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停顿,柴令武看向李泰道:“那么殿下呢,殿下如何想?” “父皇是必然要东征的。”李泰看着柴令武,微微轻笑,说道:“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也是四十三岁左右,和父皇同龄,杨广都能三征高句丽,父皇凭什么不能,父皇可不想弱于杨广。” 皇帝一生,不弱于人。 就是这一点,已经注定了皇帝必然会亲自东征。 柴令武点头,然后说道:“殿下见到陛下的时候,也会这么说吗?” “当然,父皇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诸王的支持,本王自然不能拖父皇的后腿。”李泰稍微停顿,然后看向窗门,说道:“至于说那些不好听的话,自然有吴王去说,本王到时候劝上两句父皇谨慎便是。” 吴王李恪,杨广的亲外孙。 李恪的身份,注定了他绝对不能在这件事上轻易应和皇帝,所以难听的话必然要由他说。 李恪说难听的话,李泰则是在旁边奉承,这样反而更能让李泰得到皇帝的欢心。 虽然说可能不那么好看,也不那么好听,但这是最好做的方法。 “是!”柴令武轻轻拱手,但是神色之间却忍不住的有些失望。 他原本以为李泰能够拿出什么有实际内容的话,现在看来,李泰还是那个李泰。 …… “陛见之后,本王就要去见太子。”李泰抬头,轻轻冷笑道:“很久没有见太子了,本王是真的有些想念啊!” 柴令武下意识的低头,你们兄弟相争,却都将我们这些人牵扯进去。 但柴令武没有办法,现在的他已经是魏王司马,和李泰的关系绑定比早先还要更进一层。 李泰低头,神色淡漠下来,看向柴令武说道:“表兄,本王这次回京除了尽可能的留在父皇身边以外,另外就是本王希望能和陈国公私下见一面。” 柴令武猛然抬头,惊讶的说道:“殿下,陈国公府的秘密还没有查清楚,如何与他相见?” “父皇要东征高句丽……表兄,你觉得陈国公会怎么想?”李泰低头,看向桌案上的画卷。 “陈国公在私下和军中的将领通气,希望所有人都能支持陛下东征。”柴令武摇摇头,说道:“其实不用他说,军中将士全部都会无条件的追随陛下,何用他说!” “不,他不是在说,他是在告诉父皇,他侯君集也希望能跟随父皇一起东征。”李泰直接点破侯君集的心思,然后冷笑道:“然而他侯君集从来就没有看清楚,父皇是不会允许他跟着一起去。” “陛下不信任陈国公吗?”柴令武皱皱眉头,然后小心的说道:“陛下若是不信任陈国公,将他留在长安同样不会安心,难道说陛下会在东征之前,将陈国公调离长安吗?” “这是最可能的事了。”李泰抬头,道:“扬州大都督,荆州大都督,并州大都督,益州大都督,都可能,从吏部尚书调任地方大都督便是升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