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父人在家中坐,活从天上来。 刚吃完饭回到自己家里,坐到家门口把玩自己的私章,顺便跟邻居们吹牛逼以后能派上大用,就被匆匆跑过来的一堆孙子孙女拉着走。 “什么?你们三叔喊你们来的?他可真能给我派活……喘口气都不行……” “我自己走自己走,别拉了,别催了,我去瞧了,回来就给你们围起来……” “还要稻草人,你们咋这么费劲,一天天的净会给我找事做……” 他边走边絮絮叨叨,“还好没有种芭蕉树,不然还得叫我去爬树砍香蕉?我一把老骨头能给你们折腾到几时?” “要是种芭蕉树才不用你了……” “也是,你们一个都属猴的。” …… 叶耀东从码头进来后,经过作坊就先拐到自己作坊里面,瞧大家热火朝天的杀鱼说话。 他们在海上遇到执法船缉拿走私渔船的事,经过一晚上,早就传到沸沸扬扬了。 也就今早他直接去海上了,没有听到,这会儿才听到。 不过没有人想到会是他们村子周围的人被缉拿,只是一个个都幸灾乐祸,说的热闹,不然该唏嘘了。 而他们从水面上捞了一些洋烟上来也被传出来了。 就说没有不漏风的墙。 不过他也无所谓,不在意,那里能传的那么,传到市里相关部门去。 海里捞的总不至于大张旗鼓的派人来叫他吐出来,又不是文物,律法又不完善。 而且他捞的那几条烟哪里比得上被扣留的三条大船货。 大家也顶多在周边传一下,这年头信息闭塞,消息不流通,传不到市里。 现在说的热闹,几天后又换其他新闻了。 “所以说,还是得给阿东干活,捞到啥都能沾点光,我这辈子都还没抽过洋烟……” “我看你这辈子都没见过。” “确实……谁舍得拿出来抽。” “我看他们今天都拿到镇上去换钱了。” “这肯定能换不少钱,阿东看样子又发了大财了,听说阿国他们要送孩子出国打工,他们姓叶的都要出息了……” “这两天听说在筹钱了,一个得好几千,这不得倾家荡产啊?昨天遇到了,说是要送两个出国打工。” “听说问阿东借钱了,应该借了吧?有阿东这条大腿帮忙,还愁什么啊?” “听说国外工作好找的很,挣钱比喝水还简单,只要出了国,吃喝都不愁。” “他们还有亲戚是华侨呢……” 人多的地方,话就多,他随便溜达一圈就听了一大堆。 也不知道他爹昨天跟他二伯说的咋样? 他抬脚又往家里走。 全家都已经吃过饭了,知道他跟着陈书记出海瞧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就没有特意等他吃饭,只给他留了饭菜,温在锅里。 林秀清看到他回来了,就给他张罗饭菜。 “海带怎么样?是不是真的可以收了?” “差不多,打理一下,多留个三五天,还能再多长一点斤两,过几天收吧。” “那你还打算6分钱收吗?” “等我吃完饭去打个电话问一下价格,没多大变动就还是这个价格。” “那海上试验田那里能收多少数量啊?” “一亩收个八九吨至10吨左右吧,产量还算不低,全部都收回来,应该也能有个300吨,大概够他们忙活大半个月了。” “10斤晒一斤的话,能晒个30吨出来?1斤6分钱,那也能挣个三四千?” 叶耀东听她算的那么快,愣了愣,脑子空白了一下。 不过也就一瞬间,他又抛在脑后了,反正他媳妇说能卖多少那就是多少,也差不多卖这么多钱。 到时候一个家庭要是干个十几亩的话,一年也能挣个一两千,也不少了。 工人一个月四五十块钱,干一年到头也才挣个五六百块钱。 养殖海带,还能挣个一两千,虽然说全家齐上阵,但人口多的话也可以多养殖一点,比干其他的强了。 而且这也不是一年到头都在那里干的,相当于干半年歇半年,其他时间还可以干点别的。 要是传播开来,全村都开展养殖,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指日可待。 “今年还只是第一年,来年有经验打理的好一点,可能多收一点。” 