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后,因为朱伟光好奇而被朱元璋临时组建的小朝会散朝了。 那些被朱元璋指着后脑勺硬生生喷了一个多时辰的文武大臣们在老朱咆哮式的谩骂声中灰头土脸的离开了奉天殿。 临走时,每个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因为离开前朱元璋说了明话,这案子要实行株连制。 而且是主犯夷灭十族的那种。 十族啊这可是。 不光是沾亲,特么带故的都要跟着陪葬好不好。 好在老朱没有把话说死,如果有知情人愿意检举,那么事后不仅可以免除罪责,还能回家当个富家翁颐享天年。 所以,汤和等人的脸色很难看,尤其是洪武十五年时任六部尚书的李信、曾泰几人。 他们可以拍着胸脯跟朱元璋打包票,这事儿跟他们没关系,他们一点都不知情。 但他们无法挺直胸膛理直气壮的对朱元璋说他们身边的人跟这事儿没关系。 毕竟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事儿是他们手底下的人谋划的,他们不敢保证自家身边的人有没有参与。 所以,对于老朱这指着和尚骂秃驴的行径,他们很慌。 相当的慌。 因为老朱这话其实就等同于指着他们的鼻子要砍他们全家了,之所以现在不动手,只是缺一个明面上看得过去的由头而已。 至于证据。 呵呵,现在的朱元璋还需要证据? 有能让人死而复生的仙人在背后撑腰,天底下谁敢跟朱元璋摆谱? 你就不怕死了以后人家把你复活过来让你再死一次? 所以,他们走之前脸色白的吓人,有几个甚至腿软的站都站不起来,要靠别人搀扶才行。 当然,群臣之间的是是非非跟坐在朱元璋身边看戏的朱伟光无瓜。 在目送丑态百出的文武百官离开大殿后,他就被朱元璋拉着见到了历史上的另外一个牛人。 “……仙师,您之前不是一直想要认识认识咱那个不孝子么,这不,咱今天特意给您带来了。 逆子,还不赶紧滚过来跪拜仙师!” 奉天殿上,老朱扯着他身边脸蛋子愈发肿胀的小朱棣的耳朵,一边对朱伟光和颜悦色,一边将欲哭无泪的小朱棣扯到了脸皮剧烈抽搐的朱伟光面前。 然后,被扯得涕泪横流,就差哭出声的小朱棣捂着耳朵,泪眼婆娑的看着他面前的朱伟光哀嚎道: “大明不孝子朱棣,见过仙人,叩谢仙人救母之恩!” 说着,不等朱伟光反应,小朱棣就哭着对他面前的朱伟光咣咣了起来,把他面前一脸古怪的朱伟光看的一阵牙疼。 “哎哎哎好了好了好了,够了够了够了,可不敢可不敢,永乐大帝可不敢这样,小子可受不得您这几个头,这要传出去,小子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别别别,快起来快起来快起来……” 本能的起身就要去拉朱棣,结果对他梆梆梆的小朱棣听到这话,本来就因为未来的破事而被朱元璋揍得一肚子邪火没地发的他直接就绷不住了,趁着朱伟光弯腰的空挡,直接抱住了朱伟光的大腿。 “仙师啊,我我我,我冤啊,您是不知道,就因为未来的我抢了朱允炆的皇位,我爹现在是对我一天一小打,两天一大打,巴掌鞋底棍子皮鞭轮着来! 我我我我我,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啊。 您看看,您看看把我给打的,自从召回应天我就没过过一天舒坦日子,光顾着天天挨揍了。 仙人,我求求您,您就帮我跟我爹说一句,让他放过我吧成不? 我给你磕头了! 磕大头了! 我踏马就不明白了,造反的是未来的我,我爹这个糟老头子为啥要找现在的我泄恨啊! 有本事去找那劳什子永乐大帝啊,我特么只是燕王,我现在是燕王,不是那什么狗屁永乐大帝! 为啥就揪着我不放呢……呜呜……这日子没法过了,真的没法过了……太疼了,太特么疼了啊,呜呜……” “……” 看着眼前这个抱着自己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家伙,朱伟光无语了。 不仅是他,他面前的朱元璋,乃至光幕外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的‘建文朱棣’与‘永乐朱棣’也无语了。 