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附上了陈小富所做的那道下联,那两首回文诗,还有那两首词。
他之意,在于表达临安又出了一位大才子,希望国子监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临安还有自己这个负责任的学政在此。
便是邀功之举。
这第二封信是钱士林钱老大人所写的。
这封信直接送往了帝京的皇宫,是要送到女皇陛下的手里的!
在这封信中,钱士林将陈小富前后之变化写了个清清楚楚,当然也将他的对联诗词一并寄了去。
信的末尾写了这样一段话:
“老臣读其诗词如饮甘露,即安大才,可堪大用!”
“此子常人难以雕琢,唯有陛下许能令其成玉。”
“老臣唯一担心的是此子年少颇为锋锐,陛下若能握其柄,许可利其刃!”
“陛下前次给老臣的信中所说之忧……老臣以为此子或可为卒,有陛下之助,他当能过其河,为陛下开路。”
“破局这种事,当局内已牢不可破的时候,可试试从外部而破,这便需要一把锋利的刀。”
这第三封信是从西子湖中的那处赏月楼寄出去的!
写这封信的人……她是赏月楼的花魁红袖!
这封信同样是寄往帝京,信封上所写的地址是帝京最有名的那处青楼人间天上!
但收信的人,却并不是某个姑娘的名字。
而是……老不死的亲启!
红袖姑娘在这封信里也仔细的写了陈小富那难以置信的巨变,也写了他打人时候的果决与狠厉,还有他写诗词时候的敏捷才思。
在这封信的末尾,红袖也写了几句话:
“老不死的,你不是急需人才么?”
“他绝对是本姑娘所见过的所有男子中,最适合内务司的人才!”
“十七年的藏拙,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就算是你,这么多年来亦未曾察觉。”
“十七年的藏拙之后,他陡然露出来的锋芒便令整个临安为之震惊,很快他还会令天下震惊!”
“本姑娘细思良久,他之锋芒毕露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恰到好处!”
“十七岁的他,当为天下知!”
“明年秋,帝京书山文会,他必得魁首!”
“他必然进入女皇陛下的视线,他必然会成为帝京文官一系所招揽的对象。”
“他的崛起在本姑娘看来已势不可挡……你这老不死的若不下手快一些,他恐怕将为他人所用。”
“你不是说你活不长了么?你不是急需培养一个人来掌管内务司么?”
“本姑娘告诉你,你若死了,他若不是内务司的司正,本姑娘可就要跳槽跑路了!”
这第一封信是通过驿站送出,自然最慢。
这第二封信是钱士林叫了庆园下人快马入京,这只需要半个来月的时间。
这第三封信……是通过内务司的信鸽寄出!
它最快!
也就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红袖犹豫了几天才写的这封信。
当陈小富和安小薇梁靖茹从庆园回到花溪别院的时候,这封信已送到了老鬼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