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X
-
100%
+
凡吏之于君,民之于吏,莫不听其言,而则其行。故为政之务,务在正身,身正于此,而民应于彼。
《诗》云:“尔之教矣,民胥效矣。”是以叶公问政,孔子对曰:“子帅而正,孰敢不正。”又曰:“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若君正于上,则吏不敢邪于下;吏正于下,则/民不敢僻于野。
国无倾君,朝无邪吏,野无僻民,而政之不善者,未之有也。凡政之务,务在节事。事节于上,则/民有余力于下;下有余力,则无争讼之有乎民;民无争讼,则政无为而治、教不言而行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