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5章(1 / 1)

袁术忌惮孙策,不肯将孙坚的部众还给他,只打发他去找舅父吴景。 孙策本来都要去了,长安忽然遇上大事。 周瑜提议,不如趁机向朝廷表一表忠心。 若是顺利,便可出言借兵。 若是不顺利,也能得到朝廷表彰。 眼下他觉得非常顺利。 他也知道,朝廷会封他为卫将军,定是吕布特殊照顾。 那么借兵应该也不难。 第176章 种田、养兵、平天下、镇四海 吕布目光扫过张祯和陈宫,含笑问道,“贤侄欲借多少?” 这两个聪明人。 孙策还没进京,他们就想到了他可能要借兵。 还让他放心大胆的借。 说是刘表在荆州一家独大,正需要有人去分一分他的权,孙策就很合适。 “五千足矣!” 孙策铿锵有力地道。 只要五千,他就能击败黄祖为父报仇,并占据一块地盘。 吕布豪迈地道,“五千少了,叔父借你两万!” 孙策:“......不瞒叔父,恐粮食不济。” 若只是五千,掏空他和周瑜的家底,勉强能供应。 两万不行,供不起。 吕布微笑,“自带粮草。” ......这么好? 孙策单膝下跪,感动地道,“多谢大将军,多谢叔父!” 周瑜虽然怀疑吕布有什么阴谋,但是也没在此时说,跟孙策一样行重礼。 孙权也跪,眼泪汪汪地道,“多谢叔父,叔父最好了!” 看他那样子,似乎很想扑到吕布怀里痛哭一番。 张祯心里嘀咕,这小子很会啊! 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威胁。 在正向PUA吕布这方面,孙权小同学似乎无师自通。 明明只比诸葛亮和刘协小一岁,却表现得像个软糯稚童,也不知道是不是装的。 吕布朗声笑道,“我等叔侄,不必客气。” 又道,“不过,北军不善水战,还需你们训练一番。” 他要借出去的,是刚收服的反军。 按自愿原则,约有十万反贼还愿继续投军,其余的都想种田。 神悦临时招募的十万龙城预备卫,留了两万,别的也各回各家。 这两支队伍,神悦合在一起,取名龙城军,很霸气。 借给孙策的那两万,就当练兵了。 何况,借出去的兵,不一定要收回家里,留在外面占地盘更好。 孙策:“此为应有之义,无需叔父多言!” 略顿一顿,掷地有声的说,“叔父今日助我,来日必十倍还之!” 虽是求人,却无自卑瑟缩之意,依然昂扬。 吕布抚掌大笑,“好,这才是男儿志气!” 亲自扶孙策三人起身。 张祯觉得他也挺神奇的,跟孙策、周瑜站在一起,居然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 当然了,不是容貌,而是那睥睨众生的气势。 —— 次日,张祯和陈宫去驿馆拜访荀彧。 贾诩没去,是因为他这一路上已经说得够多了,而且大将军府也需要人留守。 荀彧想着他们也该来了,令人上茶水点心。 “文若先生,别来无恙?” 陈宫与荀彧是认识的,率先问好。 荀彧笑道,“多谢公台先生挂念,尚可,尚可!” 看向陈宫的目光带着探询。 他记得这位老同僚在曹操麾下时,经常皱着眉头,仿佛心里压抑着火气,很暴躁。 可现在看他,眉目舒展,心平气和。 吕布待他应是极好。 “文若先生,久仰大名!” 张祯笑着施礼。 荀彧回礼,目光深深,“彼此彼此,某对张大人也是仰慕已久!” 第一次听说张祯,是她舌战群臣,助吕布谋得大将军之位。 之后她的事迹更多了。 每一件,都刷新他对她的认知。 张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猜测、分析了很多,但见了本人,却觉得张祯就该是这样。 不能用男女、老少、出身去限定她,她就是她。 他所有的猜测和分析,都不如她本人之万一。 贾诩说对了,他见到张祯之后,的确很喜爱。 寒暄完毕,张祯开门见山地道,“文若先生,我欲表你为尚书令,如何?” 荀彧也直接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大将军的意思?” 张祯一笑,“我与大将军,向来无二意!” 无二意。 荀彧暗想,若是普通女郎这般说,指的定是私情。 但她是张祯。 她没把自己当成依附于吕布的普通女郎,而是当成铁骨铮铮、一片丹心的汉室忠臣。 而且还聪慧过人。 她说这句话,是在暗示她能掌控住吕布。 “常听人说张大人志向远大,欲匡扶汉室,不知如何匡扶?” 荀彧又问。 张祯轻笑,“种田、养兵、平天下、镇四海!” 荀彧:“......此言略显空洞,能具体说说么?” 张祯叹道,“文若先生,光说是无用的,口舌之论,再精彩也是虚幻,风一吹就没了。” 陈宫听得想笑。 一个最擅长说话的人,在这儿说什么口舌之论是虚幻。 她也不脸红。 就听张祯继续道,“不能听我怎么说,得看我怎么做。文若先生,我自去年入大将军府,未有一日懈怠,虽德浅才薄,也做了一些事情。先生以为,我做得还好么?” 荀彧沉默片刻,道,“极好!” 好得出乎世人的预料。 此时,张祯若是长篇大论,他兴许还心存疑惑,挑出错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