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应该不太喜欢打仗,她总是追求最小的伤亡,最小的代价,其实这是有些可笑的,但她真的做到了,比如会为战俘找好出路,会为平民谋取安定生息。
虽悯世却不迂腐。
如果我也只是平民百姓,我想我亦会如她所言,爱国护国。
但我不是,我才不甘于当一个无足轻重的,浑浑噩噩的小官。
我并未掩饰过我对地位和权力的渴望,它们与我的理想理念一起构筑了我李斯。
所幸我遇到了王上,能理解我,认同我,满足我的野心勃勃,与我一起开疆拓土,一点点描绘一个大秦的宏图。
然后也遇到了殷灵毓,在我诸多的构成中又增添了一些属于民家的色彩与光辉。
李斯从哪里来?
李斯亦从民中来。
殷灵毓走之后,王上默然许久。
其实谁都一样吧,师弟,老师,还有其他人,谁不遗憾。
我么……我愿意在此落笔,其实亦已说明了许多东西。
但事实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月有盈亏,天有四时,此乃常理。
只是……
人生多憾,逝水恒东。
—————————
【吕不韦篇】
“项羽!”
“叫你家大人来!”
我被气的捂住胸口大喘气。
这死小子!学啥啥不会,打架第一名,吃饭吃得多,睡觉睡的欢,就是不读书!
教了他半年感觉折寿都能折掉另外半年了。
大秦学宫作为我养老的地方,哪里都好,就是有些学生十分叫人头疼。
项羽就是一个。
又倔又傲气,入学时就开始争着当老大,要不是张良,刘邦,陈平,韩信等人联手摆了他好几道,都不知道他还要祸害多少不擅武艺的其他学生。
刘邦也是一个。
他的岁数,混在张良等人中其实多少有些偏大了,而且也不太会读书,游手好闲,招鸡逗狗的,贱兮兮,欠嗖嗖,但他就是有这个谁都讨厌不起来的本事。
陛下最开始也是被他气到过的,后来干脆无视他的犯贱,毕竟他也的确是算有本事的人才。
对于这样的人,陛下容忍度向来还不错,所以才送进学宫补课来了。
跟他一起来的萧何,虽然不必再读书,然而和张良,陈平倒是关系很好,所以有时也会前来探望。
我还是比较喜欢张良陈平这样的学生,省心省力,不气人,还好教。
女孩子们倒是省心很多,有个很优秀的姑娘叫吕雉,听说她在争取说动她家中的姐妹也都来学宫。
陈平好像还在给她打工,毕竟他是哥嫂养的,他还未入朝,却不想一直吃白饭,而吕雉出身富贵,家中不缺钱财,只是大人比较迷信相面,吕雉劝不动,干脆雇人一直念叨他。
算了,天天被气也不是个办法,干脆就写出来吧,背后把他们这些臭小子臭丫头全部蛐蛐一顿,发泄出去,心情自然就舒畅了。
叫什么呢……就叫杂谈随记好了。
于是我提起笔。
留下属于这个新旧交替时代的许多细小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