一个缩头缩脑的摸着鼻子左右而顾其他,一个一边捂着嘴干咳,一边心有余悸的摸着自己的老脸,看向光幕的眼中满是局促与惶恐。 囊的,多年不见,老爹还是这么狠。 瞧瞧那脸肿的,都快赶上屁股了,看着就疼,真惨…… 还好那是洪武十五年,老爹想揍我也找不到我,要不然咱这老胳膊老腿的,还不得被那糟老头子给拆咯? 作者:永乐帝你确定你爹过不来? 老朱棣:??? 狗作者你啥意思? 别跑,给朕说清楚! 狗作者我%¥#¥%…… … “……哭哭哭,就知道哭,瞅瞅你那德性,咱不就是来之前揍了你一顿吗,至于抱着仙师又哭又嚎的? 咱还没死呢,你个孽畜就给咱嚎上了?给咱滚起来,再哭小心咱还揍你!” “仙人,你看他!!” 就在这时,洪武十五年奉天殿内的朱元璋忍不住了,当着诸天帝王将相与他面前朱伟光的面,脱下鞋底子就准备执行家法,却被朱棣一溜烟的躲到朱伟光身后躲了起来。 而后,看着那缩头缩脑藏在朱伟光身后的家伙,有心上前,却又怕失了身份被朱伟光厌恶,最终只能气急败坏的提着镶了金边的鞋拔子对躲在朱伟光身后躲猫猫的朱棣呵斥。 对此,被俩人夹在中间的朱伟光啼笑皆非,沉默片刻,趁着朱元璋换气的空挡主动开口打断了两人的闹剧。 “好了好了,陛下听我一言,其实从武治来说,永乐帝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也许他不是一个顺从乖巧的好儿子。 但我可以保证,他绝对算得上一个英明神武的雄主,大明十六帝中,能在武略上胜过他的仅有陛下您一人。” 话落,正叉腰对着朱棣破口大骂的朱元璋一怔,旋即抿着嘴沉默了下来。 而躲在朱伟光身后转圈圈的朱棣则脸色一喜,眼中精光闪烁间,正准备顺杆往上爬,却被朱伟光接下来一句带着调侃意味的话震蔫在了原地。 “但也仅限于武略了,这家伙好武,也尚武,让他当皇帝,容易走上穷兵黩武的霸权主义。 而霸权主义是很容易滋生武装割据势力的,也就是俗称的叛将。 到时候国力靡费,军队失控,叛乱四起,很容易对国家的统治造成打击。 所以相比于皇帝,这家伙其实更适合当一个开疆拓土的统兵大将。 至于皇位,我个人认为太子殿下其实比永乐帝更适合。 太子殿下虽然没有展现过武略上的天赋,但其治国与政治上的手段与眼光同样是大明十六帝中仅次于您的存在。 而自古以来,不论哪个朝代都是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因为打天下时,面对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 可到了治天下的阶段,帝王面对的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人心了。 到时候怎么做,怎么分辨善恶忠奸,极其考验一个人的心智。 这一点,说实话,陛下您不如太子殿下。 您的性格太暴烈,比较崇尚武力,不如太子殿下温和。 至于永乐帝…… 他虽然能征善战,也足够聪慧,不缺政治眼光,但这家伙缺乏耐心,喜欢,或者习惯了军队那一套。 做起事来虽然不能说跟您一模一样,但也相差无几,喜欢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少了一些政治柔性。 所以要是按我的想法,大明的未来应该在他们兄弟二人身上,而不是单独的某一个人。 至于其它的细枝末节,在大明千秋万代的基业面前,其实并不是问题。” 因为听到朱伟光有回护朱棣的意思而心情有些沉重的朱元璋被这一番话说的眉开眼笑,当朱伟光话音落下后,虽然已经在很努力的克制了,但那不住往上挑的嘴角与眼中逐渐浓郁的得意连光幕之外的诸天帝王将相都能看得出来。 “啊哈哈哈,是吗?仙师说笑了说笑了,这两个臭小子一个闷葫芦似的整天就知道劝谏。 另外一个整天琢磨着倒反天罡造咱的反,实不相瞒,这俩玩意咱是看着就来气。 要咱说,这两个臭小子还差得远,哪里当得起仙师您这般夸赞,哈哈哈……” “……” 伴随着朱元璋那满是得意的笑声,诸天万界渐渐陷入了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