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常昆见老虎伤势已是大好,自我恢复不错,就是被饿的嗷嗷叫,一拍脑袋才想起没给投食。可这会儿家里没的投——别说肉,粒米也无。 老虎体格庞大,一口猪想必顶不住它几天吃——这是个不小的麻烦。 常昆想了想,对低声咆哮的老虎道:“少恬噪,明天叫人给你送口猪来。” 老虎这才不叫。 晚上没睡,一直琢磨老虎锻体功,进度不错。大略三五天能出炉。 翌日早上去衙门打卡,辛正把他叫到一边。 “眼下两件事,一是处理李家。”他道:“李家州里有人,处理起来不能大张旗鼓。” 常昆道:“李家州里有人,便悄悄处置也瞒不了多久。县尉与县君对此是什么打算?” 辛正道:“我与县君效忠的是大唐,而非魏博节度使。李家则是魏博节度使的走狗。长安的天子有奋发图强之意,我与县君必尽一份心力。” 又道:“高县地势特殊,若有一支兵马驻扎于此,可以对魏博、青淄形成威胁。因此县君与我商议过后,决定派人去长安一行。” 常昆心下一转,立刻明白了辛正与县令的意图。 高县位于大河北岸,属魏博节度,又与淄青节度相邻。若长安的朝廷能派一支兵马到这里,便如钉入河北的一颗钉子,向左可以打魏博,向右可以打青淄,意义十分重大。 这里处理了李家,必恶了魏博节度使。若不引朝廷入局,县令和县尉必定扛不住。一待魏博节度使派人过来,之前所作的一切,便付诸流水。 悄悄把李家处理了,能瞒多久是多久,同时派人速去长安,请求朝廷派兵入驻。 这个办法不能说太好,但却是唯一的法子。 不能说靠常昆一个人抵住魏博节度使——便是常昆说能,县令和县尉也不会相信。而且现在常昆的修为还没有突破二阶,要说神通广大那是自欺欺人。以一人之力,的确按不住。 “是个法子。”常昆点了点头。 辛正道:“是最好的法子。” “那第二件事呢?”常昆问。 “第二件事,扩充捕快队伍。”辛正道:“一则王长喜几人身亡,两班捕快不全。二则将临大事,也需要加强人手。” 常昆了然:“招人就是了。” 辛正点头:“抄没李家所得,县君决定拿一半出来养人。我琢磨了一下,可扩充至二百人,多了养不久。” “二百人么,”常昆想想道:“倒也合理。多了高县的确养不起。” 辛正便道:“县令和我一致决定,让你来负责这件事,你看怎么样?” 常昆一听,乐了:“我来?” “对。”辛正道:“拔掉李家这颗毒瘤,你出力甚大。我卸任县尉,转为县丞,这个县尉就你来做。” 常昆更乐了。没想到一转眼就要当县尉了。这事还真没想过。 他对此不怎么感兴趣,开口就要拒绝。 辛正见状,忙道:“我知道你对富贵权势没有什么想法。可事情不能由着你。你听我说:这次你出力最多,有功当赏,若不赏,便是赏罚不明,令他人心存疑虑。眼下这个关头,正该齐心合力,一旦心疑,大祸就要临头。” “再则,你如今年轻,自是不想那么多。可你总要娶妻,总要生子。不能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你也需要一份家业。” 听了辛正的话,常昆沉默了。 早前他反思,觉得前事就是因为牵挂太多,以致那般结局。想着若无妻妾,无田庄,脚下无根,谁能奈他何? 可昨天见了张大丫,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再娶了她。 什么无牵挂,什么什么,都被他抛诸脑后了。 小一当初跟了他,就过了一年安稳日子。他实在没尽到做丈夫的责任。而今对张大丫难道要视而不见? 这万万不能。 “也罢。”常昆道:“这事我接了。” 辛正高兴道:“这就对了。说实话,若没你在县里镇着,我与县君还真不安心。” 就道:“稍时下了任命文书,便去户曹领钱,抓紧扩充队伍。事情毕竟耽搁不得。” 常昆道:“是耽搁不得。” 不久县令到了县衙,当着所有人的面,任命辛正为县丞,常昆为县尉,一应下面的各人皆有赏赐。 任命完了,县令把常昆叫到一边:“常君与我皆大唐之臣,往后同心戮力,为大唐尽一份心力。” 为大唐尽心什么的,常昆无所谓,只点了点头:“县君说的是。” 县令道:“而今你为县尉,不能以往那般寒酸。拔掉李家你出了大力气,李家的宅子便归你。” 常昆一怔:“归我?县君,那宅子太大,我住不过来。” 县令哈哈大笑:“就没有像你这样的,好处送到嘴边都不要。李家的资财县中已尽数没收,一个空壳宅子,你不住空着给蛇虫鼠蚁住不成?” 常昆道:“县君可以住嘛。” 县令摆摆手:“我那宅子虽不及李宅大,但我住了几年早已习惯,不乐意搬。” “那行。”常昆道:“李家的宅子十多亩,左右这次扩充人手二百,我干脆改成军营算了。” “随你。”县君笑呵呵的。 做了县尉,便不一样了。 常昆把刘敢等人召集起来,宣布了招募扩充人手的事。 对于常昆一跃跳到县尉这个位子上的事,大抵除了张三有点小嫉妒,其他的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实在是常昆太厉害,太有本事。 如果只强那么一丁点,没得说,你常昆做得我做不得? 可强的没边了,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太强,只能仰望。 “老刘,你稍后带人去城门处张贴布告。”常昆安排下去:“老祁带人全城宣扬。咱们先从县城开始,若人手募不齐,再从周边村子招募。” 又道:“以后咱们不再是捕快,而是军队。这一点要说明,免得人疑虑,不愿应募。” 王虎子笑嘻嘻道:“可不。二百人呢,哪儿能是捕快嘛!” 区区一个小县,十个人是捕快,二百人就不能是捕快。 刘敢道:“应募地方在哪里?” 常昆道:“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