林秀清闻言满脸喜色,“那很好啊,一年能收入一两千块钱,比干什么都强了,而且还不用背井离乡。” “咱们村子里也不是人人都有船,地又少,人比活多,很多人都还只能靠杂粮饭糊口,多数都是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都是嘴,想攒个钱都难。” “陈书记这几天已经跑了咱家好几趟了,都在看你啥时候回来。出去买个肉都能听到乡亲们讨论海带什么时候收,都盼着呢。” 叶耀东也笑着说:“这一批海带要是收了卖了好价钱,也是村干部的政绩,他们去县里开会汇报都脸上有光。” “那你这几天要在家看着吗?” “不用啊,跟他们说三五天再收,他们自己自然会忙活,收晒也是大工程,到5月份能忙完就不错了。我哪有空在家等着,等他们都收晒了,我有在家就收了,没在家你就给他收了。” “好。” “我一早就出去了,二伯没再过来?爹有说什么吗?” “没,中午娘在呢,爹能说什么?哪敢说什么?” “也是,那就不管他了。” 叶耀东吃完午饭就去作坊里转了一圈,还想着午睡一下的,谁知道陈书记又上门来了。 他还以为又是来说海带的事,或者是催他去问一下价格,没想到竟然是来找他谈话的。 “你现在马上就要入党了,预备党员也是要通过审查的,偷渡是违法的,你可不能做知法犯法的事,直接给他承担了偷渡的费用。” “入党积极分子要做好表率,你二伯那边就让他们几家人蹦哒就好了。” “哦……” 叶耀东随口应了一句,先给他把茶倒上,他对入党的热情一般般,已经开始嫌麻烦了,还得去党校。 “你可别不重视,入党可是大好事。村子里这两天传的沸沸扬扬的,今早上本来想跟你说的,给忘记了,所以下午就特意再跑一趟。” “他那边我昨天也去说过了,批评了他一下,不能这样大张旗鼓,闹得沸沸扬扬。” 这样啊,那昨天还上门来,可见也是不痛不痒,知道村委会也不能管的太宽。 “知道了,我也不傻啊,直接给他承担全部偷渡的费用,他又不是我爹,是我爹也不行,祖宗都不行。” “知道就好,谁都知道你现在有钱。” “多少钱才叫有钱?1万多的偷渡费,够我生一船的孩子了,吃大户呢?” 陈书记嘴角抽了抽,“你还生啊?” “不生了,三个就够头疼的了。” “嗯,知道就好。” 叶耀东也就想着别人拿多少,他也拿多少,给个五百一千的就不错了,他还能那么傻的,1万多块都出了? 他爹都不敢张这个嘴,他二伯要是敢张这个嘴,直接轰出去都没人说话。 也就他现在有钱了,又有名气了,还当上会长了,又准备入党,必须得爱惜点名声。 那些亲戚朋友怎么做的,他们也不落人口舌,也跟着怎么做就可以了,多的肯定没有。 出事了,也怨不了他,出息了,也是全部亲朋好友共同支持的,这就可以了。 陈书记说完就走了。 叶耀东也没放在心上,反正等什么时候再上门找他,他到时候再说就好了,没有上赶着送钱的。 只是一连两天,他都没瞧见他二伯再上门,这让他有些疑惑。 他爹这两天忙着扎稻草人,上山砍竹子,给孩子们围樱桃林,也只在饭点的时候过来。 当着他娘的面,他又不好问,就干脆不管了。 还是他爹削好了竹子,喊他们兄弟帮忙,顺便拿几张破网去围那一小片樱桃林,他才有空跟他爹说话。 “二伯偷渡的钱搞定了?” “不清楚,应该差不多了吧?听说你两个堂嫂这两天正在到处找人加会。” “难得啊,我还以为他把主意打到我头上了,要叫我给他出个八千一万的。” “啥?”叶耀华惊呼出声,“他做梦呢?还八千一万,把你当财神爷啊?天上掉钱也没有捡的这么容易的。” 叶耀鹏惊讶了一下,又笑着说:“没要借这么多吧?东子开玩笑的吧?” “开玩笑的啊,真敢张嘴,我给他打出去。” 叶耀华缓和了一下,“吓我一跳,我还真以为他脸那么大,脸皮那么厚。” 叶父说道:“哪敢借那么多啊,他又不傻,真敢张嘴那么多,一分都别想了。” “你说他一把年纪的折腾什么?阿国他们兄弟不知道折腾?要他这么跑前跑后的?”叶耀东吐槽道。 “他大概是学聪明了,找我说,没找你说了。老大媳妇跟老二媳妇前两天就一口拒绝了,你这里前两天又爱搭不理,又在那里忙事情,他就一直跟我说了。” “他说什么了?” 