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玄幻奇幻>阳神朋克> 第二十三章 入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入学(1 / 1)

出门后一路离村。 宁远也没上马,陪李恩一同走在乡间的黄土路上,身后让豪奴牵马随行。 村中有不少人也看见了这队光鲜的人物。不过他们不敢过来,只敢远远去瞧。 李恩和宁远一同来到牛轭湖渡口,见这里居然停着一艘大牙舰。 这种牙舰有五丈来长,丈余宽窄,比篷船大出近一倍,而且船帆有三个。 它的尾帆是硬帆,如同展开的折扇;而首帆和主帆却是软帆,好像大布口袋。 跟着宁远一同上了船,随从们便升起主帆。主帆展开之后,简直比这艘船还要大! 一方方的帆蓬随风鼓起,充满了力量感。 开船后,李恩明显能感觉到,它的航速比大蓬船快上至少一倍。 “敢问宁公子,这艘是海船吗?” 介于上次进城没能看见海船,李恩一直觉遗憾。因此看见这艘牙舰,自然很敢兴趣。 “别这么生分!我痴长几岁,叫我宁大哥吧?” 宁远笑了笑,“要说它是海船,也能算得,不过这种牙舰只是救生船。真正的远洋海船,要大得多了。” 李恩一听,兴趣更浓了:“还要大得多,那得有多大?风帆也得更大吧?” 宁远说道:“当然,我驾驶的‘乘风号’有十八九丈,宽三丈,光楼船有就三层,这还不算底舱。风帆的面积,足有六十六亩!” “这么大?” 李恩整个人都呆住了。 六十六亩,这和他家的棉田都一般大小了!风帆能有这么大吗? 宁远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算上备用帆,一起加起来六十六亩。” 李恩还是不大相信:“吹吧。” “哈哈哈哈……” 因为李恩对洋务衙门,特别是海船极有兴致,因此一路聊下来,倒也没冷场。 毕竟他对洋务,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况且到了现在,更有了二十多年的空窗期。 洋务发展不同于田园小农,变化得太快。 那种待字隆中几十年,出山后仍能引导天下潮流的高人,在洋务衙门是混不开的。 这艘牙舰的航速,就是最好的证明。大蓬船要走一天的航程,现在不到半天就走完了。 来到江口县码头,还只是下午,阳光依旧明媚。 李恩现在对州县也不再陌生。 …… 上了岸,宁远问道:“小银你是打算先去看看新屋,还是想先去学堂报名?” 李恩想都没想:“当然是先去学堂了。” 宁远则说道:“但洋务学堂管理严格,进去之后可是不能随便出来的!你可想好了。” 李恩又想了想:“还是先去学堂吧?我娘年纪大了,一时半会儿也进不了城,我要一个人住在新房里,也没什么意思。” “那倒也是。” 宁远觉得在理,于是先打发豪奴回家。自己则带着李恩一同往学堂而来。 如今文考结束,武科乡试即将开始。城中繁华依旧,又来了不少赶考的秀才。 不过李恩没打算参加这次乡试。他要先进洋务学堂,把监生身份坐实,以后慢慢打算。 洋务学堂位于江口正街,离县衙不远,李恩印象挺深。不多时,便已来到学堂正门。 依旧是那座不大的门楼,陈旧的牌匾;不过今天,它的大门是敞开的,显露出几分人气。 宁远有些玩味的问了句:“要我陪你一起报名吗?” 李恩看了他一眼:“我又不是小孩儿,来学堂报个名还要人带?当然是自己进去了。” 宁远笑道:“如此,在下就先回避了。” 拱了拱手,这个家伙竟然真就走了!李恩站在学堂门口,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还真走了?” 紧了紧背着的小包袱,又摸了摸怀里的报贴,李恩醒过神来,转身进了大门。 门内的地板和门楼一样,也是青砖铺砌而成。 走入高门大院,先有一道萧墙;绕过萧墙,才是主院正门,顿时让人眼前一亮。 这洋务学堂,外表看起来寒酸,但真正进来,才发现里面宽敞广阔,绝不输于州府衙门! 太子这个人,永远是这样败絮其外。 放眼望去,高耸的正堂立柱上,挂着一对匾额。 恨不尽万里黄沙看英雄壮士孤烟大漠陆止于此 悔未入亘古碧波冯虚风云卷惊涛骇浪海始于斯 横批:征途无尽 据说,这匾额还是太子亲自提写的。 后来太子被废,一些新政有幸保留。 但清流士大夫们觉得,用废太子的提款恐辱国体。于是自己提写一个换上了。 结果怎么看怎么别扭,只得悄悄把原匾又换了回去。 李恩看着提款,微微出了一会儿神。说实在话,如今再让他写,未必还能找着感觉。 迈进学堂正衙,便看见长案后坐着的几名官吏。 坐在当间的,留着浓密的山羊胡,神色严肃。俨然就是那天的副主考。 “报,生员到!” 听见衙吏开口,李恩忙掏出自己的录贴,双手呈给了衙吏;衙吏便呈到了案前。 考录官接过录贴,用手摅着胡须看了一眼。之后对照了一下录取名额,又看了一眼李恩。 “乔银,是个女孩儿?” 李恩心里一紧:不是说洋务学堂缺人,啥人都招吗?难不成规矩又变了? 让衙吏调来考卷察了一遍,确定没有弄错。 见他说道:“非是衙门规矩多,只是很多话要问在前头!洋务能保全下来,殊为不易。毕竟新政初始,不少投机分子混进队伍,让朝中非议不断。” 