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426章 前沿物理四大方向!布鲁斯教授横压一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6章 前沿物理四大方向!布鲁斯教授横压一切!(1 / 1)

1920年,对于物理学界而言,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因为这一年,会发生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就是将于7月份,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二届物理奥赛。 可以说,这一届的比赛热度,超越了第一届,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因为第一届奥赛是在战争期间举办的,一切从简。 再加上没有经验,肯定有很多疏漏的地方。 而现在,英国经过充分的准备,力求把奥赛打造成轰动世界的最强科学类竞赛。 同时,英国和德国对于这一次的团体和个人金牌,可谓是势在必得。 这是国家的荣誉之战! 第二件事,则是将于4月26日,在美国举办的天文学世纪大辩论。 你说这明明是天文学的事情,怎么成了物理学的大事了。 没办法,天文学虽然不是物理学的附庸,但是物理学家一直把它当小弟看待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加上李奇维的广义相对论,已经给天文学注射了不可磨灭的物理基因。 连联合会的主席,都是物理学家担任,可见一斑。 这场由李奇维提出的辩论,经过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诸多大佬的激烈争吵。 最后由于美国的海耳教授嗓门最大,获得了胜利,成功争取到辩论的举办权。 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纪大辩论,将在纽约市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 届时,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以及天文爱好者们,都会想办法前去参加。 以上两件事,都是世界级的轰动新闻,吸引着无数人的视线。 物理学领域的诸多人员,更是无比关注。 然而,那些物理学的顶尖大佬们,却在关心领域内最前沿的问题。 第三届布鲁斯会议召开在即,铁王座重出江湖。 一场物理学领域内的腥风血雨,已经开始。 所有物理学家,都在拼命地攻坚自己的课题,企图一举成名,收到布鲁斯教授的邀请函。 过往的两次会议已经证明,只有真正的原创轰动性成果,才有一丝可能。 这是一场残酷的角斗,连天才都只有仰望的资格。 所以,连大佬们也不敢懈怠,只能拼命。 而一个好的研究方向,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出研究成果的概率。 量子研究所,一楼会议室内。 李奇维举办了一场小型讲座,为众人分析当前物理学的趋势。 他也是受到薛定谔简历的启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做一次培训。 很多人其实有科学天赋,但是因为没有引路人,导致天赋被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不管个人能力怎么样,至少要明白前沿物理学的整体框架是什么样的,未来会如何发展等等。 对于伊蕾娜这样的博士生来说,方向比过程更重要。 她需要掌握的是更高的科研视角,而不是局限在重复性地提高实验技能上。 同样的,对于薛定谔而言,作为量子研究所内的实验室助理,也需要有大局观。 不然如何更好地辅导布鲁斯教授工作。 除了研究所的人,本次的小型讲座还来了另外几批人。 比如格里高利带着《自然》的编辑们,前来开拓视野。 作为编辑,或许自身的实力不是很强,但是眼光一定要广阔,这样才能做好编辑工作。 另外还有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学者们等等。 对此,李奇维是非常欢迎的,他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喜欢分享,善于分享。 一个人,如果他说出的观点,不能让聆听者明白,说明自己就没有想清楚。 这就是分享的意义,既是有利于别人,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爱丁顿蹭着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光,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来听报告。 4月份的世纪大辩论和他关系不大,毕竟他是研究恒星的,不是宇宙大尺度的星系学。 当知道布鲁斯教授也在研究恒星后,爱丁顿就是量子研究所的常客了。 他甚至和薛定谔都混的很熟了。 虽然此时爱丁顿的名气,要远远高于薛定谔,但是他并没有轻视这个年轻人。 能被布鲁斯教授选为科研助理的人,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对方绝对有过人之处。 “薛定谔博士,听说你现在主要研究量子论?” 面对比自己大了5岁的爱丁顿,薛定谔表现的很尊重。 因为对方冒着生命危险,利用日全食证明星光弯曲,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传奇。 要不是来到量子研究所,他根本没有机会与这种大佬说上话。 “是的,爱丁顿教授。” “布鲁斯教授在研究方向上,给了我很多的指导。” 爱丁顿闻言,顿时觉得羡慕。 “加油,薛定谔。” “未来的物理学领域,一定会有你的名字。” 薛定谔露出笑容,虽然对方是天文学大佬,但是能得到这种鼓励,还是让他很开心。 很快,李奇维的报告正式开始,二人连忙止声,认真听讲。 “当前的物理学,从广义的范围看,有四个最前沿的方向。” “分别是相对论、量子论、原子学、天体物理学。” “首先来看相对论。” “严格来说,广义相对论的五大预言,如今仅仅被验证成功一个。” “那就是爱丁顿验证的星光弯曲。” 爱丁顿明显感觉到众人的目光,但是他显得非常平和,没有骄傲。 “至于史瓦西对于黑洞存在的理论解,由于目前天文学上还未发现这种天体。” “所以其实这个预言并不能算被验证成功。” “另外,我知道哈勃正在通过美国那架最先进的望远镜,观测星空。” “他想要证明宇宙膨胀。” “这个预言比星光弯曲需要的数据要庞大很多倍。” 爱丁顿点了点头。 他和哈勃早已成为了至交好友,二人经常通信交流。 爱丁顿知道对方对于宇宙膨胀的研究,正处于关键阶段。 哈勃需要处理的数据,最少是几十万的数量级,远远超过了星光弯曲。 