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拥兵自重> 第348章 五千万两白银?将整个山西的富商全聚拢都凑不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8章 五千万两白银?将整个山西的富商全聚拢都凑不齐(1 / 1)

一直沉默寡言、高深莫测的朱标,此刻仿若被一道灵光骤然击中,瞬间心领神会。 “那告示之下负责看守之人,莫非是在统计浏览的人数?” 朱棡微微颔首,眼中倏地闪过一抹锐利的精芒,那眼神中透露出果敢与坚毅。 他身姿挺拔,犹如一棵傲立的青松,虽年轻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大气。 “正是!当累计浏览量达到百人之时,大约可获取三百至八百文的收益。 若能达到千人之数,那收益便为三至八贯宝钞。 此事目前不过是小试牛刀,日后咱们必将引入‘竞价模式’,势必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风云变幻。” 此时一行人已然来到上元县的集市,应天府在此规划的市场堪称热闹非凡,喧嚣鼎沸。 街边的店铺错落有致,紧密相连。 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从寻常的生活用品到精致华美的工艺品,可谓一应俱全。 商人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交杂错落,宛如在演奏一曲激昂澎湃、充满活力的商业乐章。 然而在这繁华热闹的表象背后,也隐匿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 市场竞争激烈异常,商家们为了争夺客源,不惜忍痛降低价格,致使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流通不畅,一些商品的价格波动起伏颇大,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朱元璋眉头紧蹙,神色凝重。 那威严的面容如同雕刻的石像,透着久经岁月磨砺的沧桑与坚毅。 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锐利,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的本质。 只见朱元璋沉声道:“代购、广告、竞价模式,此等前所未闻的新奇词汇,想必彼此之间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与东南夷六十二国使团参加招商拍卖会,必然紧密相连。 老三,咱所言是否正确?” 朱棡嘴角轻轻上扬,绽出一抹自信从容的笑容,那笑容中满是睿智与笃定。 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父皇果真是目光如炬,洞察一切,任何细微之处皆难逃您的法眼。 历经儿臣成亲、刺客袭击等诸多波折之后,东南夷六十二国使团筹备招商拍卖会的时间,被大幅度压缩。 即便没有这些波澜,短短七日之内…… 仅靠各藩属国使团那微薄的力量,想要筹措大量粮食,实在是比登天还难。 在此情形之下,‘兼职代购’应运而生。 此策略既化解了东南夷六十二国使团人手短缺的困境,又为应天府的百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谋生之路。” 朱棡稍作停顿,目光中透露出深邃如渊的智慧。 他双手背在身后,踱步思考,尽显沉稳之态。 “父皇,您且瞧瞧这‘兼职代购’如何运作,咱们将在应天府设立专门的场所,百姓可前往报名参与。 使团列出所需物品的清单,百姓依照自身的能力领取任务。 任务完成之后,依照物品的价值与完成的难度给予相应的酬劳。 如此一来,百姓既能为使团效力,又能够获取收益,实在是两全其美、精妙绝伦的良策。” 他寻了个略微安静些的地方,继续说道:“想要让百姓在短时间内知晓此消息,在衙署门口等地张贴广告,乃是最为迅速便捷的传播途径。 至于‘竞价模式’,那是招商拍卖会结束后的风云大戏,当下暂且不必急于筹谋。 此乃儿臣的三步走战略,且容儿臣先将前两步稳稳当当施行。” 朱标长叹一声,满脸皆是感慨之色。 “当初见到三弟所制定的《十年战略规划》,我便知晓他乃是深谋远虑之人。 如今观之,果然名不虚传。 大明有晋王,实乃百姓的洪福齐天,万民的幸事一桩! 父皇幸甚,社稷幸甚,大明江山幸甚!” 在朱标的巧妙引领下,朱元璋的思绪瞬间被牵引至《十年战略规划》之上。 “此前曾有《大明五年发展规划》,从农业发展、商业与手工业发展、教育与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七个方面,详尽入微地阐述了大明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咱将其交予李善长过目之后,他言说老三所制定的此计划必定有高人指点,却不知是何方贤能之士流落于民间?” 朱棡微微露出一丝无奈苦笑,那苦笑中带着一丝倔强。 他微微皱眉,眼神中流露出对自己决策的坚持。 “组织制定此计划之人,乃是一位能够为儿臣每年筹集五千万两白银的商贾。 此人目前主要掌管海贸与钱庄生意,另外儿臣赋予此人一项特殊权限。 即在山西太原向富商、豪绅发行债券,此策可筹集大量资金,且不会增添百姓的负担。” 朱标与朱元璋两人同时瞪大双眼,后者更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朱元璋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震惊之色,他微微动容,仿佛被这个大胆的计划所震撼。 “五千万两白银,此乃天文数字! 即便将整个山西的富商、豪绅全部聚拢,恐怕也难以凑齐。” 朱棡缓缓解释道:“他自然难以凑齐,于是将债券设定为三年期。 此人先发行一千万两白银的额度,利息定为百分之十。 咱们将设立专门的债券管理机构,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同时给予购买债券的富商、豪绅,一定的荣誉与特权。 例如优先参与某些商业项目等,以此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朱标赞许道:“此计甚妙,高额利息足以吸引那些富商、豪绅。 不过你务必周全考虑其中的风险,万一此人那边出现状况,你可就陷入极大的麻烦之中了。” 要知道在洪武九年,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折算下来也仅有白银一千万两左右。 故而当听闻朱棡一下子发行一千万两白银的债券,朱标和朱元璋皆觉得晋王简直是疯狂之举。 “之前咱已经给谢成批了100万两白银,这么多钱还不够你修王府吗,为什么还要向民间的富商借钱呢?” 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却又隐含着对儿子的关切和担忧。 他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帝王的威严,与慈亲之爱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