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385章 力热光电声,统统失效!天才折戟!华夏不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5章 力热光电声,统统失效!天才折戟!华夏不败!(1 / 1)

威尔逊在教室内的巡视过程中,看到了众人脸上的古怪神色。 随即,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呵呵,你们这些小伙子是真够倒霉的。” “比赛是布鲁斯亲自出题。” “那要是你们能顺利地答题,才怪呢。” “现在都被最后一道题搞懵圈了吧。” 威尔逊当初在第一眼看到这道题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表情。 在李奇维的指点下,包括他在内,这些指导老师才明白这道题的诡异之处。 短短一句话,有三个关键词。 “绝对光滑”、“球形”、“刚体”。 学生必须完全理解这些概念,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分析。 第一,绝对光滑。 意味着物体表面完全没有摩擦力的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用手去摸这个球体,那么不会对球体造成任何的影响。 即,不能通过施加力的方式,来判断球形刚体是否在旋转。 第二、球形。 意味着无法通过它的视觉运动形态,来判断是否在旋转。 第三、刚体。 刚体是一个假象中的物理学概念。 它的定义是:物体在运动中或受力作用后,形状和大小不变,并且内部各点的相对位置不变。 绝对的刚体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注意,对于刚体这个概念,普通人非常容易出错。 认为“坚硬”的物体,就是刚体。 比如钢铁,用力去拍,都不会发生变形。 所以钢铁是刚体。 但是,这是错误的。 你用手哪怕轻轻去拍钢铁,它依然会发生变形。 只不过变形的程度太小了,肉眼无法察觉而已。 只要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组成的系统和物质,那么它一定就会发生变形。 因为分子之间是有作用力的。 这是物质变形的基础。 而刚体,就可以假想为,其是由一整块“材料”构成的。 它浑然一体,内部没有分子和原子。 举个形象的例子。 一根弹簧,只要轻轻一按,弹簧就会压缩。 手松开后,弹簧又会反弹。 这就是我们客观世界,物质变形的规律。 但现在,这个弹簧是实心的,你再用手去按,就不会发生变形了。 这就是刚体的概念。 如果物体具有刚体的属性,那么它就会具有很多有意思的性质。 可以说,对刚体概念的理解,就是解答第三题的核心。 威尔逊脑海中想着这些,微微一笑。 他的目光依然随意地观察着众人。 忽然。 威尔逊看到自己右手处有个学生,竟然在疯狂书写。 他定睛看去,答题的地方正是第三题的位置。 他内心掀起巨大震动。 “哦,上帝啊,难道这么快就有人会这道题了吗?” “看他的样貌,竟然是亚洲人。” “这里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威尔逊被成功引起了好奇心。 不过,他是监考老师,不能露出明显的表情和动作。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走到那名学生旁边,装作不经意地看对方的答案。 此刻,炸鱼哥正奋笔疾书,嘴里小声嘀咕,念念有词。 “嘿嘿,恐怕谁都想不到,我会用四种方法来解这题吧。” “别人都是一种方法,而我是四种。” “那我或许能得到额外的分数。” 炸鱼哥充满了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威尔逊也有点不太敢相信。 “这道题有四种解法?” “你比布鲁斯还牛逼啊。” 只见,他朝试卷上看去。 【解法一:热力学方法。】 “使用加热装置,对该物体上某固定点加热。” “然后用手去摸该点。” “若摸的地方温度升高,说明刚体没有在旋转。” “若摸的地方温度没有变化,说明刚体在旋转。” 【解法二:光学方法】 “向球体表面发射一束光。” “若球体不旋转,则是正常反射。” “若球体旋转,则反射光会发生散射状现象。” 【解法三:电学方法】 “......” 【解法四:声学方法】 “......” 威尔逊在看完炸鱼哥的第一个解法后,就没有继续往后看了。 因为全部都是错的。 这个亚洲小伙子根本没有理解清楚刚体的含义。 “哎,我本以为会出现一个真正的天才。” 炸鱼哥的四种方法,对于刚体来说都是没用的。 因为刚体不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所以加热后,内部并不会振动。 即加热对于刚体没有任何影响。 同理,电、光、声,这些物理手段必须与刚体发生相互作用,才能起到测量的目的。 