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科幻灵异>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五十三章 劝谏立嗣!(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劝谏立嗣!(4k)(2 / 2)

江昭心中闪过不少思虑,举止间却并无太多迟疑。

他拜下身子,答道:“西汉,元帝宠信傅昭仪,有意废长立幼,有大臣竭力劝谏,并未获罪。唐时,武宗李炎无子,大臣竭力劝谏过继宗室,也并未视为有罪。”

言罢,江昭不再说话。

主座,赵祯无奈一叹。

史书上,肯定有过度劝谏而遭到定罪的人。

本来,他是希望江昭说出定罪的先例,告诫这些官员莫要太过分,实则也并未有定罪的心思。

怎料,江昭仓促而来,竟也还是没入套。

“那朕问你,君王无子,可暂不过继宗室否?”赵祯又问道。

并非不立嗣,而是暂不立嗣。

“皇嗣关乎江山社稷之安危,还是早日过继为妙。若延迟一年半载不过继,倒也无妨,可若是长达三年五载,黎民百姓未免心生忧虑。”江昭谨慎答道。

自赵祯集百官贺寿冲喜以来,已经过了九个月的时间,后宫却仍无喜讯传来。

天下已经长达九年没有“正统”继承人。

臣民们的耐心,早已消耗殆尽。

这些日子,已经渐渐有了劝谏立嗣的声音再度传出。

相比起上一次的小打小闹,要是不出意外,这一次的动静要大太多。

百官之首都已经下场,注定是大势所趋!

赵祯眼中的期许一下子就去了七分。

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他不想过继宗室。

他还能生!

“既然江侍读说要过继宗室,那江侍读认为哪个宗室适合?”赵祯沉着脸问道。

“臣不知。”江昭避之不答。

“那你就说过继?”赵祯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朕问你,过继谁?”

“过继宗室!”

“谁是宗室?”

“宗室就是赵姓宗室!”

君臣一问一答,赵祯一手撑着御案,无奈罢手。

近一年的相处,他很清楚这位“小阁老”的水平。

本来仓促召见就是为了打个措手不及,既然不肯入套,那也问不出什么。

江昭识趣退到末位。

不一会儿,又是一人走进大殿。

吏部右侍郎张方平!

因韩章入阁的缘故,礼部尚书的官位空了出来,原礼部左侍郎王尧臣补缺。

而礼部左侍郎的官位,则是吏部右侍郎平调,张方平补缺了吏部右侍郎的官位。

“臣吏部右侍郎张方平,拜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朕问你,君王无子,可暂不过继宗室否??”

……

近乎一模一样的问题。

江昭恍然,左右望了两眼。

这些紫袍大员,不会都是这么召来的吧?

怪不得他事先什么都不知道。

除了他以外,那些紫袍大员,估摸着也是被紧急召见入宫。

否则,以他在韩系的地位,知晓某个消息的速度,绝对不弱于任何一位二、三品的紫袍大员。

至于那六位内阁大学士?

江昭往前望了一眼,暗自摇头。

这几个估计是临时起了决意,入的御书房劝谏。

一柱香……

两柱香……

半个时辰……

不断有臣子受到召见,不断有问话。

但,要么是不表态,要么是劝谏立嗣。

几乎没有蠢人。

六位内阁大学士都已经下场,官家注定得是有力使不出。

一个时辰过去,庙堂之上的紫袍大员几乎已经集齐。

江昭,则是少有的红袍官员之一。

“啪!”

主座,赵祯震怒,愤而掀开奏折文书。

这御书房内的臣子,无一例外,都不肯选择“不立嗣”。

甚至,就连王钦若与庞籍,都已经下场。

“陛下息怒。自古而今,皇嗣之事,皆是关乎家国。大周已有九年无有皇子,更别提东宫太子。

老臣以为,还是过继宗室,立为皇子方是稳妥。”

宰辅大相公富弼上前一步,没有半分退让之意。

作为百官之首,又是一向无子的他,论起劝谏君王立嗣的事情,没有半分畏惧。

为官做宰,无非要的就是官声和史书留名。

官家不立皇嗣一事,他希望能在自己担任百官之首的期限内得到解决。

赵祯起身,见宰辅大相公没有退让的意思,不禁怒斥道:“孔圣之父叔梁纥,七十从心方生孔圣,朕未必不能再诞皇子!”

“可叔梁纥,亦有长子名为孟皮,虽腿有残疾,却也并未绝嗣。”

富弼据理争辩,说话非常直白。

孔子七十出生,但他并非长子,哪怕孔子不出生,他的父亲叔梁纥也有儿子。

哪怕孟皮腿有残疾,也可勉强为继承人。

“你也没有儿子。”赵祯眼眶微红,长长一叹:“富卿应是可以理解朕的难处啊!”

皇帝打起了感情牌。

“臣无儿子,是以更能理解无子之痛,也更理解继承人的重要性。”

富弼重重一扣:“臣无子为一家之事,陛下无子,事关一国,不可不过继宗室啊!”

“彭!”

打感情牌没用,说也说不过,赵祯怒而拍案。

又是愤怒,又是怨怼。

既怒富粥同样无子却不理解自己,也愤怒苍天不公。

作为皇帝,赵祯他其实也清楚自己不太可能再有皇子。

他已经四十有七了!

但,心中清楚,却也不影响他心存侥幸。

他心底,实在是不甘心。

这可是皇位,至尊之位啊!

“唉!”

赵祯长长一叹,有些颓丧的抵着御座,久久不言。

“都下去吧!”

“朕,自会考虑过继宗室的事情。”

这位仁慈的官家,实在没办法,无赖的使起了拖字决。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宰辅大相公富弼再上前一步:“陛下,储君之事,事关江山社稷,臣请陛下为了天下黎民百姓,早日立嗣!”

言罢,又是重重一扣。

赵祯罢了罢手,抚着眉心没有说话。

经过九个月的修养时间,臣民祈求立嗣的决心,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臣等告退!”富弼起身,又是一礼,往后退去。

其余的几十位大员,有样学样,一一行礼退去。

长达九个月的时间以来,首次劝谏立嗣,六位内阁大学士齐齐下场!

江昭惊鸿瞥了一眼。

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可能太平喽!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