是大秦,为什么要按《周礼》算,按《秦律》我大秦男子身高超过1.5米的人,就算成年,应举行成人礼。”章台宫内,突然一个声音出现,压过了所有声音。 众人闻声看过去,正是姜妄。 “我们秦国君王加冕一直都是按照周礼,就连先王昭襄都是依据的周礼。”奉常振振有词。 “那么请问,当《周礼》与《秦律》相冲突的时候,是依据《秦律》还是依据《周礼》?”姜妄反问。 这句话,就是驳杀,因为在秦国所有东西与《秦律》相冲突,都是以《秦律》为主。 “在我大秦,当然是以《秦律》为主。”已经老迈无比的高公站出来支持姜妄。 这就是投桃报李,姜妄让嬴傒当了左丞相,高公自然要支持嬴政。 “太后,还请准王上加冕。”姜妄拱手面向华阳太后。 “大庶长与高公言之有理,秦王用实际行动证明他长大了,择吉日加冕,再好不过。” 华阳太后不得不支持嬴政,嬴政没追究昌平君芈启与楚国联系过多,而是大方启用,华阳太后就需要做出回应。 楚系多人把柄都在嬴政手中,华阳太后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