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都市言情>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第62章 要自己当老板,干事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要自己当老板,干事业(1 / 2)

“小秦先生,早上好!”

“早!”

“早啊,爱国表弟,看公司大家反应,你的小说反响不错哦。”

“谢阿夢姐吉言...”

《蓝血人》成功发表,秦远名气又涨,早上来的时候,大家都对他和颜悦色。

今日天气清爽不少,是《三笑》开机的好日子,秦远也好奇跟着去了片场。

早上九点。

一个刚刚搭完景的偌大摄影棚内。

三十来个工作人员,外加二十多个演员,已然全部到位。

李平倩拿着大喇叭,声音中气十足,在现场开了个简短的动员会。

“戏开拍了,之后一段时间,会很辛苦,大家克服克服,对待拍摄要严肃认真。

谁出乱子,别怪我别客气...”

左|派这边,开机仪式挺简单,不像邵氏,开个机还要拜神,设香案三牲,烧香拜神。

开机过后,场务比了个手势,凑到李平倩身边,“李导,一切准备就绪!”

“行,那就先试拍两遍。”

“来,安静!准备试拍了!”

“开始!”

第一场戏拍的是,唐伯虎跟秋香在寺庙上香邂逅,也有黄梅戏唱词。

秋香:第一愿,默默祷苍天,但愿得亡亲登仙境,生主福寿全...

唐伯虎:妙呀,婷婷袅袅呀,妙到毫巅,我喜上眉梢。追!

一个长镜头,演员厉害,拍的居然挺顺利。

李平倩看得不禁拍手赞道:“好!字正腔圆,阿群你的这段戏词唱腔,真好!”

他口中的阿群,全名向群,一米七的高挑身材,是个英气而又靓丽的女人,反串的唐伯虎。

向群越剧女小生出身,穿着蓝色戏服,听到李平倩夸奖,谦虚作揖,微笑道:

“我就是正常发挥,关键还是李导您这段戏词写的好。”

李平倩顿时听的一阵受用,转头拍拍秦远的肩膀,笑吟吟说道:

“多亏了小秦你,受你梨膏糖调的启发,这两段戏词,一段根据《茉莉花》改编,一段是吴江歌,都出自江南民歌。”

秦远笑了笑,谦虚说道:

“能帮上忙就好,三笑是部好戏,我有预感,它会大卖。”

“嗯,我也有信心。”李平倩乐呵说道。

一老一少的互动,全剧组看在眼里,瞧着秦远过分年轻的面孔,既羡慕,又感慨。

程思思穿着浅蓝色的戏服,见大家都把关注点,转向秦远,不由撇撇嘴。

那天他跟老公还觉得,这石惠的表弟不当演员傻,倒是没想到这人有点厉害的。

而向群则向秦远投去佩服的目光。

‘阿惠姐的表弟,应该跟我一样,也来自内地,真厉害,既有才,也能赚。

不像自己一个月才几百块的工资。’

长城公司的片酬,三公主独一档,向群属于二线,即使当男主角,片酬也仅有程思思的1/10.

跟秦远闲聊一会儿,李平倩宣布拍摄继续...

中午,秦远坐在食堂,安静吃饭。

没一会儿,夏夢、石惠两姐妹,端着餐盘,联袂坐到他身边。

因为饰演董小宛,夏夢的波浪卷烫成黑长直,这会儿素面朝天,更平添几份温婉魅力。

她笑盈盈说道:

“爱国表弟的新稿子,我看了,故事越发精彩啦,肯定大卖,所以阿惠跟我商量了,决定给你好好庆祝一下。”

石惠吃了口蒜蓉红薯叶,朗声说道:

“这周末,大家都有空闲,就在你出租房内,我们一起做顿家乡宴,给你庆贺,你觉得如何?”

想着几人都来自沪城,秦远点头笑道:

“当然可以,谢谢表姐和阿夢姐。”

红薯叶子在港岛叫蔬菜皇后,颇受欢迎,夏夢也吃了口,又自荐道:

“本帮菜的糖醋小排是我拿手菜,到时做给爱国表弟尝尝。”

“那我拭目以待!”秦远期待回道。

不知不觉,时间过的很快,以后的几天,《蓝血人》的连载渐入佳境。

《蓝血人》连载的第四天,周四。

早晨,一轮橘红的太阳挂在东边,阳光明媚。

弥敦道,新晚报,主编办公室。

“咚咚咚...”

“进来!”

秘书阿伟敲门进来,瞧见坐在办公桌后的罗福端着红茶,心情不错,阿伟立马报喜道:

“主编,昨天印刷的9万份报纸,已经全部卖完。

我打听过了,明报昨日的销量是8.5万份,我们总算超过它了。

广告部的陈经理兴奋坏了,正准备提高广告费用标准呢。”

当前港岛大约有70家报纸,每日总销量大约50万份左右。

星岛日报和成报两家销量最高,在10份以上。

再下面便是明报和新晚报,销量在6万——9万之间。

“太好了,小秦先生真是及时雨啊!”罗福喝了口红茶,表情一阵振奋。

同时,他的脑海闪过一组新晚报的销量数据:

周日6万份,周一6.5万份,周二8万份,直到昨天9万份,销量一天天见涨。

全赖小秦先生的小说质量好,连载还多,一天连载6000字,比明报金镛+倪框这俩每日连载字数加起来还多。

报纸10万份是个坎,新晚报一直没达到过,但这次,罗福感觉希望不小。

小秦先生送过来的书稿,要连载完了,刚巧老友昨天还提了一嘴,给小秦先生涨稿费的事。

罗福不是吝啬的人,在新晚报的话语权颇大。

投桃报李,他决定把小秦先生的稿费,提到100港币/千字。

有了决定,他当即拿起电话,给老友摇过去,让其代为通知...

“...忘不了花已老,忘不了离别的滋味,也忘不了相思的苦恼。”

608家里,老式的彩色电视机放着前几年的金曲。

今天星期五,秦远没去上班,而是请了个假,把《蓝血人》剩下的一点抄完。

总计92000字,稿费提高100港币/千字,预计光连载,能赚8000多港币。

等连载完,会集订成册出版,赚波大的,预计能赚个几万港币。

离15万港币还差不少,嗯...能解释资金来源的钱。

已经在港岛彻底安定下来,并积累了一些人脉,秦远自不可能一直窝在东方公司当小编剧。

有了钱+人脉帮助,他想尽快自己办个报刊,这是港岛当前的黄金产业。

并且作为舆论阵地,它最能体现统占价值,提升话语权。

像金镛六、七十年代,没少说大|陆的不是,后来依旧过得滋润,便是因为他是明报的老板。

50年代,他创办明报起始资金是10万港币。

到60年代,物价涨了些,秦远觉得,15万港币当起步资金,应该够了...

“哗啦...”

突然,隔壁阳台传来一声巨大响动,打断他的思绪。

秦远赶忙跑到阳台一看。

只见楽蒂家阳台,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似乎是在修剪花草,摔倒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