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拥兵自重> 第106章:来自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暴击,但求上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来自于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暴击,但求上苍!(1 / 1)

由韩国公李善长牵头,众臣的眼中,纷纷闪过各色不一的表情。 看来今日,朱棡与朱标早有准备。 要不然,李善长岂能于今日来上早朝? 还偏偏是重定大明律之时,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国公,亲自下场,亲自为朱棡与朱标打擂。 这明显是来站队的。 毕竟于天下学子的心中,这位可是大明朝的擎天一柱,更是天下学子的标榜。 所以这位一旦开口,这件事便等同于落实。 “老臣附议。” 胡惟庸想了想,便是一步踏出,随后便是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臣等附议。” 眼见胡惟庸出列,群臣也明白,律法重修,势在必行,乃大势所趋,便也是齐齐躬身道。 “既如此,那便由晋王主持律法重修事宜。” 朱元璋又是瞥了一眼胡惟庸后,方才满意笑道。 “臣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朱棡也是作揖道。 “尽快拿出章程,将律法先落实一部分。” 朱元璋又是叮嘱道。 “请陛下放心。” 朱棡点头道。 “那便.....” 见状,朱元璋便想宣布散朝。 但胡惟庸又是拱手作揖道:“陛下,老臣有本奏。” “禀陛下,工部营造司主事马南山,外号马三刀,负责承建国子监经学馆。” “但经查明,马南山纵容属下偷工减料,以次充优,从中贪污自肥。” “大约有五分之一左右的木材石材,都落入了马南山的手中。” 胡惟庸缓缓从袖口掏出奏章,便是呈上道。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阵唏嘘声响起。 好一个马南山。 特别是淮西勋臣,对于这个马南山,那可是再熟悉不过。 外号马三刀,又叫马疯子,沙场上以命搏命的凶悍打法,可谓是让他们记忆犹新。 尤其是常遇春,对于这个马南山的记忆最深,几乎有不下于他的勇猛。 但这个玩意,怎么就财迷心窍,竟然敢贪污国库? 那可是关乎大明命脉的经学馆。 只要是被查出是糟糠伪劣之所,那还了得! “天呐,这简直骇人听闻!” “他怎么能这么干!” ...... 一时之间,群臣激愤,更是破口大骂。 可是这其中,也是分为两列。 一列,真心为大明着想,觉得马南山是在侵蚀大明命脉。 一列,则是明白,马南山乃是淮西旧将,更是朱元璋的老部下,所以....... 思索间,数道冷眼升起,更是纷纷看向上手面目阴沉的朱元璋。 前脚刚杀了沈立本,还是杖杀。 后脚就是马南山贪污受贿,而这可是您老人家曾经的旧将,为您老人家取得天下,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您老人家该怎么处罚马南山? 杀,寒淮西功臣的心。 不杀,寒天下臣民的心。 如此艰难的抉择,还真一报还一报,大快人心。 “陛下,这是城南料场刘掌柜的供状,而经学馆的木料多由他出银收购。” “这是锦绣阁的账目,两年来,马南山在酒楼赊账八百余两。” “这是其余官吏的供状,贪污所得一共三千三百两,这些官吏分了八百两,马南山独占二千五百两。” 对此,胡惟庸仍然不闻不问,依旧看向朱元璋禀告道。 “陛下,如此巨贪,岂能轻饶,还请陛下治罪。” 胡惟庸话音落下,户部尚书偰斯也是一步踏出,看向朱元璋道。 “陛下,国子监经学馆,事关国之命脉,更是囊括天下经学之才,皆乃国之栋梁。” “可若是让他们发现,他们所学之地,乃是糟糠伪劣之所,又该如何作想?” “一个堂堂正四品的营造司主事,竟然敢干出如此勾当,而这要是传出去,又将引起一场动荡!” 又是一名正三品的大臣走出。 