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2章(1 / 1)

蔡邕猛然睁大眼,怔了数息,捋须大笑,“好,好,好得很!” 心里感慨万分。 他原以为,自己生逢乱世,会死于战乱之中,不想乱世变盛世,他竟能活到汉室再度扬威的那一天。 能有此运道,都是托神悦的福。 那年若非神悦相救,他早已被王允斩杀。 张祯又道,“外叔祖,这一回,咱们得招些胡人。” 蔡邕默然半晌,道,“因为要让胡人当胡地的官?” 私心里,他不愿胡人入太学,因为入了太学,就有机会入朝。 可他也知道,胡地最好有些胡人为官,否则显不出朝廷的恩义,也会让胡人觉得不被接纳。 张祯:“正是!” 蔡邕迟疑道,“可胡人之中,唯有部分贵族略微识字,且才学浅薄,不通文理。到了太学,只怕听不懂博士所授。” 张祯早已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咱们得在太学里设个初级班。” 胡人也不乏智商超群之辈,但若论文化......那还是不论的好。 毕竟,就连中原富庶之家,都未必人人识字,何况以游牧为生的胡人。 蔡邕:“初级班?” 张祯:“对!专门负责教授胡人,并帮助他们理解中原文化。” 太学是汉室最高学府,普通大汉学子都跟不上,更别说胡人。 因此只能开小灶,办补习班。 没有经过中原文化熏陶的胡人,她也不敢派出去。 蔡邕:“......只怕太学博士们不愿意。” 张祯笑道,“非也,有一个人肯定愿意。” 蔡邕:“谁?” 张祯:“祢衡!” 祢衡平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骂人,现在让他骂个够。 蔡邕:“......仅他一个也不成。” 让祢衡去教胡人,他都想为胡人默哀了。 他今日来大将军府之前,还专门找祢衡谈过话,让他骂太学生时不要太狠,免得被骂的太学生哭天抢地。 张祯微笑,“外叔祖不妨告知博士们,教化胡人,近乎于圣。” 蔡邕:“......神悦,近乎于圣这种话,不可轻言!” 张祯受教,“外叔祖说得是,那就改成,教化胡人,功德一桩。” 蔡邕叹口气,“好!” 神悦想做的事情,总是能做成的。 将教化胡人与功德挂上,也确实能说动太学博士们。 张祯又嘱咐道,“教他们当官还是其次,最要紧的,是让他们学会忠诚于汉室!” 蔡邕心领神会,领命告辞。 而太学要招胡人这一消息,也在诸胡引起轩然大波。 尤其是在京为质的贵族子弟们,本以为此生只能像折翼的雄鹰一样困顿于长安,没想到还有展翅高飞的机会。 欢喜激动,奔走相告。 但凡识字超过一百,都勇敢地报名应考。 不识字的,也赶紧延请先生,临时抱佛脚。 对张祯歌功颂德,极尽赞誉之词。 张祯听来一乐,并不当真。 最终矮子里头拔将军,招了一百二十八名胡人入太学初级班,各部族都有,人数也基本相当,没引起什么纠纷。 正常招生这边,经过考核,入学的男生有六百零九,女生有二百八十四,都比去年多。 小皇帝和公卿们都很欣慰,张祯却感觉一般。 读书识字的人,总体来说还是太少。 但没关系,以朝廷的迅猛发展倒逼知识壁垒被打破,比她嚷嚷着普及教育有效得多。 初级班的学官是祢衡,没人跟他争。 除他之外,还有八名博士授课,蔡琰也在其中,并迅速成为初级班最受欢迎的博士。 初级班最不受欢迎的人,当然非祢衡莫属。 学生们私下里给他取了个外号,祢铁嘴。 张祯听闻后,只觉他们想象力比较匮乏,要知道,刘表、袁术他们给祢衡取的外号,可比这狠毒多了。 第426章 皇姐,白玉京建成之后,真的会是天上仙都,对么? “皇姐,这,就是白玉京?!” 宣明殿中,刘协激动地看着眼前的物事,目光中蕴含一些敬畏。 他从来没有如此直观地看到过一座城池,而且还是期盼已久的新都城。 宫室殿宇连绵不绝,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应有尽有。 虽然很小,却连城门上的铁环都看得一清二楚。 也能看清路旁种植的玉兰树、银杏树,以及正在爬树的几只隐鼠,玉兰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飞鸟。 街道疏阔整洁,屋舍错落有致。 张祯的眼神也满是惊叹,“是,这就是白玉京!” 这不是普通的建筑模型,是精致唯美的大型艺术品,本身就有极高的珍藏价值。 所用材料以木、石、陶砖为主。 每一个屋檐,每一扇门窗,每一片青瓦,都彰显着技艺之美。 涵盖了她知道的所有华夏古建筑工艺。 基础的榫卯技术、坡屋顶、抬梁式、穿斗式,古建天工斗拱、脊兽等等,全都能在其中找到踪影。 甚至可以说,这是华夏古建筑的巅峰之作,目前为止的建筑技艺之集大成者,足以传世! 看得出,秦书和他手下那群人,非常认真的在制作这个模型。 很可能是当成真的城池去建造。 此前,秦书跟张祯说,小样式约莫两三个月能制好,后来不断推延,用了大半年时间。 张祯想着慢工出细活,又是这么大的工程,谨慎些也无可厚非。 没想到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竟让人如此惊艳。 不由伸手轻轻抚摸,只觉温润光滑,散发着木质的清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