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轻声提议。 “嗯!”李世民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淡漠,随后他抬头道:“继续说说吧,太子那边还有什么事情。” “督察关中剑南和陇右的吏治,还有吐谷浑的骑兵调动。”长孙无忌稍微停了一些,这里面涉及到了文成公主和吐蕃赞普松赞的一些事情。 皇帝轻轻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还有便是大理寺和刑部的一些案子,太子查的很深。”长孙无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不由得笑笑。 “让他继续去做。”李世民也跟着笑了笑,两个人不知道在笑些什么。 “最后便是秋收的事情。”长孙无忌正色起来,说道:“如今已经六月,马上就要七月入秋,太子开始关心秋收之事,督促地方抓紧的同时,也在关注一些盘剥百姓的陋习……” “哦!”李世民猛然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这些事情是谁告诉他的?” 秋收之时,胥吏盘剥百姓的陋习尤其以“踢斛淋尖”为主。 稍不注意,地方胥吏就能从百姓和朝廷税收之中狠狠的撕扯下一块肉来。 但是这些东西想要杜绝很难,只能找到一起查处一起。 “应该是张玄素。”长孙无忌沉吟,说道“张玄素曾经做过地方户曹,而且还是在隋末那种时候,对于这些事情,他了解的很清楚,如今倾囊相授,也很正常。” 皇帝面色郑重的点点头,说道:“这是难事啊!” “让太子去做吧,总是一件好事。”长孙无忌抬头看向皇帝。 “呵呵!”李世民轻松的笑了起来,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便是如此吧,他越是关心百姓之事,就越是知道天下治理的艰难,如此一来,朕就能够省心许多。” “是!”长孙无忌赞同的颔首,他知道皇帝其实最担心的,其实是东征高丽期间的朝政处理之事。 东征高丽,这一趟前后起码得一两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李世民要离开长安洛阳这样的天下核心之地两年的时间。 一旦他处于辽东之地,那么最担心的,就是长安洛阳和天下的安定。 杨玄感的事情殷鉴不远。 被人切断粮道倒是小事,如果太子趁机在长安登基,那才是要人命的事情。 这才是李世民最担心的事情。 太子断腿之后,性情越发的偏激,让李世民忍不住的有了废太子的想法,所以他才会将更多的关心放在李泰的身上。 动作的明显,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机会。 但很快,局面就发生了变化,去年底的时候,李承乾重新振作了起来,就连他在宫外收拢的死士和杀手,也全部放入了太子左右卫率,彻底交由太子左右卫率管辖。 等于他完全失去了这批人的统掌之权。 之后的《考工志》,还有对吐蕃的看法,年底诸事,今年的监国,一切都做的井井有条,这让皇帝和朝臣刮目相看。 然而作为对比的李泰,在种种事情上却做的越来越不像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