随后,皆不待朱元璋开口,又是数位官员走出,然后看向朱元璋上书直谏。 顿时,奉天殿上升起喧闹之声,使得朱元璋的眼眸,更是愈发的阴沉,心底也是愈发的寒冷。 若真是一心为国,朱元璋还真的会欣慰。 可这其中绝大部分的臣子,究竟是想看他朱元璋的笑话,还是忠心为国,朱元璋一目了然。 毕竟此时没动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劳苦功高,而是因为过甚杀戮,于国不稳,这才密而不发。 但有朝一日,朱元璋会挨个算账。 包括今日。 看似一心为国,但细细看去,往日朝会,凡是弹劾,焉能没有这群人的身影? 朋党! 但这次的确是他们占据了大义,谁让马南山贪污的确是事实。 虽然他们家老三,已经给出了主意。 可究竟能不能扭转局势,朱元璋不知道。 毕竟,沈立本刚刚被老朱杖杀。 所以今日朱元璋是不想再议马南山。 只是这个胡惟庸,突然跳出来,更是将这件事公之于众,那朱元璋就相当于被架在了半空。 “胡惟庸。” 一旁的朱棡又是瞥了一眼依旧老神的胡惟庸,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个混账!” 朱标的眼底也是一寒。 想借此扳回一局? 你胡惟庸,怕是没睡醒! 又或者,是想借此,告诉朱棡与朱标,他胡惟庸没那么容易被人拿捏? 呵呵! 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 不过,经此一役,朱标心中对于胡惟庸的那点仁慈,只怕是全然消失了。 毕竟一心还想与主子争锋相对的狗,从来都不是一条好使的狗。 哪怕是这条狗,再聪明,再有能力,主子也容不下他! 而且以胡惟庸的那些恶事,杀之绝不为过! “陛下,臣请命重罚!” 随后,朱棡又是抬起手,看向朱元璋冷声道:“纵然是国之功臣,但敢以身试法,贪污两千多两,若不重罚,岂能向天下臣民交待。” “殿下,您口中的重罚,是什么?” 吏部尚书赵好德走了出来,并且看向朱棡轻轻拱手道。 “杀!” 面对这位吏部尚书,朱棡的语气倒是稍微轻柔了许多,方才道。 赵好德。 字秉彝,汝阳人。 由安庆知府入为户部侍郎。 进尚书,改吏部。 帝嘉其典铨平,尝召与四辅官入内殿。坐论治道,命画史图像禁中。终陕西参政。 洪武二十八年病故于任上,年六十二岁。 有司护丧归汝,检点其遗物,箧中仅诰敕十一通及书籍数十卷,别无他物,世人无不崇敬。 这位绝对当得起清流。 而且从不为名利,也从不结党营私,更是早年就归于朱元璋麾下,其才能,可堪重用。 所以朱棡的语气才有缓和,毕竟这位绝对心有家国,且为朝廷着想。 “臣觉得不妥。” 赵好德轻轻摇头。 “为何不妥。” 朱棡看向赵好德问道。 “殿下,臣与马南山并无私交,但扪心自问,马南山追随陛下征伐天下,不畏生死,于国有功。” “为此,更是死了两个儿子,现在道一句孤寡,并不为过。” “而朝廷法度,自有人情,于此,莫说是殿下。” 赵好德顿了顿,又是看向上手的朱元璋,微微躬身道:“陛下,您杀么?” 对此,朱元璋沉默良久后,便是摇了摇头。 从头到尾,这个马南山,朱元璋是真不想杀。 一个忠心耿耿的猛将,为了大明,更是牺牲了两个儿子。 这纵然是铁石心肠,朱元璋也真是下不去手。 “陛下,功是功,过是过。” “马南山虽有功于朝廷,但贪污受贿,高达二千五百两之多。” “不杀,又如何平复学子之愤?” “况且,于国法面前,纵然是有功之臣,也该以国法为先,维护国法之重!” 御史大夫陈宁一步踏出,便是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没错。臣附议!” 御史中丞涂节也是走出队列,看向朱元璋躬身道。 “臣等附议!” 还是先前的臣子齐齐站出,看向朱元璋朗声道。 彷佛前些时日,乃至于今日,他们的怨气,都得到了极大的舒缓。 “陛下,老臣愿请出免死铁卷,为马南山削去死罪。” 而面对群臣的逼迫,朱元璋的面色越来越沉,只见魏国公徐达一步踏出,便是看向朱元璋躬身道:“以正国法威严!” “老臣也愿请出免死铁卷,求陛下宽恕马南山死罪!” 鄂国公常遇春也是看向朱元璋,但不同于徐达,常遇春倒是直接叩首道:“马南山曾经在老臣帐下为将,而袍泽之情,不可断,还请陛下宽恕马南山死罪,臣叩谢陛下!” “没错!