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认真说道:“我准备盖房子,搞开发!” 李玉瑶不以为然:“就算盖房子也用不了这么多人。” “我要盖三万座房子。” “多少?” 李玉瑶皱眉看着杨林。 杨林竖起三根手指头,再次重复一遍:“三万。” “难道东家你想给那三万人,每人都盖一座房子?” 杨林耸了耸肩:“人家千里迢迢来咱们这,给人家盖个房子,怎么不行?” “是不是还要盖砖瓦房?”李玉瑶嗤笑。 “当然。” “以后咱们再盖房子,就是砖瓦房!泥草房、土坯房在咱们靠山村,淘汰了!” 杨林大气说道。 李玉瑶都要被杨林给气笑了,冷笑道:“且不说盖三万座房子,钱从哪里来,且说靠山村这点地方,盖得下三万座房子吗?” 李玉瑶不住摇头。 这家伙怕是疯了! “所以咱们第一步,拆迁!” 杨林说着,麻利地穿好衣服,下地来到桌前。 他随手扯过一张纸,在纸上勾勾画画,标注出了靠山村,以及周围几个村子的位置。 李玉瑶好奇地看来。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部拆了!” “房子就在这里盖,我计算过了,这块地方盖三万座房子,绰绰有余。” 杨林指着简易地图上标注的位置。 李玉瑶嘴角扯了扯。 “你画的这些地方,不是靠山村!” 盖房子都盖到人家村子去了! “所以我说,第一步是拆迁!陈家村这里以后建设工坊区,而周庄、小王村、大王村、赵家村这几个地方,则用来作为居民区。” “三万座房子,也只是现阶段的基本规划,随着咱们靠山村的发展,这里往东还要接着拆。” 李玉瑶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盖三十座、三百座房子,那叫盖房子。 但盖三万座房子,这叫建新城! 按照杨林的想法,未来的靠山村,会有三万多户? 何其疯狂! 江河县城,有三万户吗? 不给李玉瑶考虑的时间,杨林继续说道:“这次工程,命名为靠山新村二期,施工前,我已经做好了详细规划和设计。” 杨林在纸上继续画了起来。 “这是街道,街道一定要足够的宽敞,暂时定为十丈。” 杨林这刚一开口,李玉瑶就再次按耐不住震惊:“十丈?!” 村里的路,不过一丈多,跑马车已经足够。 哪怕京城的路,也不过三四丈宽。 十丈宽?那还是街道吗? 那是广场! 杨林笑笑,又是刷刷几笔,在宽敞的街道上画了起来。 “在路的中间,种上花草,称之为绿化带,两旁种上树,双向通行。” “当然,十丈宽的是主干道,其他路就不需要修这么宽了。” “五丈就行。” 这是上辈子最常见的城市规划,十字形主干道,贯穿城市的东西南北,然后再以环形结构,设计出一环一环的道路层次。 目瞪口呆的李玉瑶,听到杨林的下一句话,更是大惊失色。 “这些路,全部用水泥混凝土铺成,咱们要修,就修水泥路!” “那可是水泥啊!”李玉瑶咬牙切齿。 水泥这么好的东西,竟然要拿去铺路? 太败家了!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杨林点头:“当然,路不仅要用水泥修,里面还要添加钢筋,这样的路,才能千秋万代!” 水泥不够,还要用钢铁? 李玉瑶已经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那种新研究出的钢筋,成本可是普通铁器的几倍! 百姓家中的铁器,都被当作传家宝。 可他,竟然要用钢铁来修路! 没有注意到李玉瑶眼中的失落,杨林仍旧继续说着他的规划。 “盖房和修路,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砖石。” “同时我们还要去拆迁、平整土地、堪舆地形、要建更多的砖窑、水泥窑、开更多的石头、挖更多的煤,还要搞好运输、采购!” “这些,全都需要人手。” “两万九千人,正好合适。” 要想富,先修路。 搞基建能带动多大的经济效应,杨林再清楚不过了! 不过当他说完,抬头时,对上的却是一双怒其不争的眼眸。 “杨林,你太让我失望了!” 李玉瑶眼眸微闭,脸色清冷。 刚刚有点银子,就如暴发户一般铺张浪费,就去幻想修一条不切实际的路? 简直可笑! “杨林,我知道你急于向我证明,想要做出一点成绩。” “可你这个样子是不行的!” “修路有什么用?天底下,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奢侈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