其他两兄弟也跟着问同样的话。 “说你们俩刚买了船,还没开始挣钱,不借他也能理解。东子那边看着不太好说话,让我帮忙说说,他说你孝顺,我讲的你肯定会听。” “还说都不是外人,大家原本也都是一家人,打着骨头连着筋,也不能什么都不帮。” “说我跟他兄弟一场,我这一家子眼看着几个儿子都发达了,他也指望着将来能靠儿子孙子享福,让我多少帮一下。” “其他亲戚朋友多少也都帮了一下,咱们这边可是最有出息的,也不能不帮,这话是我说的。” 叶耀东点点头,“行吧,我也没说不出点。” “那不是你没搭理吗?自己管自己忙事情。” “那这两天也没找上门来,没跟我说吗?我难道还上赶着,上门去问?” “不早说,我已经凑了500块拿给他了。” “啊?”三兄弟都诧异的看过去。 “你借了?” “我娘知道?她拿的钱?” “娘不是一直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借吗?” “屁啊,她能拿得出钱来?”叶父没好气的说,“这都是我偷偷攒的私房钱,前天还把东子给我的洋烟拿去镇上给换了,才凑够了500。” 叶耀东笑了,“我说这两天怎么没有找上门来?原来爹你已经给了?你还蛮有钱的嘛?” “别给你娘知道,不然得吵翻天了,我都得被赶出家门。” 叶耀鹏也道:“爹,你私房钱攒的也太多了吧?” “你以为我私房钱都哪里来,还不都是东子零零散散给的吗?我都给偷偷存起来了,去年放枕头底下还被你娘收刮了一次,不然还能多一点。” 两兄弟顿时都有些讪讪,不敢多说话,他们可没啥钱能拿给他爹的,自己都没藏多少私房钱。 “别人家有的借一百,两百,50的也有,他们两家人也有另外各自凑各自的,外家大概也都借了个遍。你二伯借的就归他借的,虽然也是给那两家,到时候我也是问你二伯要钱。” “别想了,除非两个孙子都在国外挣了大钱,风光的回来,他才可能还钱。” 这钱借出去了就别想着要回来,说好听点是借,其实就是帮。 “知道你说的是实话,但是总得想的好一点。” “等会我回去跟阿清说一下,那500块我补给你,当作我掏的。” 叶父一只手拿着竹子,摆摆手,“补什么,本来就都是你给我,我一点点攒下的,这我借出去了,还再拿一笔,算什么?不用给我了,以后他们条件好过了,我总得叫你二伯还我。” “我原本还想着他上门来肯定会狮子大开口,没想到500块就能打发了。” 大大的出乎他意料,有些不符合他二伯的性子了,以前都恨不得能扒他身上吸血的。 “500块也不少,也就只有你觉得少,大家拿出去的,也都没指望他还,又没有算利息的,怎么可能给多?” “我还特意打听了,问过基本都是一两百的,给200的都不多,谁家能拿那么多钱送人啊?” “再加上之前阿宏那事,好多人都不太相信,谁知道出国这事是真是假,就光他们嘴皮子在那里说。” “也就听他们说的像那么回事,而且联系人还是你这边给的,再加上去年确实咱家去省城祭祖,都知道有一堆华侨的亲戚,才将信将疑的多少给一点。” “不然连一两百都不好掏,上过一回当了,大家也都怕了,真的出国的话都愿意帮一点,就怕是骗人的。” “所以他哪敢在我们这狮子大开口,当我们是傻子啊?真狮子大开口了,一分都落不到手里,我能给500已经很多了。” 叶耀东想想也觉得他爹说的有道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亲戚朋友谁也不是傻子,该帮的会帮,就怕被骗,有的都被骗过一次了,谁还舍得拿那么多? 若不是知道号码是从他这里给出去的,华侨亲戚又是真的,估计都不相信了。 毕竟他们村也没谁出国打工,也没有出过打工潮,只有听说过而已。 他爹直接给500,也差不多相当于把他们三兄弟的份额都出了,把他们护在了后头,他二伯也不能再上门来轮流朝他们三兄弟再借一遍。 更是避免了他娘啰七八嗦的不满,他偷偷的出了,皆大欢喜。 一人吃亏,全家安宁。 