臣也愿请出免死铁卷,为马南山求一条生路!” “陛下,马南山.....” “陛下!”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淮西勋臣皆是齐齐站出,纷纷为马南山求情。 更是不惜拿出免死铁卷,也要保马南山一命! 毕竟他们是真义气! 乱世,一路扶持,纵然马南山未曾封爵,但在他们心中,这马南山依旧是可以托付后辈的老兄弟。 那他们岂能看着马南山去死? 但以朱元璋的性子,还有群臣逼迫,纵然真不想杀,恐怕也得杀。 不然,这天下便会觉得朱元璋不公! 面对群臣苛刻严厉,但对于淮西勋臣却可以网开一面。 那这要是传出去,对于大明王朝的统治,可是一场不小的冲击! “胡相国,你的意思呢?” 朱元璋望向殿中的群臣,还有淮西勋贵,又是瞥向胡惟庸道。 “全凭陛下做主。” 胡惟庸微微躬身道。 意思很明白,陛下该是您抉择的时候了,他胡惟庸可不想掺和进来。 毕竟不管是任何结局,对于他胡惟庸都没有任何的影响。 但你朱元璋想要这天下的民心,就得杀了马南山。 而若是想全了这份兄弟之情,好不容易聚拢的民心,估计就能散去一半。 舍不舍得,全在你朱元璋一念之间。 “好。” 闻言,朱元璋轻轻点头,便是缓缓起身。 “都起来吧。” 朱元璋缓缓走下阶梯,又是轻轻摆了摆手。 对此,群臣都不知道朱元璋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纷纷起身。 “至正二十三年,咱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 “马南山带领两个儿子,身先士卒,以充敢死。” “临走前,咱告诉马南山,可以不用两个儿子一起上,留下一个,至少留下一个,可以传承他的血脉,让他不至于无后。” 朱元璋提了提衣摆,坐在了奉天殿下的台阶上,方才开口道。 但距离朱元璋稍近的臣子,都是浑身一震。 包括胡惟庸。 朱元璋的眼眶,竟然有些微红。 “在场诸将臣,也都经历过鄱阳湖大战,也都明白那一役的惨烈。” 朱元璋又是抬起头,看向满殿群臣道。 “追随陛下平定天下以来,唯鄱阳湖大战最为惨烈。” 众勋贵齐齐点头,眼中都是闪过一抹沉重之色,便是齐声道。 时至今日,纵然他们笑到了最后,但谁能忘却,那位乱世枭雄的霸气! 六十万大军,倾巢而出! 陈友谅更是言道:此次出征,我军空国而攻,是取不留后路、破釜沉舟之意! 此战有进无退,有生无死! 荡平朱逆,只在一役,天下必为我大汉所有! 此言一出,更是天下震动! 而若不是那位,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对决,究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明知道九死一生,但马南山还是带着儿子们去了,且义无反顾。” “随后,马南山跟随天德先攻、猛击。” “此战以后,马南山活了下来,但他的两个儿子,只剩下了两块布。” 说话间,朱元璋的声音,又是有些沙哑。 “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 “为了咱的大明天下,死了。” 话罢,朱元璋竖起两根手指,又是起身,缓缓走向群臣。 不对,应该是奉天殿,走向奉天殿。 “如今,为了大明的律法,父亲也要死了。” “咱,朱元璋在战场上杀人无数,身先士卒,但面对马南山,咱是真的不忍心......” 沙哑沉闷的声音响起,朱元璋又是摊开手,看向满殿的文武群臣。 “咱,这辈子从不求人,但今日,咱求你们,咱求求你们!” “饶了马南山吧!” 朱元璋有些悲凉的声音响起,不管是想看笑话的臣子,还是一心为国的臣子,皆是默不作声,但心底大为震动。 这还是昔日那个杀伐果断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么? “朕是天子,从不求人,君臣之别,朕不能!” “但朕总可以跪求与天吧!” “老天爷,就给马南山一条生路吧!” 眼见群臣依旧无所动,朱元璋便是有些萧索的走至门口,望向苍天,双膝一软,便是道。 “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