但是刚体无法与他们作用。 刚体只有运动学的性质。 比如,你往刚体上倒一瓶颜料。 那么因为没有摩擦力,颜料既不会粘在刚体上,也不会刚体在转动而被甩的飞溅起来。 颜料只会正常地流淌下来。 转动和不转动都是一样的。 所以无法区分。 刚体也无法传导电和光。 所以,以上这些方法,全部都是无效的。 这也是第三道题的陷阱所在。 一旦没有深刻理解刚体的性质,就会容易想到这些“可行”的方法。 威尔逊面无表情,轻轻地走开了。 留下炸鱼哥在那暗自窃喜,他已经在想象取得第一名后的场景了。 吴有训、伊蕾娜、兰彻等人,看到威尔逊站在炸鱼哥旁边,驻足了几十秒。 心中大惊。 “难道菲律宾队真的出现超级天才了?” 一般来说,监考老师在某人的位置停下,说明一定是被吸引了。 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太差,要么是太好。 但是通过威尔逊的表情和动作,大家都猜不到是什么情况。 这也是威尔逊刻意保持的,不然那就不公平了。 于是,吴有训等人便不再多想,还是赶紧想办法解题最重要。 他们几人作为本次竞赛实力最强的存在。 拿到试卷后,很快就明白了第三道题的关键所在。 绝对光滑和球形,这两个条件很简单。 在场的80名选手,每个人都知道手摸肯定不行。 所以,关键就是刚体。 这个被物理学家假想出来的概念,是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型。 传统的声、光、电、热,对于测量刚体是没有意义的。 吴有训几人作为真正的天才精英,对刚体这个物理学概念理解很深。 但是理解的深,只能让他们知道,传统方法不可行而已。 那真正的答案会是什么呢? 一时间,几人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现在,偌大的教室内,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摩擦“沙沙”的声音。 大部分选手都放弃了最后一道题。 因为前面两道题如果想完全做对,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与其浪费时间在最后一道题上,不如把前两道做好。 说不定到最后,谁都不会最后一题。 那比赛就看前两题的成绩了。 此刻,众人才感受到,这次的物理奥赛真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 考验选手们的实力,但更考验选手们的心态。 尤其是最顶尖的那几人。 他们现在是最纠结的。 前有菲律宾炸鱼队,疯狂微笑,也不知道到底做没做出来。 但压力是给的满满的。 叶企孙的手中甚至都出汗了。 后有其他大部分选手们直接放弃,如此果断的策略,也让人非常佩服。 前两题虽然也很难,但大家至少都能下笔。 无非是得一分和五分的区别。 而且舍弃了最后一题,就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做前两题了。 在座的众学生,虽然实力有差距。 但是每个人都依然是最顶尖的人才。 只要给他们时间,总归能写出来。 所以,这场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 一分钟...... 三分钟...... 五分钟...... 伊蕾娜经过了十分钟的挣扎后。 她放弃了。 她实在找不到答案了。 这个球形刚体根本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那要怎么测量。 此刻,她的前两题还没有全部完成。 她是一边做题,一边在想最后一题。 “算了,看来我还是不够优秀。” “我本以为在班里每次都是第一名,对于这场比赛我信心十足。” “现在看,我还需要努力啊。” “不过,布鲁斯叔叔,等比赛结束后,我一定要去当面问你答案。” “嘿嘿。” 爱因斯坦这时正好看到了伊蕾娜的表情。 他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选择。 不得不说,这个小姑娘也是很果敢的。 他没有因此看轻伊蕾娜。 因为这道题,确实“超纲”了。 当然,严格而言,其实也没有超纲。 “伊蕾娜,你恐怕想不到吧。” “哪怕是各国代表团的老师们,也只有两个人第一时间做出来最后一题。” “一个是我,另一个则是玻尔。” “剩下的都是在布鲁斯的提示下,才恍然大悟的。” “这道题本身的计算难度并不大。” “只要想到了,可能十五分钟就够了。” “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跳出来的思维。” “你如果把目光一直局限在刚体上,那么肯定想不出答案。” 想到这里,爱因斯坦莞尔一笑。 当时他们这些指导老师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别提有多欢乐了。 