所以难怪这两天这么消停,没人再上门来。 叶耀华道:“他们自己找亲戚朋友借一点,老婆再回娘家说说,多少借一点也是有的。” 叶耀鹏也道:“去年跟着去浙省打捞海蜇,虽然说进去了,罚了点钱,但是后面不是跟其他人合伙,多逗留了半个月,肯定也有挣一点的。大家帮着凑一凑,他们一家凑6000块肯定没问题。” 叶父道:“肯定没问题,你二伯那个人贼精的,这些年肯定手头也攒了点钱。自家孩子出国哪能不掏钱的?自己得掏大钱才对,剩下的大家再给他凑。” “完了,说来说去,到头来把你棺材本都掏空了。不过也算是好事,不用听娘唠叨了,也不用怕私房钱被她发现,再臭骂一顿。”叶耀东调笑道。 “是清静了,回来这两天,你娘就一直在我耳朵边念,说他们就差把全村都借一遍,搞的全村都知道他们孩子要出国了,明明是借钱的,搞得风光的要命。” “出国嘛,确实是挺风光的。” “这么折腾,也不知道能不能出国打工。” 叶耀东好奇的有问:“你钱给了后,有问他什么时候给老海交钱,什么时候把孩子送去吗?” “我给的时候,应该还没凑够,所以现在还又在那里做会。他说等钱凑够了再联系老海,然后他再安排一下时间,他们才能把孩子送去,然后再当面交钱。” “哦。” “也不知道值不值得,两个家庭掏空了家底,借遍了亲戚,才送俩孩子出国打工。” “看吧,要是能成功出国的话,有国外的本家华侨照应,应该也差不了,就看能不能成。” “希望能成,而不然就白折腾了。” 周围就他们父子4人,他们边说边忙活着插竹子,挂渔网。 话说到这里,暂时告一段落,只是叶耀鹏犹豫的又说了。 “你说二伯这边要是能出国成功在外头打工的话,咱们是不是也能送孩子出国打工啊?” 叶耀东诧异的看着他大哥,“人家是想着搏一搏,你博什么?你家日子不是挺好过的,有一条大船,至于冒那风险吗?” “呵呵,我就说说,人家不也都是一个带一个的,小半个村子都带出国了?” “阿海只要毕业了就有稳稳的工作,成河等大一点了就可以跟着你一块出海干活了,接你的班,女儿大一点也能帮忙料理家务。这不都是满满的福气吗?把孩子送走了,谁知道几年见一次?又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得指望孩子在国外打工挣钱养活家里。” 叶耀东对他大哥的脑回路有些不太理解。 “你说的对,这段时间听乡亲们议论,个个觉得出国好,只要出了国就有大出息。我还想着,二伯那边要是孩子在国外能好好的打工,我们也可以把孩子送出去。” “你这就是崇洋媚外了,虽然当华侨挺好的,有各种宽松的政策,但是自家日子挺好过的,安逸的过小日子没什么不好的。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还是个孩子,哪有家人在身边来的好。” “嗯,东子说的是啊,一个人在外头肯定得吃苦头,还不好打电话,不方便联系,想想还是个孩子呢,咱家没必要。” “好的爹,是家里媳妇有些羡慕,动了心思,我也给受影响了。” “别听媳妇的,都是头发长见识短,人家到处借钱都还觉得风光,都还觉得好。随便说几句,1000块钱就给出去的,被人骗了还给人家数钱,还说人家好。” 叶耀鹏立即闭嘴。 叶耀华也没敢说话。 不然到时候指不定得给他爹骂,亲戚出国没钱帮,骗子三言两语的说几句,1000块钱就能给出去。 没话说后,他们干活的效率也直线上升。 叶耀东瞧着当初随便种种的樱桃,没想到还能长成一小片的林子,还能结出果子,也有些成就感。 都是小打小闹的,他也没怎么管,就孩子一直保持热情,现在竟然还能吃上了。 “这些树干上都刻着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到时候也好辨认。” “直接让他们自己来摘就好了。” “我小时候在山上种了一棵芭蕉树,结果被野猪给踩烂了,他们几个倒是种的有模有样……” 大家转移话题,说起小时候的事后,也都轻松笑笑,回忆满满。 