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曜让演武之日和科举之日放到同一天,是要告诉世人,在靖国,文武同等。 想用这种法子,收服天下读书人之心?巩固其皇位根基? 想法倒是没错! 可惜啊。 演武之日那天,就是你的祭日! 再看苏曜,望着这众多心血沸腾的读书人,同样倍感满意。 “很好!”苏曜负手言道。 这些人,都是靖国未来的栋梁,是他掌握朝堂权利的根基。有了这些人,他才可以让朝堂大洗牌,才可以更好治理整个靖国。 就在将这些读书人安顿下来后。 喜公公突然附耳道:“陛下,燕国公在御书房外求见。” 苏曜听言,自是心知燕国公定有要事,不敢拖沓,迅速乘坐龙辇,来到了御书房中。 在御书房等候多时的燕国公,看到苏曜到来,立刻躬身道:“臣,叩见陛下。” “让国公久等了。”苏曜微笑道。 燕国公如今和苏曜早无间隙,眉飞色舞的就开始汇报道:“陛下,那荷兰人已经将图纸弄好了。现下臣已经跟金野统领交接完毕。” “接下来,就看咱们军中的匠师们,花费多久的时间,和财力,能将这第一批荷兰火铳打造出来了。” 苏曜听言,倍感满意,“有了这种火铳,朕的千机营,战力可提升多少?” “起码三倍!”燕国公拍着胸脯道。 苏曜听言,大感欣慰。 不过很快,燕国公便是神情凝重起来,欲言又止,“陛下……” “国公有话直说就是。”苏曜问道。 燕国公愁眉不展,“近些时日,有关陛下篡位的谣传越来越深了。甚至已经到了军中,现下军中,有不少异动。” 苏曜面色紧绷。 果然已经渗透到了军中了。 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麻烦了。 “这谣传,怎么会在军中扩散的?”苏曜冷飕飕的询问。 燕国公欲言又止,良久方才开口,“和陛下猜测如出一辙,那个武四郎心怀不轨。近些时日调动了不少精兵强将。” “他们的目的,很可能是在演武之日那天。而军中谣传,多半也是来自于对方。” 苏曜听言,眼睛渐渐眯起了一条缝。 良久,他方才是怒目冷笑,声音近乎沙哑的开口“好好好!!” “纪王造反,朕对他们不予责罚,反而还和他们推心置腹。甚至保留他们的官衔,朕对他们仁至义尽!” “他们,竟然还要加入娴太妃的战线来反朕!!” “找死!!” 娴太妃为什么会挑选演武之日下手?是因为二十万精兵强将,有一大半都是刚刚收服,军心不稳。 倘若这时候有人在军中煽风点火,这浩浩荡荡的大军,究竟会站队哪一方,还是个未知数!! 届时,一场内战,便会因此爆发。 他和娴太妃鹿死谁手,很难定论! 燕国公沉重的道:“陛下,先是娴太妃,后是洪万友。这两者已经非同小可,如今这帮纪王心腹再加入,若不制止,恐酿成大祸啊!” “制止……他们已经铁了心将刀架在朕的脖子上,还制止得了吗?”苏曜不答反问。 燕国公哑口无言,难以回应。 三方之势,任一方都足以搅动靖国风云变色,三方合力,饶是苏曜,都要退避三舍! 苏曜面色阴沉,“朕给了他们一次又一次机会,就是不想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朕只希望,这帮人可以念着朕的不易。但朕错了,这帮人,却是巴不得靖国彻底乱了套才好!” “他们所想,无非就是演武之日给朕来波大的。那也正好,朕所想,同样是在演武之日,将他们一网打尽!” “国公不必担心,朕不会输的。也劳烦国公做好一切准备。” “毕竟,是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了。” 燕国公面色沉重的点头,随即,悄无声息的离去。 他确不知苏曜这场会输会赢,但他,仍然会无条件支持于对方。 苏曜凝重的望着夜空。 浩劫将至! 说到底,还是玉玺。 这个小玩意儿,却是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梦寐以求的存在啊! 因为谁持有它,谁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说自己是正统! “玲珑娘子,你要是再拿不到玉玺。朕,可就真的压不住了。这靖国,也就彻底大乱了啊。”苏曜轻声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