最后还是玻尔说道: “也只有第一届物理奥赛可以出这种题。” “因为大家都不熟悉。” “我想在后面几届,这种题可能就是基础题了。” 爱因斯坦对此很认同。 所以,他认为以后的物理奥赛难度会越来越大。 因为出过的题型,再出意义就不大了。 所以出题者要绞尽脑汁。 后来在众人的建议下,物理奥赛的时间改成了四年一次,和奥运会一样。 大家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比赛太频繁,不利于题目的创新。 李奇维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 现在这个时期,确实不适合高密度举办比赛。 1918年,欧洲战争都还没结束呢。 所以,第二届的物理奥赛,时间就改在了1920年7月。 这时,离比赛结束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了。 爱因斯坦已经逛了好几圈,没有发现一个人解答出了第三题。 “看来要全军覆没了。” “哈哈,不过能理解。” “毕竟是第一次,解不开很正常。” “下次肯定单手就能解开了。” 忽然,爱因斯坦却发现,一个印度小伙子面露喜色。 浑身散发咖喱味的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于是,他和威尔逊一样,不经意靠了上去。 此时,兰彻依然表现的很无所谓,看的他的队友干着急。 不过,喜欢天马行空的他,很快眉头舒展。 “咦?有了!” “如果可以把题目稍微变动一下,或许就可以解出来。” 没错,胆大的兰彻竟然直接修改题目。 在他看来,这场比赛就是一场游戏。 既然是游戏,那就不能被牵着走。 或许修改题目才是隐藏条件呢? “如果假设存在两个相同的球。” “一个旋转,一个不旋转。” “这时,再假设这两个球都有各自的转轴。” “那么根据力学分析。” “如果球体在转动,就像陀螺仪一样,掰动转轴就会更加困难。” “这样就能区分是否在转动了。” 此刻,爱因斯坦哭笑不得。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位印度选手了。 对方简直比这道题还要天马行空。 “不过,就算你修改题目,你还是有漏洞啊。” “你这个掰动,是怎么掰呢?” “即便它有转轴了,但是还是无法施加力啊。” “所以,不够严谨。” “不过,能想到这点,也算足够优秀了。” 于是,爱因斯坦便不再驻足观看。 对方的答案,也许会被评个0.5分。 当初讨论时,团长们制定了非常详细和严格的评分标准,精确到0.5分。 爱因斯坦叹了口气。 “这下应该是真结束了。” “时间上也很快就来不及了。” 然而,奇迹总是在最后时刻降临。 还有一个人没有放弃! 此刻,吴有训的前两题已经做完了。 基础深厚的他,解决前两题非常得心应手。 不管是计算还是公式推导,都是他的强项。 当然,吴有训自忖,这两题想拿到满分,估计也有点玄。 但是现在,他已经顾不得尽善尽美,仔细检查了。 最后一题才是他的目标。 “估计现在应该没有人能解出最后一题。” “而这就是我的希望。” “我想要代表国家超越西方,那就不能仅靠前两题。” “就算满分又如何,本质上而言,根本还是没有差距。” “所以,我不能放弃。” “这一次,我要让世界重新认识华夏!” 吴有训疯狂给自己打气,甚至血液都开始沸腾了。 他的心脏有力地跳动着,仿佛有某种封印在解除。 炎黄血脉之力! 苏醒! 但是他此时却冷静的可怕。 吴有训仿佛置身在一片黑暗寂静的虚空之中。 他没有了形体,没有了各种感觉,只是一团思维在飘荡。 在他意识的前方,不,这片虚空中没有上下左右前后的概念。 一颗散发着银白色光芒的球体静静悬浮。 它好像亘古存在一般。 不知道是在旋转,还是在静止。 思维吴有训绕着银色光球运动。 迸发出智慧之光。 “现在可以确定,这个球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 “那要怎么测量呢。” “这片空间中,除了我,就再也没有其他东西能影响到球本身了。” “但是,这道题肯定是有答案的。” “以校长那浩瀚如海的智慧,他一定会在所有人想不到的地方,留下一线生机。” “到底会是什么呢?” 这片空间中仿佛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思维吴有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但此刻,他已经全然不在乎了。 所有的意志之光,全都集中在银球之上。 忽然! 嗡! 一声轻响,好似空间在震动,让吴有训的思维猛然一惊。 “怎么可能有声音。” “不!” “不对!” “不对!不对!” “这片空间中除了我,银球,还有第三样东西。” “它被我忽视了。” “对!” “对了!” “哈哈哈!” “我明白了!” “我知道答案了!” 轰! 吴有训睁开了双眼! 眸光通天彻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