父子4个干了半下午就把土坡围了一圈,这下也不怕村里孩子随便跑进去偷摘了。 虽然说想摘照样有法子,但是多了一道围栏后,也能让80%的人打退堂鼓。 春天来了,漫山遍野也到处都是果树,不一定非得在这边,在海滩边有啥大的动静都能被人瞧见。 叶耀东回家后也跟林秀清说起了叶父偷偷掏了500块的事。 林秀清正在做晚饭,也惊讶了一下,“爹这么有钱了?本事了,还能在娘的眼皮子底下攒这么多钱?” “确实长本事了,我们三兄弟偶尔露一点给他,他就偷偷的攒着。这一回打捞海里的香烟,我拆了一条给船工们一人分了一包,剩下的给爹了,他拿去镇上换钱,才凑够了。” 他可没敢说他爹的私房钱都是他指头缝里露出去的。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女人小心眼又会比较,不得不防,能从他这里攒下500块是真不少。 三兄弟一起漏,那就没得说了。 “那也好,爹这边给出去,不要让娘知道,她就不会有意见。” “我们下午也是这么说的,我还说这钱我出,拿500块给爹算了,爹又说不用,反正也是从我们手里攒下的,他到时候也会叫二伯还。” “爹反正也没地方花钱,吃喝都是我们这,顶多抽个水烟或者给孩子拿点零花钱。拿500给他,给娘发现了还得闹腾的,不用给了吧?” “嗯,他说不用就不用吧。” “这天看着阴沉沉的,还刮风,感觉等会要下雨,你去作坊那边瞧一瞧,该收的鱼干赶紧收起来,以防万一。顺便检查一下顶上的尼龙布,这风也不知道会不会变大,要是再大一点,得把尼龙布收起来,免得被吹没了。” “好。” 叶耀东提起茶壶,对着壶嘴灌了一大口茶才又往作坊去。 天下大雨一般都有征兆。 不过好在是雷雨,下了一晚上,第二天就放晴了。 只是有不少的樱桃夜里被大雨打落在地上,把一个个孩子们都心疼坏了,还特意捡回来,然后才慢吞吞的去上学。 叶小溪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特意把樱桃洗干净了,要喂鸡喂鸭喂狗。 只是一个个都青涩的很,哪有家禽要吃?酸不溜丢,除了嘴馋的人类的幼崽。 鸭子一大早,早就摆着脚蹼往海里冲了,怎么可能会搭理她。 她只能在院子里抓鸡追狗,搞得鸡飞狗跳,鸡毛到处掉,狗狂吠不止。 本来下过雨,院子里就到处一片狼藉,这下更是乱糟糟。 偏偏叶耀东跟林秀清两口子一大早就跑去作坊那边查看昨天下雨的情况,有没有鱼干受影响,没谁管得了她。 老太太只能在一旁祖宗祖宗的叫,然后赶紧去将院门打开,让鸡跟狗赶紧跑出去。 “里面母鸡还在孵小鸡,你不要在这里闹,不然母鸡会吓到,孵不出小鸡。” “啊?那我来孵小鸡……” “别调皮,自己出去玩。” 叶小溪哭丧着一张脸,“早上摔倒了,掉到水坑了,娘不让我出去。” “那你也不能折腾鸡跟狗啊?”老太太愁死了,赶紧抓住她,把她手里的破碗拿走。 “给它们吃啊,家里剩的菜菜跟骨头它吃啊。” “唉,走走走,我带你去买东西吃。” “那我给豆豆吃。” 说着她还踮起脚尖,抓着老太太手里的碗,伸手抓了一把放到兜里去。 老太太阻止不及时,眼睁睁的看着。 “一会儿喂鸡喂狗,一会又给隔壁的孩子吃。” “不能浪费!” “你自己怎么不吃?” “不要不要,好酸”,她将头摇成拨浪鼓,又拉起老太太的手,“走吧,买糖糖咯~” 老太太无奈,只能等会儿趁她不注意,把她兜里的樱桃丢掉。 这孩子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 之前还特意去后门捡羊屎,装了满满的两兜给附近一个叫豆豆的小男孩。 后面被人家老娘找上门来问,她还说豆豆知道,但是爱吃,差点没把人家亲娘气死。 也因此被林秀清打了一顿,教育了,然后还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自己是在分享,照顾小伙伴。 