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1 / 1)

还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做足了好姐姐的样儿。 刘协显然很享受这种关心,她告辞时,红着眼圈舍不得,却也没有强留。 张祯知道自己在演,也知道小皇帝在演,可看着这满心依赖的小少年,竟然还是产生了一丝怜惜。 答应过几日再来看他,才在他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去。 到了自家马车上,张祯打开盒子,见是一顶太清鱼尾冠,镶嵌明珠美玉,极为昂贵。 略一思忖,先不回家,前往大将军府。 人呐,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灵,三个人能建三个群。 她、吕凤仙、小皇帝,刚好是三个人。 虽然她早已选定吕凤仙,但也存在被小皇帝拉拢的可能性。 宫中有吕凤仙安排的许多耳目,小皇帝送她如此珍贵的东西,那些耳目肯定会禀告,被他误会就不好了。 还不如她主动上报。 这厮很多疑,史上有载。 吕布正忙着,见张祯事无巨细都跟自己说,觉得她很贴心。 自从学会贴心这个词,他就常用在张祯身上。 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好物件,改日本将给你更好的。” 张祯感激地道,“多谢大将军!” 感觉自己有点像幼儿园的阿姨,哄完一个,又哄另一个,心累。 第83章 吾道不孤 未央宫中,张祯一走,就有人遮遮掩掩地来跟刘协嚼舌根。 “陛下,皇庄产粮六十多万斤,大将军与浮云道长却只进献六万斤!请治此二人欺君之罪!” 刘协温和地笑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爱卿家今年产粮几何,愿献多少予朕?” 那人噎住。 刘协冷笑一声,令那人下去。 当他是傻的?这么轻易就能利用? 呵呵! 有些人,看着不像忠臣,做的却全是忠臣的事,例如吕奉先。 有些人,看着像忠臣,却无忠君之举,例如朝堂诸公。 他年纪虽小,却不是蠢货,分得清谁更有利于自己。 —— 华佗自从来到长安,便一直住在张家。 张家门第不高,也没有那些看不起人的臭毛病,华佗住得很舒适。 暗想也只有这样宽厚的人家,才能养出神悦那样的女郎君。 得知他要开医馆,张家老三张泊便自告奋勇帮他找铺子。 带着华佗满长安转悠,最后定在与张家隔了两条巷的清水街。 是一处临街的铺面,很大,可以隔出药房和诊室,后面带着个院子,方便华佗家眷入住。 房屋的主人要去冀州投亲,急于出售,张祯花了六万钱买下,落的是华佗的名字。 华佗也未推辞,只是另立了张契约,写明医馆营收所得,张祯六成,他四成。 张祯同样没有推辞。 她不缺钱,华神医不怎么看重钱,那为何还要在银钱上磨叽? 总归不会让华神医吃亏。 医馆取名“青囊堂”,张祯听到的时候怔了怔,感叹冥冥中自有天意。 要知道,历史中的华佗被曹操拷问致死,临死前拿出自己的毕生心血“青囊经”交付给狱吏,狱吏怕被牵连,不敢收。 华佗无奈,只得忍痛将其焚毁。 而这也是华夏医学的一大损失。 现在青囊经还没完成,青囊堂却已出现。 若干年后的青囊经,肯定比原版的更好更精妙! 青囊堂开张前一天,张祯将华佗请到三清观,神秘兮兮地送上一份大礼。 一份这个时代绝不可能出现,却又正是医者所需要的大礼。 人体器官骨骼结构全图。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她虽未成,对人体结构也很熟悉,没费什么力就画出来了。 华佗不明所以地接过去,一眼瞥见光洁溜溜的,下意识移开目光。 又觉得不对,转回目光细看。 这一看之下,大为震撼! 平日的云淡风轻,化为此时的心潮澎湃。 ......是谁,竟对人的身体有这般深入的了解?! 天下竟有此同道? 吾道不孤矣! 是了,除了那个人,还能有谁?! 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起身向张祯深施一礼,“神悦竟以留侯珍品赠老朽,老朽无以为报!唯有精研此图,不负相赠之恩!” 张祯赶紧扶他起来,头上飞过一排问号。 ......什么留侯珍品? 神医你在说什么呀? 这怎么和我想的不一样? 赠图之前,她猜华佗肯定问这图是哪儿来的,她也准备好了答案,三清给的。 反正他又不能找三清核实。 谁知他不但不问,还直接定性是留侯珍品。 可据她所知,张良并不以医学出名。 ——所以这个美好的误会是怎么发生的呢? 算了,爱怎样便怎样吧,你信就行。 “先生不必多礼!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此图唯有赠予先生这样的大医,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华佗叹道,“老朽不敢称大医,如仲景先生那般的,才是真正的大医。” 张祯心说仲景先生是谁? 似乎在哪儿听过。 就听华佗又道,“此图既是张家所传,不知仲景先生是否也有?若无,老朽当临摹一份转赠他。” 张祯:“......张仲景!” 她想起来了,写出《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也生活在东汉末年,此时还活着! 只是他在《三国志》及演义里都没有出现过,因此她印象不深。 而且,张仲景似乎还是张良的后裔。 真正的后裔,不是她这种假冒的。 忽然明白华佗为啥会以为这图是张良传下来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