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张辽想揍他。 至于陈宫和贾诩,自然一起随军。 吕布还想留下一个,张祯坚决拒绝。 武力方面,吕布堪称当世第一猛将,可惜脑子拖了后腿。 所以陈宫、贾诩必须跟着,否则她不放心。 其实她也想跟去看看,但野生稻谷苗送来了,须得赶紧培育。 具体操作人她也想好了,氾先、卫成,以及自家哥哥张五郎,大名张祈。 趁吕布等人未走,她依照前约,将三人带到大将军府,请吕布、贾诩过目。 吕布没什么话好说,贾诩却详细盘问了氾先和卫成。 ——没问张五郎,因为用不着,张家早和大将军府在一条船上了。 盘问完,请氾、卫两家的家眷到长安居住,宅院由大将军府安排,吃穿用度,大将军府也会负责。 氾先知道这是以他家眷为质,但看一眼张祯,点头同意。 来时她就说得清楚,要传他一项绝技,因事关重大,大将军府必须确保他的家眷不被别人所收买。 这是常见的作法,他能接受。 而且他也信任张祯。 卫成则是欣喜若狂,感恩戴德。 有大将军府的照管,他的妻儿就不会被饿死,也不用怕兵祸! 别说还要传他绝技,就是让他去死,他也心甘情愿啊! —— 半个月后,高顺率先头部队出发。 与他一道的将领,还有臧霸和曹性,留成廉继续守郿坞。 新收的于毒,也在其列。 沿途布告各地,王师出行,无需惊慌。 又过半个月,两万凉州军来到长安,率军的是李傕和皇甫六郎。 稍作休整,追随吕布扑向徐州。 魏续、宋宪、郝萌、侯成等大将也随行。 朝中没了吕布,大臣们如同减了份巨大的压力,似乎连呼吸都更为顺畅了。 就有人动了心思,找王允商议换个可控的大将军。 例如朱儁或皇甫嵩。 与吕布比起来,他们才是自己人。 王允惊得摔落了手中的茶盏,怒道,“你们疯了不成?此战若胜,朝廷又添威仪!” 来人叹道,“朝廷是添了威仪,可吕布也成大势,再难打杀!” 王允:“......为何非要打杀吕布?” 来人似是很吃惊王允会这么说,“我等让吕布为大将军,只是权宜之策!他若尾大不掉,必成后患!” 王允无奈地道,“可若是没了他,谁来保关中、保君王?” 来人:“我们还有皇甫将军,朱将军,杨将军,李将军!” 王允冷静地摇头,“不,事实已经证明,他们不行!” 他们若行,也不会让吕布出头。 来人很激动,“可吕布若回来,董卓之祸又将重演!” 王允:“吕布不是董卓!” 他越来越看不透吕布是个什么人,但绝不会是另一个董卓。 停顿片刻,又道,“你们走罢,我就当你们今晚没来过!” 来人只得失望地告辞。 当天晚上,他们的对话就呈上了张祯的桌案。 吕布离开前,将一应事务委托给她,为免误事,她直接搬到了大将军府。 看完笑道,“山中无老虎,猴子就想称大王!” 张辽言简意赅,“杀不杀?” 心情不是很好,不想说话。 张祯:“杀!” 大军出征,最忌讳的就是后方生乱。 谁敢在此时挑事儿,她就敢让对方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但杀也有方法,犯不上用私刑。 次日正逢大朝会,当堂揭露三人勾结袁术,意图颠覆朝纲。 且证据确凿。 她没有冤枉这三人,他们确实收了袁术的贿赂,想让朝廷陷入混乱。 刘协大为光火,下诏斩立决。 他奈何不得袁术,还奈何不得朝中臣子? ——本来也是奈何不得的,但有神悦姐姐给他撑腰! 那三人家财尽数抄没,至于田地,张祯提议归入皇庄。 没人有异议,不敢。 王允看得心惊肉跳,张祯走到他身旁,微笑道,“满朝文武,唯司徒大人最为忠心!” 这是给王允吃的定心丸。 王允怀疑她在自家安插了探子,偷听到他与这三人的对话。 但他没有证据。 那晚他若选错立场,此时大约也人头落地。 沉默良久,道,“要论忠心,老夫及不上你与大将军!” 张祯一笑,搀扶他下朝。 有了这出杀鸡儆猴,朝堂变得很和谐,大家团结友爱,其乐融融。 张祯也能常常下乡,一边督促农桑,一边看氾先几人搞杂交稻谷。 第145章 神悦,我们有大麻烦了! 杂交稻谷三系法的原理,张祯已尽数教给氾先、卫成和张五郎。 但她知道的也只是理论,具体怎么做,还得靠他们自己。 ——有时候她感觉自己像是在干某销,嘴上说得叭叭响,实际本事一样也无。 好在大家都很给力。 氾先为主,卫成、张五郎为辅,建立了一片实验田。 将那六株野稻谷苗好生种下,精心照顾。 可惜这几株稻谷苗中并没有天生不育系,是正常的雌雄同株,只能在开花时遏制雄花,保护雌花,与氾先挑选出来的父株进行人工授粉。 虽不知最终结果如何,眼下看来进展还算顺利。 前方战报不断传来。 吕布已到达徐州,正与曹操对峙。 但说是对峙,实际上只是没有大规模开战,高顺已率领陷阵营与曹操部将小小的打过几场,每场都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