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时候,张鲁的母亲卢夫人已得到了刘焉的信重,张鲁也被刘焉封为督义司马。 初平二年,刘焉命张修、张鲁共同进击汉中。 张修杀了苏固,终于报得当日被赶出汉中之仇。 但没过多久,他也被张鲁所杀,信众被张鲁所夺。 张鲁家中,则是世代经营鬼道,其祖在青城山除鬼,以鬼道治民,将青城山改造为鬼域。 不过,他们所称的“鬼”,与后世所说可能不是一个含义,估计更近于神。 所以张祯觉得,张鲁大约是综合了家中的鬼道,以及张修的法统,成立了新的五斗米道。 初学者称为鬼卒,有所成称为祭酒,小头领称为治头大祭酒,张鲁这个最大的头领,自称为师君。 信众入道,也要交五斗米。 他还曾创立义舍,里面放着米面粮肉,任行人取食。 因而扩展迅速,很快成为一股强劲的割据势力。 但就算如此,张鲁的身份还是反贼。 虽然刘焉招安了他,给了他官职,可刘焉自身都不清白,朝廷又怎会承认他? 因此,她若表其为汉中太守、镇南将军,对张鲁来说意义重大。 从今往后,他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发展了。 山翠是张鲁的心腹,当然会为他高兴。 —— 张祯也未食言,次日果然上表。 小皇帝刘协看完,先是惊讶,随后露出笑容,立刻让人去拟诏书。 又问张祯,“皇姐,刘焉那两个儿子,是否也放回益州?” 张祯:“不但要放回去,还要封为前将军、后将军!” 历史上,刘焉的长子刘范联合马腾、侍中马宇、中郎将杜禀等人,想要诛杀已占据长安的李傕,兵败战死。 他兄弟刘诞虽未参与,也受牵连,被李傕杀了。 但这一世没有这些事儿,兄弟俩都活得好好的。 只是担忧被朝廷迁怒,极为低调,常年称病在家,不怎么露面,跟隐形人似的。 刘协笑道,“妙啊,朕与皇姐想到一处去了!” 张祯夸赞道:“陛下天资聪颖!” 她这不是客套话,刘协确实挺聪明的。 不需要她多说,就能明白她的用意。 生于宫廷、长于宫廷的皇室子弟,年纪再小也不是傻白甜。 刘协不好意思地道,“皇姐谬赞。” 顿了顿,幸灾乐祸地道,“刘焉就等着哭罢!” 在这个世上,他恨的人很多,刘焉能排到前列。 因为,就是刘焉提出,应当复立州牧。 这一奸计,害苦了大汉天下! 自此皇权旁落,诸侯林立,百姓只知州牧而不知天子。 刘焉,就是始作俑者! 张祯:“他若是哭得狠一点,只怕会死。” 真实历史中,刘焉就死在了这一年。 某天,治所绵竹突发大火,烧毁了他的州牧府、车乘等等,本来这也不算什么,重造就是。 但刘焉这人很迷信,认为这预示着将有灾祸,整日惶恐不安,将治所迁到了成都。 随后又得知两个儿子的死讯,伤心不已,引发了背疮。 三管齐下,人就没了。 虽然这次刘范、刘诞没死,但刘焉的麻烦也不会少。 封张鲁为汉中太守、镇南将军,不就是为了给他添堵? 张鲁,可不是安于现状的人,极有进取心。 刘协笑道,“他若死了,朕遥祭薄酒。” 张祯也笑,“陛下仁义!” 卢夫人有一点没说错,益州据有天险,的确难打。 刘备能得益州,靠的不是武力,而是他长久以来打造的仁义之名,以及一些智谋和运气。 曹操与刘备争夺益州的门户汉中,也是打了几年都没成功。 虽然现在朝廷占有优势,未必不能打下益州。 但光是修补入蜀的栈道,就得耗费极大的民力、物力、财力。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名份的张鲁,不会安于汉中,必然向周遭扩张,也就会侵害到刘焉的利益。 刘焉能容他么? 再迷恋卢夫人,他也不可能容忍张鲁坐大。 何况还有他的四个儿子。 张鲁若是听话,他们还能留他,若不听话,留他做甚? 历史中,刘焉死后,继位的刘璋就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理由是张鲁不听号令。 还曾多次派兵攻打张鲁,但都没打赢。 现在还多了刘范和刘诞,蛋糕没变大,分蛋糕的人却变多了,怎么能容许再多张鲁一个? 张祯都不敢想,这两家会乱成什么样。 还有,刘范是刘焉的长子,按礼法是刘焉的继承者,为人也算有勇有谋。 但益州的世族、高官,却更看好刘璋,因为他懦弱多疑好摆布。 这兄弟俩之间,也有一场纷争呐。 总之益州马上就会乱。 然而这也没办法,朝廷要是进军益州,乱子更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 刘协笑着笑着,忽然担心地道,“皇姐,你说张鲁会不会想到咱们拿他当刀使?” 张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又不蠢,当然能想到。” 刘协:“那他还敢接诏书么?” 张祯:“敢!” 有什么不敢的? 错过这一村,就没这一店了。 对于野心家来说,这是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阳谋。 张鲁可能一边骂她,一边欢欢喜喜地接诏书。 第228章 之前是他们想坐山观虎斗,现在自己变成了虎 “陛下真让我们去益州?!” 刘范和刘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