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9章 除岁(1 / 1)

……… 傍晚。 嬴政身边的宦官张宁来到了东山学院。 一起来的还有一匹马,正是赤风。 “安信侯,大王有令,命小的把赤风给您送来。” “大王还挺急,行,我收了。”姜妄亲自接过来赤风的缰绳。 “那这样,小的先告退了。”张宁赔着笑道。 “好。” 目送张宁离开,姜妄伸手抚摸着浑身赤红的赤风。 “这么拉风,你不应该叫赤风,应该叫赤兔。” 说罢他让人去准备草谷。 喂了赤风,姜妄来到了荀况的住处。 “荀夫子,我来看你来了。”走入荀况的小院,姜妄提前朗声说话。 吱呀! 听到声音,正好在荀况这里的张苍打开了房门。 “安信侯,夫子在里面,请进。” 姜妄被张苍请进屋内,就看到荀况在写字,精神头看起来很不错。 “荀夫子,听说你今天又开课了。” “最近感觉身体不错,就讲了讲,什么风把你安信侯吹来了?”荀况放下笔笑呵呵的问。 荀况年轻的时候,谁都喷,攻势十足,自己的儒家,他喷的最狠。 但老了之后,荀况变得非常和善。 “这不是来看荀夫子来了嘛。” “看老夫就拿一条豕肉?”荀夫子开着玩笑。 “这是腌入味的,很好吃。再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姜妄说着把手中的肉条递给张苍。 “大晚上找老夫,有事吧?” “也不是大事,其一,晋阳过些天要按周制在除一次岁,就是大家吃个团圆饭,到时候荀夫子得去。” “其二是什么?”荀况问。 “其二,就是李牧和廉颇,这两人是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我寻思荀夫子帮忙劝一劝,开导一下。” 姜妄说了第二个事。 在赵国,尤其是在邯郸,荀况的名望巨大无比,他说话,应该管用。 姜妄也不要求别的,就是想让李牧和廉颇上上课,教教真东西。 本来李牧和廉颇都与姜妄唠的差不多了。 但赵国一行,邯郸死了那么多贵族,不乏李牧好友,李牧和廉颇这是把这笔债记在了姜妄身上。 “行,老夫试一试。”荀况很爽快的答应了。 一炷香左右,姜妄离开,荀况想了想也动身去找李牧与廉颇了。 ……… 花开两朵。 就在荆轲刺秦失败之后,秦王政的命令也快速传递下去。 在秦国,只要上面有抓人的命令下达,尤其是加急的命令,那么这人几乎很难逃出去。 这是因为秦国的驿站系统太厉害,只要逃跑的人还走大路,那么就会被驿站发现。 燕太子姬丹等人,很快就被发现要进入河套,通过义渠地盘进入赵国。 姬丹早就琢磨过,一旦秦国上层警觉,他要走常规路线逃亡,几乎很难。 最佳路线反而是地广人稀的河套地区,因为河套地区的驿站系统还没完善。 只要进入河套地区,搜查他们的难度就会大增。 不过,秦王政亲自下令,河套地区的骑兵,包括义渠的人就都动了起来。 在十一月底,姬丹就被驻扎河套的骑兵以及义渠部族围追堵截,最终给抓住了。 姬丹被抓住后,马不停蹄的送入了咸阳。 大牢内,秦王政来看望姬丹。 “姬丹,大王到了,还不拜见。”狱卒呵斥起姬丹。 秦王政摆摆手:“你们都出去。” “诺!” 周围的狱卒快速离开,秦王政身边只剩下赵高和雁山两人。 “姬丹,寡人没想到我们有一天会在这种场面下见面。”秦王政居高临下的看着姬丹,双眸略显漠然。 坐在枯草上的姬丹看着秦王政,忍不住笑了出来。 “哼哼哼,嬴政,胜者为王败者寇,我认了,不过我不服,若是我得到姜妄的帮助,未必做的比你差,你不过是命比我好。” “你还敢提先生,当年在邯郸,先生没少教你知识,你狼子野心,还要对先生图谋不轨。”秦王政想着姬丹的所作所为,神色更冷。 “我早就想杀他了,当年在邯郸,凭什么他护送着你来咸阳,把我抛弃在邯郸,不杀他,燕国社稷如何长存。”姬丹怒视秦王政,面容扭曲。 看着此事的姬丹,秦王政袖子里的拳头紧了紧,缓缓开口: “我大秦统一天下,乃是奋六世之余烈,大秦统一天下,不是一人之功,大秦一样统一天下,乃是天命。” “哈哈,如果没有姜妄的发明,没姜妄的洛邑之战,你秦国能不能抵挡住五国联军都未必。”姬丹并不认可秦王政的说法。 “你说的没错。原本寡人还想要与你好好聊聊,但现在看来,我们的路,早就已经不同了。”秦王政说着转身就走。 “雁山,赐酒。” “诺!” 哗啦。 在秦王政离开后,雁山打开了关押姬丹的牢房门。 “你要干什么?我要见姜妄,我要见先生,我要见先生。”姬丹看着走进来的雁山大吼。 他还不想死,他知道现在能救他的只有姜妄。 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腊月初一,燕太子丹死在了咸阳城大牢。 ……… 腊月三十一,除岁。 这一晚,东山书院热闹非凡,姜妄给所有学子礼物,放了三天假。 这一晚,秦王政带着鹄与公子高,来到了东山。 卫尉涉昂带着儿子涉间也来了。 王贲带着自己刚刚出生的小儿子王离,与家人也来了。 只不过,王翦与王凌没来,他们还在赵国。 在姜妄这里学习过得冯去疾和冯劫,姜妄也叫了过来。 而随着秦王政到来,得到信的李斯、王绾也来了。 此外,姜妄把荀况、韩非、李牧、廉颇都叫来了,包括他们的家人。 只不过,这一次蒙恬、李信、蒙毅这些人都不在。 蒙恬与李信也在赵国,而蒙毅则是因为蒙骜新丧,要守丧。 在姜妄这里赴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采取分食制。 周制是采取分食制的,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士大夫贵族们,吃饭更有讲究,刀叉、筷子都要准备,这些尤其以儒者为甚。 儒家讲究: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就是说吃饭不仅仅是吃饭,还得是一种仪式。 甚至,儒家因为这事与人辩论,到底是吃饭重要,还是吃饭之礼重要。 不过,姜妄对此却嗤之以鼻,大事立规矩,这些小事立个屁规矩。 所以,他从很小就不用分食制度吃饭。 当初在东山学院,来这里的儒生看到姜妄经常围着一张桌子吃饭,很多人都私下里嘲笑。 还有儒者找到了姜妄,认为他这样不对,长者应该起到带头左右。 姜妄却直接回怼:“大道至简,礼仪也是如此,应从繁化简,这样百姓才可以受益。” 他还对其他学院的学子说过,这些繁琐的礼仪,只会消耗人的精力,让人没精力去干其他更有用的事情。 所以,繁文缛节,就该从简。 这个提议得到了墨家为首的学子的支持。 慢慢的,姜妄经常围着大桌一起吃,也就被人接受了。 “今日,按周礼除岁,也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仅以此酒,祝贺我大秦社稷长存,也祝贺诸位人生美满,儿孙满堂。干!”姜妄作为主人,第一个提杯。 “彩!” “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