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屋小说网>穿越历史>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72章 长孙国舅的大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2章 长孙国舅的大恩(1 / 2)

数日之后,李吉来报,长安仓储存的粮食与户部记录一致。

李治当即传令薛仁贵,让他领五万羽林卫,挺进安西。

李治的工作到此也差不多做完了。

前线指挥上的事,他从不插手,让将军们自行决断就是,他只等消息就行了。

虽然这次的敌人更强大,但与之前高句丽之战相比,李治心态要放松很多。

高句丽之战,大唐原本就打赢了,若是因为他的到来,导致战败,那就成为千古笑话了。

大食人的这一战就不同了,就算打输了,至多跟唐玄宗半斤八两,对大唐影响也有限。

当然,他相信薛仁贵和裴行俭联手,不致落败。

迈步离开甘露殿,行走在后宫宫道之中。

天空依然阴沉沉的,李治逛了一会后,便没了兴致,琢磨着去哪座宫殿消遣一番。

思索间,他忽然注意到一件事。

最近武媚娘似乎发生很大的变化。

当初高句丽之战时,她至少还会询问一两句,对整个战事进展,也颇为了解,能跟李治讨论局势。

然而这次跟大食人打仗,她一点兴趣都没有,从未跟李治提过此事。

仔细一想,武媚娘对朝政的兴趣,似乎也在不断衰退,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皇后。

这原本就是李治刻意引导的情况,然而真变成这样,他又觉得别扭,仿佛武媚娘变得不像武媚娘了。

唉,人心就是这么矛盾。

李治摇头失笑一声,迈步朝着立政殿而去,想瞧瞧武媚娘最近在忙什么。

来到立政殿后,武媚娘却不在殿内,原来她今天又在紫云阁设了一场宫宴,邀请宫外命妇。

李治便在立政殿内坐着等候。

凤案上铺着一张纸,上面有武媚娘练习过的几张书法。

榻几上则放着几本棋谱,其中有三本是武媚娘的,还有一本小棋谱,是太平公主的。

李治躺在榻上,拿起一本棋谱,随手翻看,没一会,一阵困倦袭来,倒头就睡。

刚睡下不久,一阵“哒哒哒”的声音从屋外传来,却是太平公主跑了进来。

她刚才去公主院找高安公主玩,听婢女来报,说李治来了,就急匆匆赶回来了。

太平公主进屋之后,王伏胜朝她打了个手势,又指了指李治,示意圣人在休息,让她不要吵醒李治。

太平公主比划着手势,表示不会吵醒父亲,脱下秀履,爬到榻上,安安静静坐在李治旁边,翻看她的小棋谱。

不一会,外面进来一名内侍。

也不知那人跟王伏胜说了什么,王伏胜脸色大变,看了李治和太平公主一眼,犹豫半晌,转身离开了屋子。

太平公主见他离开,便将小脑袋躺在李治肚子上,想压醒李治,让他陪自己说话。

李治却并不见醒。

太平公主站起身,便要坐在李治肚子上。

然而望着李治安详的睡脸,心想耶耶肯定是处理公务太累,才睡这么沉,还是不打扰为好。

于是又枕着李治的肚子,拿起那本属于她的小棋谱,继续翻看。

看了好一会,她都看倦了,李治却仍不苏醒。

太平公主跳下宽榻,奔到里室,等她出来时,手中多了一本黄色的小册子。

这册子是武媚娘练习养生功法的一本秘典,里面有很多人物图,摆成各种姿势。

在太平公主看来,那些人物图的姿势很是好笑,被她当作小人书,每次翻看,都觉得颇有意思。

她又爬回榻上,枕着李治翻看“小人书”,看到其中一幅图半倒立的古怪姿势时,忍不住咯咯直笑。

笑了一阵,侧头去看李治,发现父亲还不醒,顿时嘟起小嘴,故意在床榻上走来走去,邦邦直响,还在李治肚子上踩了一脚。

结果李治还是不醒。

太平公主望着李治一动不动的模样,没由来的,忽然感到一阵害怕,伸出小手,拍打着李治的脸。

“耶耶,耶耶!快醒过来!”她几乎是哭喊着出声。

这小丫头出手没轻没重,打得“啪啪”直响,李治终于被打醒了,感觉眼睛酸酸涩涩,望着太平公主,皱眉道:“月儿,怎么了?”

太平公主顿时不哭了,笑道:“耶耶,快起来陪我下棋!”

李治坐了起来,打了个哈欠,不知为何,有种睡迷的感觉,脑袋昏昏沉沉,仿佛脑门上压着一团云。

“月儿,什么时辰了?”

太平公主瞄了一眼水漏,说:“已经过正午啦!”

“你娘还没回来吗?”

太平公主嘟囔道:“她最近忙着给五兄挑太子妃,又要给六兄和七兄物色王妃,每隔两日,就在紫云阁邀请那些命妇,酉时之前,都不会回来。”

太子妃的事,李治听武媚娘提过,好像是挑选了四个候选人,到时选一个。

如今李弘已经十三岁了,李治当初就是十三岁娶的王妃,也难怪武媚娘开始张罗此事。

不过李贤才十一岁,李显只有九岁,武媚娘连他们的婚事也操心起来,未免太早了些。

李治出神时,太平公主又摇了摇他,说:“耶耶,咱们下棋吧,孩儿最近又学了一个新招。”

李治笑道:“也好,不过都正午了,也该传膳了。”抬头一看,却不见王伏胜身影,不由暗暗奇怪。

“月儿,你看到伏胜没有?”

太平公主道:“王大监刚才还在呢,后来来了一个内侍,和他说了什么话,他就出去了。”

李治点了点头,命其他内侍去传膳食过来,父女俩一边用膳,一边下棋。

另一边,山池院内,王伏胜望着奄奄一息的秦少监,叹道:“秦翁,我还是帮您传御医过来吧?”

秦少监摇了摇头,沙哑着声音,道:“已经看过啦,没用的,我这把年纪,也该入土了,只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