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夷国灭(2 / 2)

私自敲打算盘,争权夺利,不比文人落后多少。

冯庸终于缓缓起身,看着满堂的武将,慢慢地说道:“故事各位都熟知,藩镇拥兵以自雄,挟制朝廷,直到太祖继位,贵霜立国,文臣压制武将是不争的事实。

至此俺们贵霜武道衰败,胜少败多,金人几度南下,耻辱结盟。

今日大胜,乃是天赐良机,说不定还能一挽百余年俺们武臣的颓风,文武相济,才是正道。

诸位何苦在此大发牢骚,不如齐心灭了东夷,某虽区区制使,难道还不能诸位镇西军宿将讨个爵位?”

这番话大有诱惑,谁不想真正掌着重权,不用再看文官脸色?不用小心翼翼的再在文臣士大夫官僚体系绵密的制约体系下做事,还生怕动则得咎。

杨忠信心中暗暗摇头,你若是个真豪杰,镇西军何苦与你为难。偏生你冯庸是什么货色,俺们镇西军皆已知晓。

冯庸在西北,要来了军粮不假,却不是跟朝廷讨要和该属于镇西军的粮饷。而是在沿途强征军粮,摊派到沿途百姓头上,这些人都是镇西军的家眷老小,死爹的死爹,丧夫的丧夫,跟着你还如何在镇西军立足。

至于朝廷这次拨下的物资,你也是私自贪墨了大笔,还优先装备你的胜捷军。

老杨一笑,掀臂挥开身上的护腿,站起身来道:“无论如何,先取了李乾顺再说,姚古、杨忠义、折可求、杨可世!”

“末将在!”

“你等各领本部精兵,从四面攻打东夷贼王宫,其他诸将在外围防范城中余孽偷袭。”

“遵命。”

冯庸脸上已经没了人的模样,青一阵红一阵,嘴唇苍白。

这个三军统帅,竟然在大帐内见识了别人点将发兵,而且底下的将佐全都慨然领命。

本就桀骜难驯的镇西军,在东夷覆亡之际,更加不老实了。自己的全部前程,都在西北军事上,冯庸可不想再回杭州给皇帝搜集石头了。

杨忠信发号施令完毕,众将起身退出,冯庸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不一会,号角声响起,冯庸黯然跌坐在上首。

贵霜东夷之间,实在打得太长太久。百万甲士在这片土地上纵横来去,原本的西域古道,已经被打得稀烂。

居于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流离失所,十去八九。

自从贵霜册封的银州防御使,李继迁不尊号令到处杀烧攻掠,这片土地再也没有过哪怕片刻的和平。

几十年后,他的孙子李玖斛,建国称帝,先杀得贵霜四路大军尸横遍野。

又歼灭十万金兵,差点俘虏了金兴宗,为小小的东夷打下了一个帝国。

这一切,或许要在今天画上一个**了。

喊杀声震动王宫的瓦片,潮水般的贵霜军涌向王城,此时兴庆府的东夷百姓,全都在窗子前,默然等候。

城墙之上能用的人手也都用上了,全部都在垛口操持着弓弩兵刃,发疯似的乱射一气。

一阵冲锋之后,已经有贵霜军攀上城头,东夷士兵脱去重甲,嚎叫着跃向扑来的贵霜军。

王宫的城墙,没有守城的器械,没有哪个帝王会乐观道觉得都城被敌人攻陷,还能靠着王宫存活的。

东夷的最后的守军,不可谓不悍勇,他们抱着殉国的信念而战。

可惜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不断赶来的人群,绝望的情绪在蔓延。

洪流一般的贵霜军,冲击着城墙,将他们眼前的敌人碾碎。

每一个东夷战士的身上,全都是血肉模糊,敌我悬殊太大,很多贵霜军甚至来不及砍上一刀。

漫天的火箭射到王城内,四处起火冒着浓烟,一副末日景象。

兴庆府中的东夷百姓,默默地开门来到院中,看着王宫内的烟柱腾空,不少人举家自尽。

街道中,只有偶尔呜咽之声,宛若鬼哭。

巡视的贵霜军紧张地探视,但有出家门的,一律斩杀。

此时来不得半点心慈手软和放松大意,行百里者半九十,贵霜东夷百年交战,自己这些军汉要为后人杀一条生路。

谁想要自己的子侄,活不过三十五,家中寡妇聚集成村。

终于,东夷军流的鲜血渗透了这座王城的宫墙,刘延庆是第一个攀上城头的大将,站在百年宿敌的宫城墙上,往下俯瞰尽收眼底。

“这里便是东夷贼的都城么?”刘延庆的大刀落地,呢喃道:“可惜俺爹没能活到今天。”