听了这话,李恩有些惭愧的垂下了头。 当初新政受到阻挠,用人必然有失偏颇。这也让那些驳乱分子有了口实。 又看了报贴一眼,考录官问道:“你如何从母姓?” 李恩拱手道:“回大人,家父系前朝革员。母亲孀居故里,恐受欺辱,因此学生子从母姓。” “哦。” 考录官打量了他一眼,“令尊因何案开革?” 李恩回道:“家父孟生,字禄寒,本是进士出身。只因支持太子兴办洋务,顾遭开革。” 考录官微微动容:“原来是孟先生之后!” 不过他很快恢复了常态,说道:“如今学堂招人严谨,宁缺勿滥。不论是谁,都要恪守学中规矩,本官不会因你的出身而定夺前程。” 说着,他取过一张纸,写了些什么:“你把这题,再默写一遍?” “是!” 李恩很快回过神。上前从衙吏中手接过题纸,在旁边的桌案写了答辩。 这是道应答题。 题目为:罗盘针是指向正北吗? 李恩答得很明晰:不是。罗盘针指北,偏西五十分之一。 写完后,衙吏把答案呈给了考录官。考录官仔细对照了一下笔迹和答案,这才微微点头。 考试原题为,司南是指向正南吗? 当时李恩的答案为:不是。司南柄指南,偏东五十分之一。 考录官这才笑道:“孩子,欢迎你!你先去书房领课本,然后去营房见见你的同窗。海务学堂管理严格,有不少人坚持不下去,希望你能留下来。” 说着,他在李恩的报贴上写了批示,然后盖了章。衙吏便取来交还给李恩。 李恩连忙作揖接过:“多谢大人!” “去吧。” …… 出了学堂正衙。 李恩按衙役的指引,先领了课本,然后又跟着勤务兵到了水寨。 洋务学堂的水寨,就建在泯江马尾湾。这里通向外海,水深江阔,正是驻营的良港。 想学跑船,就先得适应船。 勤务兵送李恩来到营房,便先行离开了。 李恩登上栈桥,见这桥只有一半。另一半伸出搭板,连接着江边的一艘趸船。 北风吹过,江面起伏足有数尺。搭板虽有一侧扶手,但真正走上去,未免有些心惊胆战。 好在李恩武功已踏入先天,步伐沉稳。放平心气,很顺利就走了过去。 趸船本身就是个浮舱,只下锚不起航。 绕过甲板,来到舱门口,便听见一片笑声传了出来。放眼舱内,见里面有不少人在说话。 李恩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他没在外面闯荡过。见不少人看见了自己,连忙向着众人拱了拱手。 “诸位前辈,这厢有礼了。” 船舱里的说笑声随之小了许多,不少人也都望向他。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恩找到一张空床位,有些新奇的摸了摸。正准备把自己的包袱放上去。 结果旁边有人叫了一句:“小妹妹,你也是来上学堂的?还是……” 回头望了这位躺在床上的大叔一眼,李恩礼貌地说道:“对呀。” “多少钱?……” “食宿不是府县代交了吗?每月几两来着……” 李恩又望了他一眼,一脸茫然。 “哦!” 大叔干笑了一声,“欢迎欢迎!不过这儿是爷们儿住的营房,你应该住顶边的那艘。” 说着,旁边几个打牌九的男子也哄笑起来。 “当然,你要是不介意,我们也不介意。” 李恩一时有些尴尬,说道:“哦,我就是过来转转!你们忙啊,我再转过去。” 说着抱起自己的包袱,赶紧溜出去了。 重新上了岸,才看清趸船不止一艘。 待登到最边上的船,绕过甲板瞅了一眼。他发现这里住的果然都是女的。 这让李恩又有些尴尬了。 “哟,来了个妹妹?” 这里的小姐姐们也挺热情。见外面来了新人,都围了过来。 李恩连忙向大家作揖打招呼:“见过诸位小姐姐!” “哎呀别客气了,咱们可是同窗啊。” 大家忙将他迎进来。一个小姐姐还帮忙把包袱放在了床位上,显得挺亲热。 其他人也开始叽叽喳喳。 “你叫什么?” “我叫……乔银。” “真可爱捏!” “你哪个官家的?” “乔银?听说成绩很好,直接念的三期捏!” “你多大了?” “有婆家了吗?……” 李恩脸上发烧,老老实实地说道:“我不是官家人。哥刚刚中举,老家在太平庄……” “没事儿!我大伯是泯南巡抚,以后我罩着你。” 领头小姐姐大方的说了一句。 “哦,多谢大小姐!” 李恩赶紧服软,小姐姐们也围过来使劲玩他。 洋务学堂的女生员不多,总共不到三十个。一个浮舱都没住满。 和满是汗臭味的男舱不同。女舱的吊床外都帘着漂亮的花布,空气中也弥漫着淡淡的甜香。 “来,我来教你铺床!咱这里的床啊,最好就是把被子横过来,半铺半盖……” 小姐姐挺热心,帮着李恩一起归置东西。 李恩也注意到,洋务学堂的床和平常的床不一样。床外面围着栏,里面是用鬃绷吊成的网。 铺好床后,再面上枕头。李恩试着钻进去躺好,整个人都坠了下去,晃悠悠的。 “好玩儿吧?” “嗯!” 看着李恩一脸新奇,小姐姐也笑得灿烂。 每个人的床位都很简单,除了床之外就只一个柜子,一桌一椅。当然放东西足够了。 加之女舱没住满,有的床位还空着。倒是方便当大家堆放杂货的公共空间。 “嗯,有香味?” “哎呀,天不早了!该吃饭啦!” 眼看天色渐暗,李恩还没熟悉这里的环境,小姐姐们就一起嚷嚷了起来。 “小银,去吃饭啦!” 小姐姐很热心,似乎怕新来的小同窗饿死了一样,牵着李恩的袖子就一起出了浮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