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最后的明末守卫者> 第八章 仁心微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仁心微光(2 / 2)

他深吸一口气,在心中对系统迅速下达了指令:“系统,查询我目前所有可用的世界意志关注度。然后,将这些点数全部用来兑换最基础的饮用水和高能量压缩食物,按照我们四个人三天的标准消耗量预留一部分,其余的,全部给我具现出来!”

【当前可用世界意志关注度:15点。】

【正在进行兑换……预留四人三日份基础生存物资(约消耗2点)。剩余13点全部兑换为标准500ml瓶装矿泉水及100克装高能量压缩饼干……】

【兑换完成!物资已投放至指定位置。当前剩余世界意志关注度:0点。】

几乎在系统提示音落下的瞬间,在赵子龙身前那片相对平坦的空地上,伴随着一阵微不可察的空间波动,凭空出现了一堆封装完好的瓶装矿泉水和一箱箱印着他不认识的未来文字的压缩饼干!数量不多,大约够这十几个难民支撑个三五天,但在这种绝境之下,这些从天而降的救命物资,无异于神迹!

这突如其来、完全超乎常理的一幕,再次让那些本就惊魂未定的难民们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几个年纪大些的,甚至以为是遇到了传说中的神仙显灵,当场就要再次跪拜下去。

赵子龙没有时间去理会他们的惊愕和各种猜测,他迅速走上前,拿起一瓶矿泉水和一个真空包装的压缩饼干,来到那名为首的中年汉子面前,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亲自示范如何拧开现代矿泉水瓶那带有防盗环的瓶盖,如何撕开压缩饼干那坚韧的包装袋:“这些水和食物,你们先拿去分了吧。吃之前,先喝点水润润嗓子,饼干很干,要小口吃,配合着水。先吃点东西,补充体力,稳住心神。”

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服力。

那些难民们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求生的本能让他们立刻围了上来。当他们真正将那清澈甘甜的“神仙水”喝进干涸的喉咙,将那虽然干硬但却能迅速填饱肚子的“仙粮”塞进饥饿的肠胃时,那种从绝望深渊中被拉回人间的巨大幸福感,让他们许多人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孩子们苍白的小脸上,也终于因为食物的滋味而重新焕发出了一丝生机与光彩。

赵子龙默默地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地分食着那些在他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水和食物,心中却感到一阵莫名的慰藉与酸楚。他知道,这些物资对于这广袤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以及即将发生的更大规模的灾难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但他至少,能让眼前这些人,多活几天,多保留一丝人性的尊严和对未来的渺茫希望。

崇祯皇帝默默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赵子龙那近乎“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般的神奇手段,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识到了,最初的震惊过后,他也开始逐渐麻木和习惯。但此刻,让他内心受到更大触动的,是赵子龙在面对这些与他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落难百姓时,所展现出的那份毫不犹豫的慷慨与发自内心的仁慈。这种仁慈,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纯粹得就像他拿出来的那些水一样。

他反观自己,身为大明帝王,曾经坐拥四海,富有天下,却让自己的亿万子民流离失所,饿孚遍地,甚至在自己眼皮底下惨遭兵燹屠戮,如今又眼看要面临这等闻所未闻的妖异灾祸。一种强烈的、深入骨髓的自责和羞愧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似乎第一次如此深刻地开始反思自己过去十七年来的为政之道,反思自己那些刚愎自用的决策,那些对民间疾苦的漠视,那些在权谋争斗中耗费的无谓心力。或许,自己真的错了,错得离谱。一个帝王,如果不能让自己的子民安居乐业,那他所有的文治武功,所有的励精图治,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平公主的一双美目,此刻一眨不眨地凝望着赵子龙的背影。那背影,在她看来,并不算特别的魁梧高大,但在此刻,却显得如此的坚实、如此的可靠,仿佛能够撑起这片即将崩塌的天空。这个来自未来的神秘男人,他不仅拥有着神鬼莫测的强大力量,更拥有一颗如金子般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仁爱之心。在这个饿殍遍野、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在这个红雾弥漫、妖异横行的末日开端,他就像是黑夜中唯一的一道光,虽然微弱,却顽强地照亮了人性的善良与希望。她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越来越快,一种难以言喻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在她的胸腔中激荡、盘旋,那早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感激和依赖,更是一种深深的、几乎无法抑制的倾慕与爱恋。她知道,自己恐怕是真的,彻底地陷进去了。

