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惊喜(1 / 2)

“哒哒……”

拖拉机颠簸在城郊土路上,周青禾裹着军大衣缩在车斗角角儿,刺骨的寒风直往衣服里钻。

老李喊道,“闺女,把棉被披在身上,要不然一会就冻透了。”

棉被上有些污渍,周青禾有些嫌弃,原本是不想盖的,但实在是太冷了,还是将棉被搭在军大衣上。

她露出半个头,一双小眼往四处瞟,长这么大还是头次出京城,既觉得新鲜,也有些害怕。

拖拉机驶出了城里,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她大声问道,“李叔,你们每天都这跑吗?”

老李回答,“之前黄瓜产量少,都是隔天去一趟京城,现在黄瓜产量增加了,以后会每天采摘送到京城。”

周青禾紧了紧身上的棉被,“这天天吹冷风,赚点钱也太遭罪了。”

老李说道,“俺们农民不比城里人金贵,习惯了。”

到了郊区,路两侧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的村落看的不真切。

拖拉机过了检查站,又开了半个不多小时到了廊方地界,这时周青禾才近距离看到农村的模样,除了少部分砖瓦房,大部分都是土坯房。

周青禾的脸上没有嫌弃,反而带着几分羡慕,农村只要批了地就能建房,可比京城的大杂院敞亮多了。

“闺女,前面就到我们村了,咱先回家吃饭,让你婶子做几道拿手菜。”老李的声音有些兴奋,能把大学生拉回家做客,在村里也是头一份了。

“甭介,我不饿,咱们直接去地里看暖棚吧。”

老李哭笑不得,“哪有带客人直接去地里的,这不是待客的道理,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还以为俺李家不懂规矩。”

“李叔,您就别跟我客套了,我就是奔着暖棚来的,我要是嘴馋直接奔八大楼去了,还来您这干嘛?”

“得,那咱就去地里,俺们大棚里也有做饭的家伙什,想吃什么给你整。”

“诶,大棚里也能做饭?”周青禾还是头次听说,他们学校的暖棚可金贵了,可没人敢这么做。

“去了你就知道了。”说话间,拖拉机已经进了大营村。

隔着老远就能看到四座矗立在田野间的白色大棚。

“那个就是暖棚?”周青禾的语气中带着兴奋和疑惑,这与她印象中的暖棚有些不同。

拖拉机稳稳的停在大棚前的土路上,周青禾急忙站起身,跳下车时险些被垄沟绊倒。

这四个用塑料薄膜遮盖的大棚,与农业大学的暖棚完全不同,学校的玻璃暖房是方方正正;出了冬天,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搭建弧形育苗棚,不过面积都很小,也就十几个平方,而且都是南北走向,像这种东西走向,有厚厚夯土墙的暖棚,他还是第一次见。

周青禾紧跑两步,拍拍厚厚的夯土墙,“这墙有多厚,是做什么用的?”

李哲答道,“顶部一米五,底部两米五。一是用来隔绝冷空气。再一个白天可以吸收太阳的热量,夜间能起到散热保温的作用。”

她又摸摸棚膜,“这塑料薄膜的通透性不错,白天倒是能日照升温,晚上不得冻透了。”

李哲指着大棚顶部的草帘子,“夜间会放下草帘子保暖,而且,我们还有其他保温的方法,你进大棚看看就知道了。”

周青禾早就迫不及待了,快走几步走到棚前,掀开厚厚的棚帘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整个都暖和了,望着下沉式的地基,诧异道,“妈呀,这里面怎么这么深?”

望着棚里绿油油的黄瓜藤和结球的西蓝花,周青禾先是觉得不可思议,随后又感觉缺点什么,农业大学的玻璃房里永远飘着煤油味,而这个大棚里却闻不到丝毫的烟火味。

更奇特的是,今天外面气温只有几度,而这里的温度感觉比学校玻璃房的温度还高,她看到夯土墙上挂着的温度计24摄氏度,更是感觉不可思议。

她仔细观察大棚的结构,对着一旁的李哲问,“大棚挖这么深的地基,是为了借地热升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