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1 / 1)

可她没说,而是让他以她所做的事去判断。 那就只能评个上上等了。 毕竟,换了他或任何人,都做不到她做的那些事。 张祯又诚恳地道,“汉室,非我一人之汉室。未来如何,还需诸君共同努力!” 闻听此言,荀彧不再犹豫,拱手道,“尚书令之外,某再求一中郎将!” 张祯喜道,“好!” 荀彧求中郎将,是表明愿意加入吕布的团伙。 不,不是团伙,是团队! 她早就知道,想让荀彧加入,绝不能言语忽悠,要摆事实。 他会自己想通。 也许,他早就想通了。 那就快把你的小伙伴们也叫来吧,尤其是鬼才郭嘉! “曹将军那儿,先生不用担心,大将军会与他说。” 荀彧微微摇头,“不必,我早与他说过,要留在朝中。” 陈宫在一旁道,“他能答应?” 张祯感觉,自己像是听出了一丝阴阳怪气。 荀彧微笑,“公台先生,曹将军也很大度!” 曹操有些意见,但那也是人之常情,最后也表示理解了。 陈宫:“哼,我看他......” “我怎样?” 一人在屋外出声。 张祯睁大眼睛。 能体验一把正版的“说曹操,曹操到”,感觉还挺好玩。 陈宫:“......谁人不知,曹将军大度,且仁厚!” 还是没忍住,讽刺了一句。 第177章 姨母是大美人,还寡居,正是老曹心水的那一款 曹操大步迈入,与张祯、荀彧见过,目光复杂地看向陈宫。 “多日未见,公台风采不减,看来还是长安的水土更养人!” 陈宫淡淡道,“长安人杰地灵,政通人和,确实比兖州更适宜。” 曹操扯扯嘴角,“是么?那你是来对了!” 语气酸得像是刚吃过青梅。 张祯左看看,右看看。 ——这浓浓的离婚夫妻再会即视感是肿么回事? 陈宫仿佛是闹着要离婚的一方,曹操是不想离的那一方,但又想让他到外面吃吃苦,便同意离。 结果再次相见的时候,发现人家根本没有他预料中的落魄,还越过越好了......他高兴得起来才怪。 张祯轻咳一声,喝茶转移注意力。 不能再想了,再想就更诡异了。 也不能怪她脑洞大,陈宫还真是曹操的白月光、意难平。 演义里,曹操刺杀董卓未成,离京逃亡,逃到中牟县被抓住,当时陈宫是中牟县县令,感佩其忠勇,弃官跟着他逃。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比雪中送炭更珍贵。 虽是演义故事,但作者会这么写,也是因为这两人情谊不一般。 陈宫属于曹操阵营的原始股,比荀彧还早。 曹操能得兖州,陈宫当居首功。 当时曹操只是东郡太守,兖州刺史刘岱镇压黄巾军时战死,陈宫就为曹操谋划,前去游说兖州别驾、治中等官员,又得到了济北相鲍信的支持,迎曹操入主兖州。 之后曹操讨伐青州的黄巾军,得降卒三十多万,人口百余万,才算是成了威震一方的诸侯。 一切蒸蒸日上的时候,陈宫却发现曹操与自己三观不合,生了离意。 张祯随便代入一下,就能体会到曹操的心情。 大概又是恼火,又是不解,还有些委屈。 ——我都这么厉害了?你为啥还这么挑剔? 估计直到打败吕布,心里这股气才能出尽。 ——陈宫啊陈宫,你背弃我选的吕布居然是这种货色,肠子都悔青了罢?来,回来我这儿! 偏偏陈宫宁愿跟着吕布一起去死,也不愿意重归他麾下。 这对曹操定然是个沉重的打击。 最后那一天,曹操志得意满,笑问陈宫“今日之事当云何”,颇有种“曾经你对我爱搭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感觉。 当然了,只要你肯攀,我还是让你攀,甚至求你攀。 但陈宫说“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死自分也。” 然后曹操就慌了,各种劝解。 但陈宫还是存了死志,不顾众人的阻拦,疾步出去等着行刑。 曹操无奈,只能哭着相送。 陈宫态度决绝,头也不回。 张祯看着曹操,心里无端浮上一句话,少年不得之人,终将困其一生。 中年不得之人,也很难释怀呀。 陈宫对曹操也不是全盘否定,自己慷慨赴死,把老母妻儿托付给他。 曹操为陈母养老送终,发嫁其女,一直厚待。 ——哎,真是好一出爱恨纠缠的悲情大戏! “张大人,尝尝这蜜饵,我从家中带来的!” 荀彧轻声道。 她脸上的表情好生奇怪,在琢磨什么呢? 张祯:“呵呵,多谢先生!” 脑海里的陈曹苦情戏也顺势谢幕。 陈宫和曹操还在继续说话。 曹操:“长安虽好,非君故土。” 陈宫:“兖州也非汝之家乡,何不回去?” 曹操:“......好男儿志在四方!” 陈宫:“呵呵,我亦然!” 曹操看他半晌,摇头叹息。 对张祯道,“让张大人看笑话了。” 这女郎长相极美,身段也婀娜,可在他眼里,她并非温香软玉的娇俏女子,而是比男子还刚硬的存在。 张祯含笑回道,“将军言重!你与公台先生乃是旧识,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要叙。” 心说你们再演点,不,再聊点,我还没听够呢。 曹操苦笑,“只怕公台厌烦于我。” 陈宫简洁地道:“未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