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自重生以来,体魄日益增强。 现在晨跑十里,每公里可以控制在5分钟以内了。 而且还不带气喘吁吁的。 所以姜帆玩火自焚,搞的打电话给老姜的时间一直拖到了将近十点。 也正好给了罗阳空挡,趁着早上几个小时,编写了一份商业报告。 接到女儿电话之后,姜远山把见面时间放到了下午。 其实他兴致不大,哪怕上次预拌水泥砂浆的事情拿了10%的股权,稳赚的生意,但是这种不成体系的赚钱路子,他有的就是。 要不是女儿的原因,他才懒得掺和。 现在罗阳这小子,又找上门来。 还蹬鼻子上脸了? 于是他把见面的地点放到了远帆集团的总裁办公室,不再是龙潭山庄这种带着亲近意味的地方。 有些事,他要让罗阳明白:不可一而再,再而三。 哪怕将来和姜帆结婚了,也得心里有数。 下午一点半左右,在姜帆的带领下,罗阳第一次进入远帆集团。 远帆大厦外形就像扬起的风帆,是一栋16层的大楼,姜远山的总裁办公室就在顶楼。 姜帆在实习总裁助理的职务,对于16楼当然熟悉的很。 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总裁办公室门口,她习惯性的敲了敲门。 “进来!” 姜远山端坐在大班桌的后面,正在低头签批着一份文件,似乎没有看到女儿姜帆和罗阳进来一般。 “你先坐,我去帮你泡杯茶!” 姜帆轻声示意罗阳坐到老姜办公桌的对面,自己去帮他泡茶。 低头的姜远山嘴角直抽抽。 本来营造出一番冷置罗阳的氛围,现在被女儿全给破坏了 “姜帆说你有一笔生意要找我谈?” 既然最初计划失败,那就没必要再装出忙碌的样子。 姜远山搁下笔,看向罗阳。 身体里好歹装着一个三十岁职场老油条的灵魂,罗阳岂能看不出异样? 他淡淡一笑,开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姜总,是有一笔涉及每年至少五六个亿销售额的生意要和您谈一谈。” “五六個亿?” 姜远山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轻微的嗤笑了一下:“还是每年?” “对,每年!” 罗丝毫不避讳姜远山的注视:“而且是至少。” “哦,说来听听呢?” 姜远山后躺,靠在大班椅背上,双手交叉,搭在小腹的位置。 目光淡淡的看着罗阳。 “罗阳,小心烫!” 嘶 后槽牙都磨了起来,刚建立的一点威严又被女儿破坏殆尽。 “姜总,咱们有一点得提前约定好。” 罗阳在正式说起之前道:“您是长辈,是大佬,有些方案瞧一眼就知道里面商业价值,咱们在商言商,如果我的方案具备每年五六亿销售额的价值,这桩生意,我得占据一半。” 哟嚯 你要这么说,我就不困了。 老姜起了一点点好奇心,他随即瞄了一眼在场的最大不稳定因素:姜帆 “你们谈你们的,我不插嘴。” 姜帆知趣的表明自己的意见。 有伱这句话就好。 “姑且先不讨论你的商业方案值不值这个价。” 姜远山目光回到罗阳脸上:“就冲你上门来找我商量的事实,证明你要么看中我的资金,要么人脉,要么其他关键因素那么现在告诉我,你凭什么要占一半?” “这么说吧资金我有!” 罗阳没有被商业大佬的气势镇压住。 因为大班桌另一面,姜帆在桌下牵着他的手,给他力量呢。 “按照我的商业方案预计,前期投入资金大概需要2000万3000万左右,而且主要不是投入在生产里面,而是广告和渠道铺设” 他竖起一根手指,侃侃而谈道:“这笔钱,差不多在年底的时候就能凑出来,所以资金并不是问题。” 说到这里,罗阳竖起了第二根手指。 “至于人脉,因为生意是面向全国,所以大概率用不上您在阳市的人脉关系。” 说完这句话,他收起了手,笑着道:“至于其他方面,才是我找您合作的原因,但也不是唯一,之所以谈一半一半,全是因为姜帆。” 好家伙,一通话说下来,搞的老姜还仰仗女儿了。 如此厚颜无耻之辈。 姜远山鼻子都差点气歪掉。 真想丢过去一句:“那就不要合作好了,我姜远山也不差你那一年五六个亿的市场!” 他真有这种魄力。 奈何软肋坐在对面,正兴致勃勃的观看老父亲和男朋友的“商战”。 要是赌气的话,老脸往哪里搁? “按照你刚才话里的意思,就是打算自己出资金咯?” 大佬不愧是大佬,罗阳虽然前面说的漂亮,但是话里依旧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年底可能不缺钱,但是现在肯定缺。 尤其他还知道罗阳在启动预拌水泥砂浆厂的项目,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 打蛇打七寸,姜远山直指罗阳软肋。 “目前是有点困难。” 罗阳毫不避讳,坦言道:“但要是能和姜总合作,里面可以省掉不少资金。” “呵呵,想借用我的渠道吧?” 远帆集团打造了一张铺开全国的销售渠道网,谁不眼馋? 所以姜远山毫不客气的比了一个手势:“70%,我要占70%!” “爸!” 姜帆瞪眼睛了。 姜帆冲他爸爸瞪眼睛了! 好在罗阳一把拉住了她:“我和姜总在谈生意呢,他漫天开价,我落地还价就是了给我一点向商业大佬学习的机会,这种免费的实战课,求都求不来。” 姜帆立刻偃旗息鼓。 姜远山心里那叫一个冰凉啊仿佛小棉袄离他越来越远了! “姜总,其实您这个渠道还真不怎么用得上,因为我要的渠道需要重新开拓,所以招开拓新渠道的业务员就行了您原有渠道唯一方便的就是节省了招人的时间。” 罗阳比划手指:“五成一,您控股,真的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觉得是对我想出这个方案的侮辱了。” “既然是需要重新铺设渠道,那就还是要用到人脉关系。” 姜远山眯眼笑道:“远帆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搭建了七八年的渠道,在当地也有一定人脉关系,这样吧,少侮辱一点,六成,我占六成!” 难得的,他居然在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身上找到了久违的谈判乐趣。 “除了商业方案之外,后期还需要用到我的产品设计创意。” 罗阳坚持住自己的底线:“从上次电瓶车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来,我的创新设计还是对产品占领市场有很大帮助的,姜总五成二,不能再多了!” “五成五,成交!” 姜远山看着罗阳道:“多余的,将来反正是要给姜帆,你没意见吧?” 罗阳:“” 老匹夫! 此时此刻,搬出这样的话术来,别说五成五了,就是70%,罗阳也只能捏鼻子认。 “那就六成吧,六六大顺。” 罗阳侧身看向姜帆:“既然是给姜帆,就凑个顺心的数字。” 姜帆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小狐狸,整天就知道蛊惑我女儿! 虽然拿到六成股份,姜远山此刻居然没有获胜的感觉 姜远山v罗阳,第一回合1:1。 既然还没打下的大雁已经决定了怎么分,接下来就是搞大雁了。 罗阳拿出了一个u盘,递给了姜远山。 姜帆刚才同时被父爱和夫爱包围,正幸福着呢,看到罗阳拿出u盘,立刻主动跑到姜远山身边,帮他打开电脑 姜远山心情恢复不少。 罗阳制作的ppt,一贯的赏心悦目。 姜远山本来就带着好奇,一看之下,就陷入了沉思。 按照7页ppt的量,正常人几分钟就看完了,但是老姜足足用了十几分钟。 接着,他从办公桌的右侧拿过一只白色的iphone 4。 拿在手里观看了片刻,随后重新放下。 “不得不承认,你在商业嗅觉上的确有天才的一面。” 姜远山看向罗阳的目光,带了些许欣赏:“远帆集团旗下有完整的电池生产体系,要搞你说的这个充电宝,的确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如果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真像你描绘的那样,这笔生意还真不止五六个亿!” “爸,罗阳厉害吧?” 姜帆听到自己爸爸夸奖情郎,最是开心。 于是她帮着说话道:“用我们年轻人的眼光来看,智能手机代替传统手机,这是必然!” “组建一个新的公司,由远帆集团来控股,你占股40%,远帆占股20%,剩下40%的股份挂在姜帆的名下。” 姜远山提出自己的建议道:“执行总裁由姜帆来担任,你做董事长,没意见吧?” “其实董事会里有我一席就可以了。” 罗阳笑着道:“将来帆帆担任董事长,执行总裁交给职业经理人就行了。” “真不需要?” 姜远山有些惊讶的看着罗阳。 “真不需要。” 罗阳自己手头上一大堆事情,短时间里,哪有功夫再去兼任什么职务? 等着分红就是了,本来就是额外的惊喜。 按照现在谈判下来的情况看,分明是他只出了商业方案外加工业外形设计,即便要出资,估计也是象征性的在公司注册的时候走一个流水的事情。 这样还能拿到40%的股权,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同样,对于姜远山来说,也白捡了一个产业,虽然不是很起眼但是能反哺他的电池产业啊! 