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已经分封出去,只要给他们制定相应的规矩,应该就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即便有人心思不纯。 面对手下拥有两支大舰队的周浩,他们也不过就是在螳臂挡车而已。 但剩下的那8个岛,不能这么办。 这些都是皇朝的根基,周浩必须要派信得过的人掌控和管理。 于是他开启了新华皇朝的第一次选拔考试。 只要是有报国之心,只要是有真才实学,都可以报名参加。 通过各个岛试,被选拔出来以后,参加各个海域的会试。 最终各海域的前100名跟金龙岛挑出来的200名,在一块进行最终的大考。 大考选择三百人,补充的新华皇朝的文官体系里。 不光是中海域的人可以参加考试,哪怕是远海的学子,又或者是陆地上的学子。 同样可以考试。 在这个过程中,徇私舞弊是免不了的。 周浩只能力求越来越正规,不可能一开始就做的天衣无缝。 还有就是远海跟陆地势力派来的探子,这同样没有办法避免。 可不进行考试,这种探子就会少吗? 答案是不会。 随着新华皇朝的建立,远海三大势力跟陆地上的皇朝,早就已经坐不住了。 不过五六年的时间而已,神龟岛就已经从一个小岛,扩张成了掌控整个中海域的庞大势力。 那些大势力如果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他们未免也太迟钝了。 周浩在权衡了一番之后,最终坚定的认为,哪怕是有探子也不怕。 谁让他手下一个可靠的文臣都没有。 哪怕是敌人派来的探子,他不也需要一步步的治理好地方,才有资格被提拔重用吗? 所以探子暴露了也不可怕,只要在他们为害之前,清理掉就好了。 至于说能不能把这些探子揪出来? 周浩对锦衣卫有着超乎寻常的信心。 他绝不相信那些家伙能够躲过锦衣卫的探查。 真要是有那种能耐,对方当探子未免也太可惜了…… 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性,以至于周浩对老金家都网开一面。 不是他下不了狠手。 而是周浩在权衡一番之后,认为留着金家,或许会更好。 首先老金家的功劳是不能抹杀的。 周浩在给他们封了一座大岛的同时,还把一些金家有能力的人物,给留在了金龙岛上。 金圣言一跃成为新华皇朝的大司马。 因为周浩不在,他俨然就是整个新华皇朝的3号人物。 其权势之盛,比他当金龙城城主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不是自家两位大宗师被屠! 双方之间的矛盾,或许根本不算什么。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金圣言才知道,张一海早就投靠了神龟岛。 他给自己的献计,实际不过就是想要调虎离山而已。 除了大宗师的威胁以外,宗师的数量太多,同样有可能左右战局。 说白了他们的反神龟联盟,在对方眼里,不过就是笑话而已。 因为金家的贡献过大,周浩不仅给他封了大司马,同时还赐予了侯爵的爵位,以及一个拥有40多万人口的巨大岛屿。 至于说之前从金家离开的那些族人,周浩不闻不问,任由他们去了远海。 就是不知道,那些远走他乡的金家族人,知道了本家不仅没有被灭,反而加官进爵的消息以后。 心里会怎么想? 锦衣卫提议找机会干掉金家,也被周浩拦了下来。 他认为金家就是一块儿发光的宝石。 所有有心在私底下给新华皇朝找麻烦的势力,势必都会联系他们。 只要锦衣卫看严了,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揪出一连串卧底,以及一些居心不良的家伙。 没办法,势力扩张太快,隐患必不可少。 周浩在自己心里盘算过。 别看他们建立皇朝的速度快,但起码也要经过三四年的时间,他们才能真正坐稳。 到了那个时候,周浩也满18岁了。 等到常嬷嬷离开,他就可以真正开始大展拳脚。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好了策略以后,周浩让陆柄当大将军,同时全权负责新华皇朝的所有事务。 至于丞相的人选,就是原来神岛国的丞相。 老人家做梦也没想到,他还能有这样的人生际遇。 接到圣旨的时候,赌咒发誓要死而后已,报答国主的知遇之恩。 事实上。 如果周浩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他是绝对不会用这个丞相的。 不能说这个丞相很烂,只能说他的能耐实在一般。 这里几亿人口的庞大皇朝,明显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好在手下精明强干,又有极强的自主能力,也就只能勉强撑着了。 也因为这个,周浩开始琢磨着,如何拿下冯静安。 …… 喜欢异界庶子: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