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答什么,言语之中,对主家也无敬意。 相视一眼,张祯慢慢道,“你的主子,真是刘焉?” 山翠抬头看她片刻,道,“不是。” 螺妹在一旁瞪大了眼睛。 这怎么回事?! 都把她搞糊涂了! 吕布也惊讶地道,“那你的主子是谁?” 山翠:“师君张鲁。” 她本来就是五斗米道的弟子,被师君安排到刘焉府上。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又对张祯道,“长公主殿下,师君有一封信给你,在我发簪内。” 本来这信应该单独给张祯,可螺妹这一闹,她再也找不到单独面见张祯的机会了,只能此时说出。 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贱人! 螺妹若真能迷住吕布,自己也道一声佩服,可事实是吕布都没多看她一眼! 就这,还想跟卢夫人暗中较劲? 真是毫无自知之明。 吕布微一示意,他的一名亲随上前,扯下山翠头上的黑木发簪。 这发簪纹理相连,浑然一体,毫无缝隙,若她不说,压根看不出里面是中空的。 亲随左旋右转,还是打不开。 张祯:“给她松绑。” 有这么多侍卫在,不怕她暴起伤人。 山翠手被松开,接过发簪转了转,也不知怎么操作的,簪身裂开,从中掉出卷帛书。 她飞快接住递给张祯,“长公主请看!” 师君交待她,到长安后不要轻举妄动,先观察张祯为人。 她若徒有虚名,信就不要送出,也不刺杀,就此留在大将军府上,当一颗长远的棋子。 为防螺妹碍事,大可先除之。 遗憾的是,她心慈手软,没先动手,反被其带害。 张祯不接,先用丝帕包手。 而另一边,吕布让亲随接过那帛书,伸长手臂,闭着眼睛用力抖动。 山翠:“......两位也太谨慎了些!” 吕布:“不能不谨慎,谁知道你们有没有下蛊。” 山翠:“......大将军,滇南苗女才会下蛊,我来自蜀地,也非苗女!” 吕布:“那就是下毒啰?” 山翠:“也没有!” 她会下毒,但信上无毒! 师君想交好张祯,怎会用那等手段! 这时张祯已包好了手,接过帛书细看。 张鲁先是问候她,表达对她的欣赏敬重之情。 然后论述两人的关系,都是留侯之后,都是道家弟子,本是一家人,天然就该亲近。 最后称她为贤妹,说要与她结盟,一人在朝中,一人在益州,大事可图。 吕布也凑过来看,不住呵呵,“贤妹?他也配!” 张祯又给陈宫、贾诩看过。 三人相处日久,极有默契,有些话不用说出来,交换几个眼色,就能达成一致。 张祯收好信,笑问山翠,“卢夫人派了螺妹,师君派了你,母子俩怎么各行其是?” 虽然都是想让她归顺,用的方法却不一样。 卢夫人盛气凌人,一言不和就想杀她。 张鲁则客气多了,讲道理、摆事实,仿佛真把她当成亲人。 母子俩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挺会演。 山翠:“不瞒长公主殿下,卢夫人的某些行事,师君也不是很赞同。” 不欲多说师君的家事,问道,“长公主意下如何?” 这样的事情,本该私下里说,出她之口,入张祯之耳,不给第三人知道。 可她看张祯这模样,似是已经完全掌握了大将军府,便也无忌讳,直接了当地问。 张祯笑道,“贤兄有命,我岂敢不遵!” 山翠半信半疑地道,“请长公主手书一封,由我送交师君!” 她事先猜测,张祯肯定同意结盟,因为这是两厢便利的事情。 这样的乱世,谁不愿意多个盟友? 可张祯这么快就做出决定,又让她觉得不太可信。 但不管怎样,一定要拿到张祯的回信,那将是个把柄。 “光写信有什么用?表达不了我的诚意。” 张祯微笑道。 山翠谨慎地道,“长公主的意思是?” 张祯一拍手,兴致勃勃地道,“我要上奏皇帝,表贤兄为汉中太守、镇南将军!” 山翠:...... 吕布:...... 这个贤兄,看来她是非认不可了! 无妨,多个大舅子而已。 第227章 错过这一村,就没这一店了 山翠盯着张祯看了数息,没看出破绽,不由大喜。 急切地道,“长公主真愿如此?” 张祯笑容真诚,“愿!正如贤兄所言,我们都是留侯之后,又都是道家弟子,自当相互扶持!贤兄高升,我脸上也光彩!” 山翠喜形于色,“没错,正是这个道理!” 自从来到大将军府,她都很冷静,哪怕被螺妹出卖,也没有失态。 这是头一次情绪外露。 张祯也理解她为何这么激动。 五斗米道的信众,被朝廷称为米贼。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朝廷对他们的定位。 而这五斗米道究竟是何人所创,其实也存疑。 一般来说,认为张道陵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之后传给儿子张衡,张衡又传给其子张鲁。 但是,很多史料中又记载,最早传播五斗米道的人名叫张修,被称为妖巫或巫人。 他在巴郡、汉中一带为人治病,治好后让病人酬以五斗米,因而号为五斗米道。 张角的黄巾军起事时,他也曾率信众在汉中起事,被汉中太守苏固镇压,不得已退回巴郡。 后来被刘焉招安,封为别部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