要知道现如今的新能源电池行业,并不是一帆风顺。 每年往研发上砸钱,也不知道砸到什么时候是个头,现在全靠着传统电池的销售在支撑着,勉强实现微盈利。 要不是沉没成本很大,姜远山都想抛弃这块产业了。 现在突然送上门一个补血包,简直就是大惊喜! 而且 姜远山暗搓搓的想着:如果真的像罗阳和女儿分析的那样,智能手机将在不长的时间里完全替代传统手机,那么远帆集团是不是有机会插一脚进去? 老姜也是得过高人指点的。 高人帮他分析过,未来的华夏,必然离不开粮食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等一些列基本国策,所以不管做什么生意,往这几个方向上靠,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所以他才瞄准了能源安全方面的产业,搞起了了电瓶车生产、光伏板、新能源电池的研发和生产销售。 而通讯产业,不就是信息安全的一部分吗? 可惜罗阳不知道姜远山心里的想法,否则一定会竖起一个大拇指。 跟对了国家发展的步伐,怎么可能输?—— 关于读者评论区一些意见的说明和讨论: 最近一些读者反映,书中主角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弄得全是不成体系的生意。 各种建议都有。 在此,我想写一点内容,和读者讨论一下。 首先,作者先聊一下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源以及本书的架构设置。 开年后某一天,作者脑洞大开,突发奇想了一个设定:假如就在此时此刻,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作者突然穿越回到10年前,能干些什么?怎么致富? 细想之后,不禁惭愧。 除了本行业之外,对于其他专业的认知极其有限,大概率想跨行做出一些成绩是很难的。 所以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就是基于这么一个思路来描写的。 四万十字了,出现过水瓶座招式的错误,有读者指出,我修改了,出现过手机颜色失误,我也改了。 但是大的逻辑硬伤没有吧? 一个突然间重生的人,爽在合理的区间,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有趣的人,就是这本书想描述的故事。 有些节奏,还是要慢慢铺垫。 譬如有读者提到依托老姜搞新能源汽车。 说实话,许皮带宇宙第一大开发商在早几年搞过新能源汽车,每年上百亿往里面砸,最后在死在资金枯竭源于主业资金枯竭,没有等到新能源汽车大火局面的到来。 别看后来其他一些新能源汽车搞的有声有色,那是建立在整个产业已经成熟的前提下,靠拿来主义直接搞整合,没有比亚迪、特斯拉的开源,没有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 我觉得小罗在2010年左右这点钱,砸进去,连个水花都飘不起来。 别说小罗了,这个时候就算是老姜往里面扎,大概率也是个死! 作者敢这么写,读者大大们就敢骂死我。 还有,作者才写了四十万字啊,就有读者要小罗大学毕业 求求你们了,出了大学,哪里去见到这么多透着清纯而愚蠢目光的美女? 让小罗多见识几个校园美女,行不行? 魔工大给不了小罗支持,让魔工大以小罗为荣,行不行? 让小罗再装几次逼,行不行? 你们真瞧上谁了,说一声,小罗替你们去泡了,行不行? 非得四十万字的时候,就让他毕业吗? 这本书要写三四百万字的! 真的,现在回想起来,人生中最为愉快的一段时间,就是大学期间。 哪怕不泡,看看都养眼啊 言归正传,现在的小罗的确有点low,没有企业管理经验,不懂其他专业技术,对于金融就是个门外汉 但是在作者的笔下,他终究会成长。 希望大家支持作者对于这本书的设定和框架。 最后阐述姜帆和梁雨欣的问题,很多读者认为两强不能兼容。 嘿嘿,小看作者的脑洞了。 一定给一个合理且具备逻辑的过程。 给点暗示:梁家的主业是地产 好了,不剧透了,反正后面的描写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有什么讨论,大家在评论区里讲好了,作者会有关注。 最后:打劫,月票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