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他跟老三、十四这仨对小侄女儿毫无善意,只想争权夺利的坏叔伯的。
再一次认识到自己到底被信息差坑多惨的胤礽捂脸,早知道……
早知道!
可惜有钱难买早知道,当他知道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尘埃落定。
现在老四都被改了玉牒,成了嫡子。
他说什么都晚了吧?
胤礽再度长叹,一杯烈酒入喉,起身跪在了地上:“皇阿玛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就宜早不宜迟,赶紧下旨吧。”
“昭告天下,废了儿子这个太子。再立老四,好好教导他。让他少些严苛,多点信任和放手。别再事必躬亲,早早就把自己累死。”
再没想到他会说出这么一段话的康熙愣:“保成你……”
“儿子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再无半点虚假。请皇阿玛以天下为念,早日下旨吧。如此,对儿子、对老四都好,天下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太平。”
不是胤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而是卧榻之畔,不容他人酣睡。
人性使然。
从现在到康熙六十一年,整整十四年光景。他便是走进了新世界大门,跟皇阿玛化干戈为玉帛了。也没有十足把握就能应对帝储矛盾,没把握在一众优秀兄弟的对照下保持平常心。
毕竟,能出的牌他都已经出了个七七八八。
就算他千难万难苟到登基,也难保不会对四弟一家子起杀心。
而心同此心,理同此理。
换他是四弟,也不可能将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寄托在对手莫须有的仁慈上。定会使尽一切手段让自己成功登顶,确保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敢随便清算自己。
不死不休。
如此,本就胜算渺茫的胤礽还坚持什么?
索性早早投诚,让自己有个善终吧。
本来还准备了许多说辞,尝试说服他的康熙:“你……”
“儿子真心真意,绝无半丝虚假,还请皇阿玛成全!”胤礽再度跪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康熙,眼中满是真诚。
良久良久,康熙才点头。
但效法光武帝废太子刘彊是不行的,不是康熙不肯让他三辞三让。而是胤礽宁背负不孝之名,也不愿让小侄女发现端倪。
“总不能儿子千难万险才终于进了新世界大门,还没等着好生探索一下,就因儿子之故彻底碎了整个新世界吧?”
“十二国之地,咱们现在才打下来一个,任重道远着呢,且离不开那小家伙,可不能让她再起疑心……”
事实证明,在说服康熙这事上,胤礽还是很有几分功力的。
翌日上朝,这事就被提及。
康熙雷霆震怒,直接下了诏书。并告宗庙社稷,亲手废掉了他精心培养半辈子的太子。
那句‘胤礽生而丧母,此等人古称不孝’再度被广为流传时,连小公主都有些瑟瑟发抖。
[天啊天啊,虽然早早就知道了这个事情,可真看过皇玛法有多宠太子二伯,废太子时又有多坚定坚决后,本公主还是忍不住怕了怕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