一旦突破,绝对是震惊世界的成果。 “因此,广义相对论仍然是当前研究的主流。” “而和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则是天体物理学。” “比如马上在4月份举办的世纪大辩论,其实就属于天体物理学的范围。” “其中用到的各种理论,比如光谱分析、脉冲计算等等,这些都是物理学的内容。” “此外,还有我最近在研究的恒星演化课题,其实也是物理学的延伸。” “我今年可能就会发表我的第一篇天文学论文。” 哗! 李奇维说话的语气很平淡,但是落在众人耳里却犹如惊雷。 尤其是爱丁顿,瞬间瞪大了双眼。 “哦,上帝啊,布鲁斯教授这么快就有成果了?” “难道他已经发现恒星能源的秘密,又或者搞清楚其内部结构了?” 爱丁顿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这也太夸张了。 布鲁斯教授可是才刚开始研究天文学不久啊。 世界上真的有这种天赋吗? 爱丁顿忽然觉得自己和布鲁斯教授一比,简直和废物没有多大区别。 这时,薛定谔忽然提了一个问题。 他虽然才来这里不久,但是已经深深喜欢上这里。 因为布鲁斯教授倡导平等、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 任何人都可以提出任何问题,不必因为对方的身份而担忧。 比如伊蕾娜,经常找他讨论问题,这让薛定谔找回了自信。 “教授,你说天文学是物理学的延伸。” “这和你选择研究天文学有关系吗?” “毕竟在我看来,或许化学、生物学更需要你的加入。” 李奇维听后,微微一笑。 “呵呵,提前和你们透露一点也无妨。” “我的这篇论文,虽然是天文学领域的,但是却用到了原子学的知识。” “这也是我想办今天讲座的原因。” “自牛顿以来,科学发展了几百年,早已不是当初互相独立的状态。” “物理影响化学,化学影响生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作为科学家,我们研究的方向要专一,但是我们了解的内容,要非常全面。” “比如一个研究晶体物质的化学家,如果他不了解X射线的知识,那么他很难做出成就。” “学科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这一点,哪怕在物理学内部也是一样。” “天体再庞大,它也是由一个个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学的某些理论,必然可以用在天体上。” “通过研究天体,或许可以反过来对原子学有裨益。” “而化学、生物对于这些方向而言,参考意义就比较小了。” “这就是我选择天文学的最大理由。” 哗! 这一刻,在场众人才体会到布鲁斯教授的用意。 原来他去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主席,还有如此深层次的原因。 很多人都以为天文学只是对方的爱好,只不过那只是谦虚的说辞。 布鲁斯教授是在走一条更广阔的道路。 他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薛定谔感受到了自己与大佬的区别。 他研究不同的方向,那就是真正独立不同的课题,相互之间没啥关系。 然而布鲁斯教授,却是从系统的高度,整合所有体系,为己所用。 这种境界让薛定谔望尘莫及。 当然,他羡慕也没用,因为这需要极其敏锐的物理视角。 不然的话,你怎么知道原子学的那些内容,对天文学至关重要呢。 反过来也是一样。 说白了,这是顶级物理大佬的专属,一般人玩不来的。 此刻,薛定谔才明白今天的讲座有多么珍贵。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看着众人震惊的样子,李奇维继续说道: “接下来是量子论。” “毫无疑问,它仍然是目前最神秘的理论。” “第四量子数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发现,又或者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反常塞曼效应却横在那里,等待着物理学家去解释。” “此外,光的波粒二象性,也需要被纳入量子论的体系。” “从量子的角度,解释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我个人也在重新审视量子论,这个理论目前有一个巨大的问题。” “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它明明研究的是量子这种非常规的对象,但是使用的却是经典物理学的概念。” “这其中的不协调性,是我在思考的切入角度。” “我认为应该从更本质、更高的一种视角,去看待量子论。” 这一番话,在场的也只有爱丁顿、薛定谔等寥寥几人能听懂。 因为实在是太深刻了。 当然,他们也仅限于听懂,完全没有任何看法。 “最后就是原子学了。” “卢瑟福教授发现质子,让原子学一跃成为当前实验物理学最火热的方向。” “至少据我所知,现在各国几乎都在研究原子核,希望找到所谓的中子。” “我们的伊蕾娜也有这个雄心壮志。” 人群中的伊蕾娜听到自己的名字,忽然有点不好意思。 她之前向李奇维放出豪言壮语,说一定要最先发现中子的存在,为布鲁斯叔叔的理论正名。 但是一段时间的研究下来,她觉得自己有点年轻了。 卢瑟福教授能引起轰动,果然不是那么简单。 原子学的实验太难做了。 人类通过显微镜都看不到的存在,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原子学几乎就是量子论的根基。” “它的发展,未来必然会对量子论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我这个研究所虽然名字叫量子研究所。” “但是不代表它就只研究量子论。” “物理是一个大的体系,要想做成最重要的成果,就一定善于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此刻,众人忽然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 那就是以上四个物理学最前沿方向,布鲁斯教授全都有涉及。 而且不是简单的尝试,对方在每个领域都做到了最极致、最巅峰。 这是何等的伟大与不可思议。 所有人都产生一种渺小的感觉。 最后,李奇维总结道: “这四大方向并不是物理学的全部。” “或许还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你们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果然,没多久。 一份来自德国的信,让物理学界沸腾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