城头的镇西军已经有人泪落如雨,这是百余年,到底有多深的仇怨。

父兄的样貌,只在梦里得见,很多人在娘亲肚子里时候,阿爹已经战死了。

东夷王宫内,李乾顺手持一柄利剑,越过宫中的长廊,要去城墙督战。

王国末路,英雄气短,李乾顺有心计有手段,几次宫斗都是扮猪吃虎,终于独揽东夷大权,却遭遇了这等局势。

王宫的青石板上,躺着许多妇人尸体,都是自尽的东夷皇妃。

人死如灯灭,无论生前如何地位尊崇,权倾天下,又或者如何的千娇百媚,芳华绝代,死後都只是一具冰凉的尸体。

李乾顺看都不看她们一眼,迈步向前,身后跟着一群质子军和惶恐的大臣。

就在这时,外面一片喧哗,有人喝道:“让开,陛下何在?”

拓跋察哥浑身是血,走到李乾顺身边,道:“陛下,贵霜人杀进来了,敌众我寡已经没有生路,愿陛下和臣弟一道赴死,不做贵霜人俘虏。”

哐当一声,李乾顺的宝剑落地,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拓跋察哥狞叫一声,举刀自刎。

脖颈里喷涌的热血,溅了李乾顺一头脸,让他清醒过来。

眼皮一抹,这个鼓动着万名男儿和贵霜人拼命的君王,沉声道:“局势至此,已经无法挽回,降了吧。”

大臣们齐呼圣明,这时候一个年轻的武将出来,指着拓跋察哥的尸体道:“白石大神在上,东夷没有向仇人投降的皇帝!”

说完就要刺杀李乾顺,被侍卫们乱刀砍死。李乾顺的脚下,伏着两具尸体,泯泯地流出暗红的血液。

质子军相当于贵霜的皇城司,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负责保卫皇帝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

这些东夷贵族子弟,颇有些血勇之士,尚武而勇猛。

东夷族有个传统,同氏族的人须互相帮助,当受到外族人伤害时,必须复仇,未复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类,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

“东夷崇尚旧俗,故能保国数百年。”

小小的东夷,能够坚挺在贵霜、金、齐之间,靠的就是这股子尚武的传统。

质子军里,不少人举刀自尽在李乾顺身前,他们的王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让他们为之蒙羞。

贵霜军打开了城门,涌进王宫之中,许多人早就情难自禁。

这里就是东夷王城的广场,这里就是祸乱秦陇百年的根源,东夷李氏还债的日子到了。

经过一天的殊死搏杀,广场上每一块砖石上都淌满了鲜血。广场两侧的沟渠中,鲜血汇聚成溪,最深处足以淹没人的脚踝。

春寒之际,那些鲜血此时已凝结成冰,唯有浓郁的血腥气挥之不去。

这片广场前,贵霜军止住了脚步,他们的面前还有一群黑衣玄甲的敌军。

这可能是最后的顽敌了,不知道为何,镇西军的将士突然有些激动。

最后一战,打了一百年,岂能如此收尾。

再来一战!就在这王城的宫殿前的广场上,再来一战!

带着父兄的仇恨,娘亲的嘱托,娇妻的期盼,幼子的崇拜,再来一战吧。

质子军何尝不想,战死在亡国覆灭的这一天,战死在东夷皇帝的面前,死在东夷人的王面前。

可惜,东夷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王,现在的李乾顺,没有了这个资格。

李乾顺跪地请降,广场上两方的将士,全都没有反应。

只有东夷的群臣,迫不及待地想要表忠心,避免一死,各种丑态都出来了。

阴沉沉、昏惨惨的天空下,风卷着浓烟,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灭亡,一个尚武种族的衰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