待那些难民们情绪稍稍平复,也补充了一些能量之后,赵子龙便催促他们尽快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他没有提出要与他们同行,一来,他有更重要的人需要保护,目标太大反而不安全;二来,这些难民的目的地和他们也未必相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恩公高义,大恩大德,我等……我等永世不忘!若有来生,定当衔草结环,以死相报!”那名为首的中年汉子带领着所有幸存的村民,再次对着赵子龙和崇祯等人离开的方向,重重地跪拜下去,额头触及冰冷的土地,发出沉闷的声响。然后,他们才在汉子的带领下,相互搀扶着,一步三回头地,艰难地向着赵子龙先前指点的西南方向,跋涉而去,身影渐渐消失在迷蒙的暮色之中。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赵子龙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遇到更多、更悲惨的类似情景。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赵……赵英雄,”崇祯皇帝突然开口,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干涩,他走到赵子龙的身边,目光复杂地深深看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真诚与某种释然,“你今日所为,朕……朕替天下所有受苦的百姓,谢过你了。若……若我大明的官员,都能有你一半的仁心与担当,我大明,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田地……”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深深的自省,以及对自身过往的某种否定。

赵子龙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地说道:“言重了。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同样,在黑暗降临的时候,点亮一盏灯,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离开此地。那些怪物虽然暂时被我打退了,但它们的数量未知,而且这红雾……我总感觉它似乎还在缓慢地扩散。”

众人不再耽搁,迅速离开了那片充满了死亡与不祥气息的区域。一路上,每个人的心情都异常沉重。红雾和那些恐怖“丧尸”的真实出现,以及那些难民们所遭受的惨不堪睹的苦难,给他们所有人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巨大冲击和心理阴影。

傍晚时分,天色彻底暗了下来,他们终于在赵子龙的带领下,找到了一处地势相对较高、且背风隐蔽的小山坳作为临时的宿营地。山坳口有几块天然的巨石作为屏障,不易被外界发现。

简单的晚餐——依旧是稀粥和野菜,只是每个人的份量都比往日少了些,因为赵子龙将大部分储备都给了难民——过后,夜色如同浓墨般笼罩了整个大地。

赵子龙独自一人坐在篝火旁,凝望着跳动的火焰。今日与那些“红雾感染体”的初次正面交锋,以及对那诡异红雾的近距离观察,让他对这种新型的末日灾难有了一个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红雾的浓度,似乎与感染体的数量和活跃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或者说,红雾本身就是一种携带未知病毒或病原体的气溶胶介质。感染体主要是通过撕咬造成直接的体液交换来传播感染,至于被抓伤是否会导致感染,目前尚不确定,需要进一步观察。它们的弱点确实是头部,只要彻底破坏其脑组织,就能使其停止活动。行动模式相对迟缓,但不知疲倦,力气比普通人略大,且对活人的气息和声音非常敏感。”赵子龙在心中默默总结着。

“世界意志关注度,可以通过击杀感染体来获取,虽然初级感染体提供的点数极少,但如果能大规模猎杀,或许也是一条重要的资源补充途径。只是,点数兑换的物资,终究是有限的,面对可能出现的、铺天盖地的‘尸潮’,这点物资恐怕连塞牙缝都不够。必须想办法找到更有效率的点数获取方式,或者……找到这红雾出现的真正源头,以及是否有克制或者驱散它的方法。”

“南京……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安全地抵达南京。只有到了那里,依托相对稳固的后方,或许才能找到更多的资源,建立起有效的防御体系,甚至……开始尝试研究这种诡异的红雾和那些骇人的感染体。”

前路漫漫,危机四伏。除了北方的流寇,虎视眈眈的满清,现在又凭空多出了这诡异莫测、且极可能迅速蔓延的红雾丧尸。赵子龙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比泰山还要沉重。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也无路可退。他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又拥有了这身独特的能力,就注定要承担起这份常人无法想象的责任。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在简易铺就的干草堆上已经相拥而眠的长平公主和王承恩(崇祯坚持要自己守夜,但赵子龙没同意,让他先休息),长平的眉头在睡梦中依旧微微蹙着,显然今日的经历让她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他又看了一眼在篝火另一侧盘膝而坐、闭目调息的崇祯皇帝,这位大明朝的末代君主,此刻身上似乎少了一分往日的暴戾与猜忌,多了一丝难得的沉静与……人气。

“不管怎么样,先努力活下去,然后,再想办法改变这个操蛋的结局吧。”赵子龙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道。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离开那片红雾笼罩的赵家庄大约两个时辰后,一队约莫十余骑,也出现在了赵家庄的外围。为首的一人,看着那萦绕不散的淡红色雾气,以及村口那些已经开始腐烂发臭的“怪物”残骸,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掌门,看来……传闻是真的。这红雾,果然有古怪。”一名随从低声道。

那人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示意队伍后撤,同时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赵子龙等人离开的方向,喃喃道:“能如此轻易斩杀这些‘妖物’,看来,这伙南逃之人中,有高人啊……传令下去,密切关注此地红雾动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