老太太边走边教育她,“不能把自己不要的东西给别人知道吗?” “为什么?” “送给别人肯定是要拿好的东西,你自己都不要的,你给别人,别人拿到也不会开心。” “豆豆开心呀,我不想吃的饼饼分他,他好开心。” 老太太一下子也没话说,谁家孩子有他们家孩子幸福,零食糖果几乎天天都能有。 别人家的孩子有口饭吃都不错了,叶小溪都还能在别的孩子看她吃东西,流口水的时候,把东西分人家吃一口,也不能去说她错了。 想想,她也不说了。 好歹这一回是没有熟的樱桃,不是羊屎。 没熟的青色果子酸溜溜的,但是嘴馋的孩子也是要吃的。 只是等两口子忙完后,她难免得告一状。 不过没等她来得及告状,中午快饭点的时候,林秀清看着母鸡从孵蛋的鸡窝里出来,就先喂鸡。 等她喂完鸡要进屋煮饭,结果眼角余光就看到叶小溪进了一楼的杂物间,并且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孵蛋的鸡窝。 “你干嘛?”说话的时候,她已经进去把她衣服揪住了。 “帮忙孵小鸡呀?” “哎哟,我的祖宗,你能孵什么小鸡,赶紧出去,叶耀东,叶耀东……” “干嘛?干嘛?怎么还连名带姓的叫人?” 叶耀东一上午都在作坊里忙活,刚回家,就想进屋躺一会儿,就听见叫叶耀东的。 吓了他一大跳,还以为他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了,竟然还要连名带姓的叫,慌的他立即跑出来。 “你看你女儿,我的天,她要去帮母鸡孵小鸡,你管管她,我现在一看到她,一听到她干嘛了,我就头疼。” 叶耀东低头瞧她,她也仰着头,黑葡萄般的眼睛无辜的望着他,父女俩大眼瞪小眼。 这叫他怎么教? 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他,批评又下不去嘴,他只能琢磨着要怎么给她解释这个常识。 “走,我们找你老太去……” “我叫你教她,管管她。” “知道了。” 老太太坐在门口摘菜的,听到动静立即就站起来。 “哎呦,我去外头瞧一下,几个孩子跑去看樱桃树,怎么还没回来,这老半天的……菜在篮子里,你摘一下……” “啊……这里还有一个……” “唉,这一年一年的,年纪大了,耳朵就有点不好使了,唉,老了老了……” 叶耀东又低头看了一下叶小溪,“你没人要了。” 叶小溪连忙紧紧的抱住他的大腿,“爹……不要离开我……” “不要调皮,知道吗?” “知道。” “过几个月,给你去山上放羊,要不要?” “好啊好啊。” 叶耀东松了口气,打发去山上放羊也可以了。 看洋洋,去山上放了两年羊,现在多懂事? 正好下半年,他也7岁了,得送去上一年级了,家里的几只羊正好给她接班。 要是有幼儿园就好,叶小溪也能有地方放,都三周岁了。 有时候可爱的紧,有时候又人嫌狗厌的很,小孩子又不可能静静的坐在那里,又不是傻子,都是调皮捣蛋的,偏偏他们大人又忙,经常看不住她。 叶耀东坐在老太太刚刚坐的位置上,招呼着叶小溪一块帮忙摘菜,顺便教她,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再给她讲一讲鸡鸭的常识,又给她讲一下放羊的注意事项。 想想,干脆明天让洋洋带她上山放羊得了,提前熟悉,也省得在家里人嫌狗厌。 午饭时,叶父过来吃饭,说了一下夜里出海的事,顺便还说了叶二伯想问他们这两天有没有靠岸省城,想搭一下顺风船。 “美的他,不要出海打鱼,还特意送他们一趟?” 叶父瞪了叶母一眼,“人家就是问问,我也说了得满仓后才会靠岸,他们要是能等得了,就上船等两天,等不了就没办法。” 叶母嫌弃的瘪瘪嘴,但也不说话。 叶耀东问道:“他们筹够钱了?” “筹够了,所以问我们有没有顺便的车或船搭一下,说是已经跟老海约定在了三天后,得提前去省城,想着我们这两天要出海,就跑过来问一下。” “家里的拖拉机拉货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搭个便车,送他们到市里,让他们自己坐车去省城。