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邺城。 年关已过半月,今日便是上元。 上元节又叫元宵节,是年末最后一个节日了,也是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其繁华程度尤胜过年节,不仅有舞龙舞狮,各种灯会诗会更是应接不暇。 随着夜幕的降临,邺城主街道被一盏盏华灯点亮,它们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将夜色渲染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 他们或是驻足观赏那些色彩斑斓的彩灯,或是被周围热闹的景象所吸引,或是抬头仰望着那些酒楼上的女眷。 高楼上,女眷们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朦胧而神秘。 她们站在窗边,手中拿着葵花子,轻轻地磕着,发出清脆的声音。 不时传来的笑声和细语在夜空中飘荡,惹人频频侧目。 这些女眷平日里都是宅在深院中,唯有重要节日才被允许出来,而且个个都是豪门千金。 她们的目光不时地投向楼下的街道,偶尔还会被这些小贩手中的糖葫芦所吸引,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诱人。 一些女眷用纤细的手指指向那些小贩,用娇嫩的声音呼唤着:“小哥,来两串糖葫芦!”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喜悦。 小贩听到呼唤,便停下脚步,抬头望向那些高楼上的女眷,微笑着回应。 他们熟练地从篮子中取出两串糖葫芦,用纸包好,然后递给楼下的仆人。 仆人接过糖葫芦,小心翼翼地捧着,快步走上楼梯,将这份甜蜜的小吃送到女眷们的手中。 女眷们接过糖葫芦,轻轻地咬下一颗,顿时笑着眯起了眼睛。 “妹妹们,今日出来可是要挑选才子夫婿?” “咯咯咯,还是姐姐知我等心意。” “今日是上元节,京城最大的酒楼瀚海楼要举办诗会,到时候必然有文采斐然之士献艺,姐妹们可要抓机会。” “嘻嘻,听说邺城四大才子来了两个,一个是苏天公子,一个是杨焱公子…” “什么?!杨焱公子竟然来了?天啊!那可是邺城四大才子之首,姐妹们,杨公子可是我的,你们可不许与我抢。” “咯咯,诗诗姐急了,不过,杨焱公子这次来可是冲着一个男人去的…” “什么?!你别告诉我…他喜欢男人?” “不!他是奔着大夏第一才子去的…” 女眷们闻言,表情一怔,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眸尽皆睁大了起来! 大夏第一才子! 是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位第一公子吗! 难道,那个“他”也会来? 一瞬间,所有女眷全部变了脸色。 “大夏第一才子”只是听闻,却从未有人见过其真人面目。 对于所有人来说,那一人,一直是个谜。 仅有的传闻就是那首《水调歌头》。 可只此一首词,却压的所有大夏读书人抬不起头,更是被陛下御笔亲封“大夏第一才子”,风头可谓鼎盛到了极致! 今日那个人终于要露脸了吗? 所有女眷捂着心口,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满是激动与喜色! “那个,姐妹们先聊,我先走一步。” 一位官宦小姐眼眸闪烁了几下,带着侍女就想溜,却被几个俏丽女子拦住了去路。 “喂喂喂,七七,你是不是要去瀚海楼?诗会晚上才开始呢,现在去太早啦!” “咳咳,我先去占个座!” 官宦小姐干笑了两声,推开了众人,快速地跑远了。 留下一群女眷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 “不好!七七也是奔着第一才子去的!” “我们快走!不能让七七抢了先!” “快追!” 众女见状纷纷追上前去。 …… 叶澜晚上又被姬千度叫去陪吃陪喝了。 以前只是隔三差五的进宫一次,最近却一日三餐都得陪他在身边。 甚至偶尔几次,陪伴到深夜才准他回去。 当然,姬千度原本是想留叶澜过夜的。 叶澜没敢,摸着黑,逃跑似的溜出了宫。 此时,繁华的闹市。 晚上吃多了出来溜食的叶澜牵着乔装打扮的姬青莲站在城中一座石桥上,边看河灯,边闲聊着。 “陛下这几日看我的眼神很不对劲。”叶澜有些惆怅的看着繁星点点的星空。 他的身边。 姬青莲穿着一袭素白长纱裙,身姿窈窕,肤若凝脂,眉如黛画,唇如涂丹,双眸灵动,顾盼生辉,犹如一株清新脱俗的幽兰。 那一张精致的容颜上没有任何妆容,却依旧无法掩盖她绝代风华的气质,美的令人窒息。 姬青莲看着叶澜,笑道: \"很少看见陛下会对那个臣子走的这么近过,他对你真的很好。” “我的意思是说……” 叶澜摇了摇头,脸色有些不自然,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算了,还是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你今天真漂亮。”叶澜的视线驻足在了姬青莲的身上,由衷的赞叹。 尽管只是一件素白的长裙,可是穿在姬青莲的身上却是如此美艳动人,令人移不开眼睛。 叶澜不由得看痴了。 姬青莲看着叶澜失神,不由得莞尔,伸手捏了捏他的脸颊,笑着赞许:“小澜子,会说话就多说点,本宫爱听。” 叶澜哭笑不得的看着她,没忍住,伸手一带便将将她拥入怀中,然后低头狠狠的吻上。 \"唔...\" 突然被吻住,姬青莲愣了片刻,随即脸颊染上了淡淡的晕红。 这家伙,好多人呢! 叶澜将头埋在她的脖颈处蹭了蹭,嗅着她淡淡的体香,轻笑着: \"走吧,四处逛逛。\" “嗯。” 叶澜牵着姬青莲走下了石桥,桥下是一个猜灯谜的长滩,里里外外围满了人。 一个个造型好看的花灯挂在架子上,每个花灯上挂着一张小纸条。 纸条是盖上的,外面看不到,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专挑会猜的。 五文钱一猜,猜中了,花灯可以取走,猜不中,五文钱不退。 那一个个精致的花灯,单纯买的话少说得一两银子,五文钱若是能猜中,绝对是赚大发了。 当然,老板可不是冤大头。 这一会儿功夫有不下二十人付了铜板,可是真正猜中的,却是一个也没有。 “嘿!老板,你这灯谜这么难,谁能猜中啊!莫不是唬人的把戏?” 有人一连猜了十次都没中,顿时有些恼怒的看向老板。 老板看着台阶上的灯谜,淡定的捋了捋胡须,笑眯眯道: “这位爷,小的做生意讲究个你情我愿,我这灯谜挂这里,您愿猜便猜,不愿猜也小的也不会强迫您…” “您啊猜不中,却说小的唬人,小的到哪里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