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加林提起笔,正要开始写稿子之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
知道高加林办公室电话号码的人不多,除了家人也就是几个主编。这些主编都清楚他的工作习惯,通常只在周一上午打电话过来谈事情。当然,若真有急事,对方也会发电报到他家,电报员会把电报送到高加林住所的。
现在电话响起了,高加林判断,八成是《今古传奇》的主编来催稿了。
高加林放下笔,拿起电话听筒,“喂,您好,我是高加林。”
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当代》朱主编熟悉的声音,“呵呵,小高呀,你好!”
“朱大哥,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先说好,我最近在躲记者。《三体》被您毙了后,我暂时没新思路。”高加林笑着说道。如今,他也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和朱主编熟络不少,说话自然随意。
“哈哈,瞧你说的,我打电话就为了催稿?”朱主编爽朗地笑起来。
“不是催稿就行!其它事情我都喜欢听。”高加林打趣道。
“还别说,这次真是件好事情。”朱主编故意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你猜猜?”
高加林真是无语了,心想着主编大人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玩起猜谜游戏。不过,见朱主编心情大好,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耐着性子听。
“瞧您说的,我哪猜得着呀!您就别卖关子,直说就行了。”还别说,高加林心里还真的猜不出来会是什么好事情。小说刚刚发表,就算获奖也不可能这么快。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好事情?
“呵呵,小高呀,性子不要这么急嘛,听我慢慢给你说。”朱主编显然很高兴,卖起关子没完没了,高加林只能耐着性子听他絮叨。
“昨天下午,西影厂打来电话。他们主任对《兰花花》赞赏有加,打算将其搬上荧幕,拍成电影!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我一早就给你报喜来啦!”朱主编终于揭开谜底,把事情一股脑秃噜出来,言语中说不出的喜悦。
“拍成电影?”高加林又惊又喜。
要知道这个时代文学作品影视化可没那么容易。整个1986年,全国共拍摄了144部故事片,其中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少之又少,且多为知名大作。而《兰花花》发表仅月余,便受到电影制片厂青睐,这实在出乎意料。
“哈哈,我就知道你肯定惊喜!”朱主编感受到高加林的激动,开心地笑了起来。
“那当然!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我都开心得懵了!对了,我需要做些什么?”高加林兴奋地问道。
“简单,只要你同意小说改编,我就给西影厂回话,这事就算成了。”朱主编说道。
“同意?我求之不得!哪怕不给改编费都行!”高加林一口答应下来。
“你个小财迷,放心吧,该给你的钱一分不少。”朱主编笑道。
高加林根本不怎么在乎影视改编的版权费,这个年代改编费很少,也就是小几百块钱,现在根本不放在“财大气粗”的“高万元户”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