坐船的话,咱们也得满仓才能靠岸,夜里出海捕捞,不知道到时候收获咋样,还有风浪情况,没那么凑巧的。” 叶耀东也是实事求是的道。 他确实近期也要去一趟省城,把新的商标拿去塑料袋厂,重新订一批带有商标的鱼露包装袋。 但是他肯定是以自己的需求为先,鱼货装满仓了,再去省城卖一趟货,顺便把事情办了。 “好,万一到时候因为风浪什么的,耽误了人家,到时候还得怪我们,让他们自己坐车去。” “嗯。” “早上他们已经杀鸡杀鸭,买猪头猪尾巴去拜妈祖了。” “只要妈祖同意,父母同意,跟签证中心没关系。” “什么?” “拜妈祖,一路顺风。” 这话叶父听懂了。 “嗯,说是拜完妈祖,还要再去拜土地公土地婆,晚上还要拜灶公灶婆,明天说是再去拜观音。” 老太太连忙道:“要的,各路神仙都拜一拜,多保佑保佑,倾家荡产送两个孩子出去,把满天神佛都求一遍也是应该的。等会儿我也给他们多念念经,保平安。” 叶母插嘴道:“也是稀奇,这一回竟然没有死皮赖脸的上门来让你们帮忙,搁以前,早就把祖宗都搬出来说了。” 叶耀东跟叶父对视了一眼。 叶父没好气的道:“就你那怕死的样,人家没上门,你就已经担心要借钱,现在好了吧,打脸了吧。” “切,我高兴都来不及,就是感觉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太难得了。以前可是逮着机会就得上门来让我们拉拔他们一下,这次要送孩子出国,绝好的机会啊,竟然全村都借了个遍,也没有找上门来,太稀奇了。” “这还不好,之前担心人家上门,现在又觉得人家不上门,让你失望了?” 叶耀东嬉皮笑脸的道:“娘是想着自己已经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竟然没有用武之地,太可惜了。” 叶母被他逗笑了,“胡说,不来也好,省事。免得被人家说咱们越有钱越小气,亲戚朋友都多少凑了一点,意思一下,咱们一分都不出……” “你也知道啊!” 叶母瞪了他一眼,“现在人家不是没上门来吗?更好,这可怪不得我们没掏钱。我还想着,他们要是上门说的客气一点,咱说不过去,多少也跟其他人一样出一点……” 叶父:“……” 他的500块! 500块! 心瞬间在滴血。 嘴里的肉顿时不香了…… 叶耀东跟林秀清也忍不住看向叶父。 只见叶父心痛极了,却还要故作没事人一样,心疼了一下下。 他爹有点可怜了…… 攒了老久的私房钱啊。 本来还可以在手里头捏着的…… 都填进去了,而且现在还不能说,只能眼泪往肚子里流了…… 叶父心拔凉拔凉的,又只能收着点,他生气的说:“你什么都知道,心里跟明镜一样,知道咱们不出钱不好,却还做出这个样子。” “你是不是早就想到了怎么都得给钱?只是提前发泄不满,跟这个唠叨,跟那个唠叨……” 叶母一点都不在意他生气,说道:“我不高兴,还不准我发点脾气啊?我在自己家发点脾气也不行了?人家跟我借钱,我难道还要高高兴兴的借啊?” “肯定得是抹不开面子后,然后等别人都借了后,我们再参照其他人借一点。” “我本来想着我们两个老的出点钱借给他们,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找他们三兄弟借了,不然的话,那两家把三兄弟都借一遍,算起来,咱们总共不得借6次?” 叶母一拍桌子,“想得美!” “叫东子的话来说,吃大户呢!我们参照其他人,随便给一点,就当帮一把,就不用给那么多了。” 叶父:他的500块! 心更痛了。 明明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怎么就要他自己掏私房钱了? 原本还不心痛的,听到这些话,他好难受。 1万字!答应的日万,更新了,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