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武侠仙侠>铁血大秦,从扶持嬴政登基开始> 第257章 知道什么叫期房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7章 知道什么叫期房吗(1 / 1)

“这给出去的地盘,说白了,他们就是大地主,他们没有任何的其他权利。 另外,还可以开放商贾管制,积极鼓励他们往西贩卖大秦物品,这会给大秦带来难以想象的商税收入。 十年,只要十年,这些人就会把羌人地盘开发好,这不需要陛下和大秦拿一分钱,我们还照常收他们的税,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姜妄的话,在场的人慢慢了解了姜妄所说的意思。 直白点说,这就是大地主,而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河西走廊这一地带,有的会老实重地,而有心思灵敏的,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向西拓展。 到时候,丝绸之路也就慢慢成型,届时会给大秦带来难以想象的丰厚税收。 而那些商贾,他很了解,一旦大秦占据那边,他们会把羌人收拾的服服帖帖。 听着姜妄的话,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是开了先河,之前没人这么干过,所以他们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商贾自古以来心中无忠义,岂是可以托付之人?”王绾皱眉说。 “是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贾皆无信义也。”隗状很赞同王绾的话。 “两位,你们要清楚,刀在陛下手中,法也在陛下手中。”姜妄淡淡的道。 他所说的模式,不就是变种的招商引资嘛,后世几乎都用类似的手段。 隗状他们有些担忧,不过是没有见过这种手段罢了。 “先生此法,倒是有点意思。” 始皇帝从小在姜妄身边长大,对姜妄经常提出的新颖想法倒是习惯了。 不用大秦投入一分一毫,还可以开发羌地,还能够不担心补给等问题,这让始皇帝有些心动。 “此外,陛下,还有一法。”姜妄继续说。 听闻这话,在场的人目光再次看向了姜妄。 “先生请说。” “关中贵族扎根数百年,自打陛下六王毕四海一,一些贵族就开始变着法的往怀里捞好处,这些人不服秦法,当诛。” 姜妄的话让在场的人心头都是一紧。 他们都听出来了,姜妄这是想要对关中勋贵集团动手,要把这些人的资产当做西征的补给。 太狠了,像是隗状、王绾第一次发现这个平日里总是让人如沐春风的安信侯,竟然如此狠辣。 这时候,没人敢乱说话,首先隗状、李斯、王绾、尉缭,都是外臣一系。 关中贵族死不死,不关他们的事。 姚贾倒是老秦人,但他不确定姜妄说的这话,是始皇帝的意思,还是姜妄的意思。 所以,姚贾也没敢多话。 “先生,关中不法贵族多吗?”始皇帝沉声问。 “大罪过的少,但小问题的多如牛毛。” 秦法严苛,关中贵族被《秦律》束缚这么多年,大部分勋贵还是没胆子触犯秦法。 但钻空子却是有不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可是华夏人一直流传的传统。 “此事,稍后先生写个奏折详细说说。”这个事,始皇帝并不想当着其他人面谈。 接下来,众人又商议了片刻,始皇帝发现还真就是姜妄提出的符合他的心意。 又能用最短的时间解决羌人,又能节省大秦国力消耗。 “行,今日事情就商议到此。”始皇帝决定回去好好思考一番。 “陛下,还有一件事,臣听闻据说有的贵族竟然在私铸半两钱,以次充好,陛下应该把铸币权收回国有,禁止私人铸币。” 关于铸币权,因为去年才发布统一货币的法令,少府根本就没能力一股脑的制作出足够全国通用的半两钱。 所以,姜妄并没有提出收拢铸币权这件事。 始皇帝也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在他之前还有用布币当钱的呢,货币一点都不规范。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铸币权的,是西汉贾谊的《谏放民私铸疏》。 “哦?铸币权?”这个称呼始皇帝还是第一次听说。 当即,姜妄就把私人铸币的危害说了一遍。 始皇帝这才意识到铸币权的重要性。 等所有人离去,始皇帝留下了姜妄,更加细致解说了铸币权和货币的一些问题。 这些唠完,始皇帝突然问了句: “先生,关中贵族,你欲要对谁动手?” “阳泉君芈宸,嬴氏嬴岐。”姜妄说了两个人。 “动他们两个,恐怕会引起很大的震动,而且朕答应过皇太后,不动阳泉君。”始皇帝听到是这两个人,眉头不由皱起。 “陛下,臣可没说要杀他们。”姜妄笑着说。 “阳泉君就是个祸害,仗着自己有皇太后遗民,认为陛下不会动他,出格的事可不少做,嬴岐仗着祖辈蒙荫,在其封地无法无天,听闻刚刚取了第二十七房小妾。 这两个祸害,收拾一遍,然后扔到需要他们的地方。” “先生想把他们也扔到羌地?”始皇帝猜到了姜妄的想法。 姜妄点点头。 “这件事朕心里有数了,先生,让那些六国贵族出钱支持西征,这个计划,真的行得通吗?他们会愿意出钱吗?”始皇帝问出了最后的问题。 “陛下,您是皇帝,一句话,那些人会巴不得给您送钱。”姜妄语气非常肯定。 两人都没提,如果六国贵族在羌地做大会怎么办。 始皇帝没提,是因为他对自己有着自信。 他可是气吞万里的秦始皇。 正如姜妄所说,刀在他嬴政的手中。 “那这件事,由先生负责,如何?先生办事,朕最放心。” 姜妄闻言,眉毛抽了抽,怎么又给他找事了。 不过,他没有拒绝。 “臣遵旨。” ……… 次日,姜妄让人放出风去。 “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听说皇帝陛下要西征,安信侯自己一个人承担下来了所有军队开销。”一个带着大黄牙的汉子自豪的说着,就好像是他承担了军队开支一样。 “这么厉害?” “当然厉害了,你知道安信侯可是天下最大的商贾,我三舅姥爷的邻居的婆娘的弟弟的外甥的堂弟就是在安信侯手底下,他说安信侯每天秤钱秤到手抽筋啊,家里的钱堆的都要放不下了。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大黄牙还故意吊了下同桌人的胃口。 秦半两钱,可以用秤来算多少钱。 “最重要的是什么?”同桌的好奇心还真就都被调动了起来。 见到这些人的模样,大黄牙左顾右盼了下,还顺便把身后的窗户关上了 “这个事,出的我口,入尔等耳,不可再往外传。” “哎呀,放心,我等的嘴,严实的紧,快说。”在座的纷纷催促。 “我听说皇帝陛下感念安信侯为我大秦付出这么多,要把半个西征打下来的地盘分给安信侯。” “啊,这么大,陛下对安信侯的恩泽,太大了。” “安信侯不想要这些,他说他封地够大了,言辞拒绝,但陛下不准,昨日我三舅姥爷的邻居的婆娘的弟弟的外甥的堂弟听到安信侯念叨,如果皇帝陛下真的封赏给他这些地盘,他自己也没精力照顾,打算出让给其他人。” “让给其他人?这可是陛下的封赏,他敢给?”有人怀疑。 “安信侯是谁,那可是陛下的先生,就连皇子都拜了其为先生,陛下自然不会怪罪,今早听说就有人去找安信侯了,好像是想要谈谈出让西征土地的事情。” 这些传言,越传越邪乎,最后已经传的夸张无比。 但有道是,空穴不可能来风,还是有些人看到了一些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